愛伊米

電池概念股Q3業績盤點:44家企業共賺415.77億元,行業龍頭效應凸顯

電池概念股Q3業績盤點:44家企業共賺415.77億元,行業龍頭效應凸顯

集微網訊息,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鋰電池需求大幅增長,帶動了電池產業鏈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整體業績表現亮眼。

對此,有券商機構表示,2021年前三季度,鋰電各環節龍頭企業基本上都處於滿產狀態,全產業鏈需求高增長確定性強,景氣度將進一步提升,新一輪動力電池投擴產紅利或持續3-5年。而隨著晶片緊缺問題的解決,電動車的購置需求將集中釋放。

據集微網統計的44家主要電池產業鏈上市公司資料顯示,前三季度除了新上市的珠海冠宇、長遠鋰科、廈鎢新能這三家因為沒有去年Q3業績披露所以沒法進行增長情況對比外,剩餘的41家企業中,共39家實現營業收入增長,只有鹽湖股份和百利科技2家企業負增長。

營收方面,筆者此次統計的44家概念股公司,合計總營收達到了4898。31億元,而前十大公司合計營收達到了3613。14億元,這十家公司在44家企業總營收的佔比73。7%左右,電池行業龍頭效應凸顯。

從前三季度淨利潤方面來看,44家概念股公司合計淨利潤達到了415。77億元,淨利潤20億元以上的總計有8家。此外,僅有孚能科技1家企業處於虧損狀態。

電池廠:強者恆強,不斷完善產業鏈佈局

今年來,動力電池出貨量大增的背景下,進入10月後,A股市場上電池產業鏈公司業績預增的訊息密集公佈,讓本就被機構和投資者熱捧的動力電池產業鏈吸引了更多目光。

經過多年發展,動力電池產業鏈佈局日趨完善,動力電池龍頭效應明顯,強者恆強。隨著歐美市場加快汽車電動化轉型,動力電池市場將進一步擴容,為更有效地向客戶供貨,在國內市場上,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等企業表現突出。

整體來看,電池廠商三季度業績符合預期,7家公司均實現了營收同比正增長(珠海冠宇剛上市,增長資料沒披露),同比增長超100%的有3家,分別是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和孚能科技,分別達132。73%、114。39%和252。14%;淨利潤方面,同比負增長有孚能科技、寧德時代和比亞迪。

對於毛利率持續下滑,孚能科技解釋稱,2021年原材料價格顯著上漲,擠壓了公司利潤空間,與下游客戶調價溝通滯後,拖累毛利潤率下滑。此外,生產裝置投資額較高,產能爬坡造成產品出貨並未同步放量,以及加大對下一代電池產品的研發投入,這些因素導致毛利率下滑。

實際上,這也反映了當下電池廠商面臨的主要矛盾——材料成本不斷提升,而不斷擴產需要投入的裝置金額高,加之產能未能及時放量無法滿足更大的訂單需求來提高盈利,多種因素影響著電池廠商的淨利潤。

裝置廠:產銷兩旺,考驗企業訂單交付能力

隨著動力電池長期需求確立以及儲能電池需求出現拐點,電池裝置企業也將迎來出貨量的快速增長。

從國內主流電池廠商規劃產能來看,到2025年,預計國記憶體量裝置更新市場規模達700億元,而新增裝置市場空間規模預計達850億元,合計市場空間1550億元。巨大的市場增長空間下,本土裝置廠商有望迎來新一輪成長。

電池概念股Q3業績盤點:44家企業共賺415.77億元,行業龍頭效應凸顯

從三季度業績來看,裝置廠商前三季度業績整體表現在預期內,8家公司實現了營收同比正增長,超100%的有華自科技、金銀河,分別達110。34%、109。47%;唯一一家營收同比負增長的是百利科技。

淨利潤方面,金銀河、科恆股份等6家企業前三季度實現同比正增長,其中金銀河、華自科技、科恆股份三家公司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超100%,分別為,701。24%、354。70%和132。44%。

從多位電池裝置相關人士瞭解的資訊來看,相比去年,今年來裝置廠訂單能見度很高,基本都是滿負荷生產,一方面是客戶要求的交期有所縮短,所有產線都開工以保證按期交付;另一方面,現在電池廠大部分都在擴產,裝置廠也要隨之增加產線,以滿足訂單交付。

綜合來看,國內裝置廠商在新成長週期下,“短期拼交付,長期看體系”將成為裝置行業新常態。

材料廠:缺貨漲價,有鋰走遍天下

從財報資料來看,前三季度鋰電材料核心公司業績整體表現突出,其中電解液相關公司業績增速最高,主要原因是今年前三季度電解液產能仍然緊缺,價格快速上漲,帶來相關公司業績的量價齊升;其次是隔膜等材料,均是鋰電中游較為緊缺的環節。

因由不少企業在完善產業鏈上下游佈局,因此,筆者將從事鋰鹽以及各類電池材料的企業均計入在本次材料企業統計中。

電池概念股Q3業績盤點:44家企業共賺415.77億元,行業龍頭效應凸顯

綜合來看,鋰電材料核心公司前三季度業績符合預期,27家公司中,除了新上市的長遠鋰科、廈鎢新能沒有披露資料,餘下25家企業中,實現營收同比正增長的有24家,佔比96%;其中天奈科技、杉杉股份、容百科技等同比增長幅度最大,分別達188。72%、182。43%和166。50%。

分型別來看,電解液相關公司三季度業績增長最快,主要原因是今年三季度電解液產能仍然緊缺,價格快速上漲,帶來公司業績的量價齊升;其次是隔膜和銅箔,也是鋰電材料較為緊缺的環節。

此外,行業普遍關心的正極材料方面,磷酸鐵鋰上半年供給緊張,當前有所緩解,預計未來兩年保持供需緊平衡狀態。供給側,2021年國內產能37萬噸,從目前磷酸鐵鋰企業的擴產計劃來看,預計2023年底行業產能將達到116萬噸。需求端,2021年、2022年、2023年磷酸鐵鋰正極需求分別約28萬噸、54萬噸、114萬噸,未來兩年的複合增速達到100%,主要是特斯拉宣佈將在全球範圍內的標準續航版Model 3和Model Y上全部改用磷酸鐵鋰電池,加大未來全球磷酸鐵鋰新能源車的需求預期。

高鎳三元方面,優點在於高能量密度,未來高鎳三元佔比持續提升。供給方面,2021年全球高鎳三元材料產量為53萬噸,預計2022年將達82萬噸。而需求方面,預計 2020 年-2025 年 國內三元電池中高鎳佔比將由15%上升至40%,海外三元電池高鎳佔比也將上升至70%。預計2021年全球三元材料需求45萬噸,2022年需求55萬噸。

綜上分析,今年前三季度國內動力電池產業鏈收益新能源汽車需求放量,A股大部分相關上市公司受益迎來高速增長,行業各細分領域龍頭效應凸顯,表現為強者恆強。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在產業鏈各環節仍存在不同的主要矛盾制約著企業的發展。在海外需求擴容的當下,加強產業鏈之間對話溝通,完善產業鏈佈局,本土產業鏈企業才能走得更遠。(校對/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