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冬至餘溫——鹹湯圓(作者:漳浦 樑子)

《冬至餘溫——鹹湯圓》——《好山好水》微信公眾號推薦。

冬至餘溫——鹹湯圓(作者:漳浦 樑子)

“你真的做了吊漿湯圓?”冬至第二天,楓課前睜大眼睛問。

“真的呀!冬至湯圓你沒吃嗎?”

“有呀,在單位吃了兩碗,第一碗好吃,第二碗就不好吃。”

“你們單位那湯圓,不算湯圓,可想而知!”我吹牛了起來,“下課後我在冰箱裡找找食材,給你做鹹湯圓,讓你嚐嚐什麼叫真正的湯圓?”

“太好了!”

“好吧!上課哦,誰叫我吹牛。”

說起“鹹湯圓”,知道的應人不多。人們一想到湯圓,味蕾條件反射是“甜”的。若你喜湯圓。鹹湯圓是道不可多得的美食。而對我來說,這道菜是奶奶唯一留給我的味蕾盛宴。

“只有豬蹄5小塊,白菜和茶樹菇,就這些食材,能不能做成我就不知道哈。”我朝楓喊著。“行。”我知道她也懷疑,因為她的腦子裡鹹湯圓必須配花菜,家裡沒有,她吵著要去買花菜。“你別管,去做你自己的事,等下記得自己再回來就行。”說話間,我已經把豬蹄放火鍋裡熬,茶樹菇放水中浸泡,洗菜,和糯米搓成團……

記憶裡的鹹湯圓是因為爺爺喜歡吃,奶奶才把鹹湯圓做成冬至節後的餘溫。爺爺是福州人,小鎮上的名裁縫,生活極其簡樸,一條褲子可以穿到屁股補成厚厚的如大餅的補丁,他也不肯為自己做件新的,不浪費一針一線,物盡其用是他生活理念,匠人精神在他身上得到詮釋。我越來越簡補的思想應從小受他影響。

奶奶和外婆不一樣。奶奶是掙錢型的,一根針線從早到晚穿梭在布的經緯間,晚上睡覺也是靠著床頭手拿針線活,辛苦程度無法想象,所以奶奶做食只能填飽肚子,無廚藝可言。倒是這一道“鹹湯圓”,她做出了味道。現在知道了,因為她愛爺爺。

一把純鋁製的炭火火鍋,(據說是爺爺從福州老家帶過來的。所以我從小認為鹹湯圓是福州特產。)鍋底是熬製半天的豬大骨濃湯,桌上放有搓好的湯圓,一碗海蠣,一盤鮮蝦,幾盆白菜和花菜。鋁火鍋造型簡單,形如“大字”,下層灶口放炭火,煙囪處有圓形狀的鍋,直徑約五十公分,設計非常合理。“好吃,”爺爺誇著。奶奶笑著。

火紅的炭火從煙囪婀娜舞出,如紅色的水雲袖。新增炭時,一拔炭火,煙中帶有星火點點,一閃一亮,如煙花,冬至節氣的寒再次被融化了。

“好香呀。什麼味道?”楓已轉回來,在門口就聞香喊道。

“湯圓香呀。”香樹菇包容了豬蹄的油膩,在火鍋中溢位了誘人的香味。

“來嚐嚐,趕緊的!”

“太好吃了!”

……

“樑子,我們以後晚餐就合夥吧!?太好吃了!”美味的力量直接讓楓做出這驚天動地的決定。

“不要哦!不要哦!很累人的,偶爾蹭蹭可以的。”我呵呵噠。

越來越覺得,我的家人好像都商量好似的,從老一輩開始都給我做好吃的。在他們的思維中,讓我吃好,穿好就是愛我。我一輩子都在他們的食物中品嚐世間萬物,知人情冷暖。感恩家的溫厚與樸實。

冬至餘溫——鹹湯圓(作者:漳浦 樑子)

樑子簡介

樑子,是一位資深瑜伽老師,一位擅長寫散文與詩的準女作家。散文與詩刊登於《晉江經濟報》、《金浦報》等報刊,勤於筆耕,才思敏捷,迄今發表作品七十多篇。所寫的詩曾在漳浦電臺“為你讀詩”節日中播出。也曾因所寫的散文《年味》,受邀到漳浦縣人民廣播電臺與主持人聊“年味”。被戲稱為“寫文章的女性中瑜伽教得最好的人,教瑜伽的老師中文章寫得最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