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房子的雙重屬性,消費與投資,價格哪個定?

大家好,我是扮豬不吃虎,歡迎關注我的頻道。

這幾天我連續寫了貨幣政策邊際上的變化,以及未來長期來看房子新的趨勢,各個地方不同房子的變化,不停的有網友回覆我說,房子就是個住的地方,不應該那麼貴。怎麼就那麼貴?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房子的價格,到底是什麼決定的。

第一,兩個屬性

房子的價格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消費屬性,一個是投資屬性。

啥意思呢?消費,就是說你買了這個東西,是為了把它消滅掉,比如你買個蘋果,就是為了把它吃了。

投資,就是說你買這個東西,是為了賺差價。顯然,對於多數人來說,蘋果很難做到這一點,放上幾天就蔫了。

很多人說的沒錯。房子是用來住的,你住了它,實際上是在消滅它,因為它會慢慢的折舊,慢慢老化掉。

關鍵就在這個慢字,時間太長了,房子可以放幾十年沒啥大變化,而它下面的地,理論上就不會折舊,於是乎,就有了投資的屬性。

很多東西都是這個道理,黃金可以一直放著,股票就是一串電子程式碼,隨便放,比特幣也是,去中心電子程式碼,放多少年都行。

於是他們都可以被買來,搏明天的價格

那麼,一套房子到底是消費決定價格,還是投資決定價格呢?還是二者兼有?

答案是,隨那個高的。投資屬性高就投資決定,消費屬性高就消費決定。

房子的雙重屬性,消費與投資,價格哪個定?

第二,住還是炒?

我之前的文章寫了,未來大家不用特別焦慮,大部分城市,大部分地段,房價都不會再上漲了。

那為什麼過去大多數地方都在上漲呢?因為經濟增速太快了,財富被快速創造出來,財富需要被以價格的形式保值,財富不能鑽到豬肉裡去,鑽到蘋果裡去,那些東西幾天就蔫兒了。

大家也不會在家裡屯一堆金子,普遍又不太相信股票。我之前也說過多次,什麼才叫相信?那就是買了不賣。

股票都是在炒,有的人恨不得一分鐘以前買,一分鐘以後就買。這能儲存價值嗎?

什麼東西信用最高?答案就是房子。家裡人要住,又放不壞,關鍵是大家對土地,有很深的執念。經濟增長又快,那時候的人口還沒有大的流動,房子是不是很完美?

而現在,經濟增速放緩,人口開始自由流動了,人口流入的城市,相當於人把財富給帶過去了。而這些人要爭奪城市裡面稀缺的好土地,錢不夠,賣了老家房子,一進一出,一漲一跌。

是人帶走的財富,而不是房子天然有財富。所以,大部分的房子以後也就那樣了,經濟增速下來了,人跑了,成了消費品。

結論就是,大部分房子是消費品,用來住的,少部分房子有一定金融屬性。是用來投資的。

注意,這裡不是炒,炒是快進快出,加高槓杆,對於房子這種流動性不太好,政策不穩定的資產,你要去炒的話,風險實在太大。

房子的雙重屬性,消費與投資,價格哪個定?

第三,怎麼辦,不鬆不緊

當然,大家對於房子,確實覺得他長漲得太高,天怒人怨,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房子的投資屬性是他自身的性質決定的,也是市場決定的,這個是很難改變,所以關鍵問題就在於,要讓他的金融屬性減弱,或者說抽走一部分金融價值。

比如說。大量的公租房,建一些不完全產權的房子。限制買賣的性質。

這樣,很多收入不高的人,就有了一定的選擇,這樣就會釋放一部分的需求。

同時,我們也可以從房產中抽一些稅。這種收存量稅是很厲害,?如果你把房子看做一個水池。那往裡流的水,就是人們帶進去的新財富。

如果你能把水池下面再開一個管道,從裡邊兒再放一點水,這樣就相當於把房子金融屬性抽走了一部分。理論上,如果這個口子開的足夠大,對於持有房產特別多的人,也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的。

但是注意,現在這些政策推的還都比較謹慎,原因很簡單,房地產關乎的產業太多,你不要老看你那個二手房。一手房才是我們關心的。更多的房子開工,磚瓦刷石,水泥鋼鐵,上下游產業鏈才能有需求。

小兩口買了新房子,就要買傢俱家電, 就做各種裝修裝飾,需求起來,整個經濟就能迴圈。

我們現在還不到吃高科技紅利的時候,如果貿然的把這個東西打掉,可能經濟增長就沒有活力了。

這個度卻不好把握,放的太鬆,可能又給炒房客加槓桿的機會,又炒上去了,天怒人怨。

所以未來,一緊一鬆可能就是常態了,這中間的度,需要把握好,但是暴漲暴跌不要想了,不可能大放鬆。大部分的城市的人,也不用那麼焦慮了。一個時代已經結束了。

房子的雙重屬性,消費與投資,價格哪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