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一個故事講三遍,越講越深刻,一座橋炸了7次,越炸越堅固

“任務完成,我可以回家了……見鬼了,那座橋還在!”

飛行員駕駛著“喪門神”盤旋掠過上空,驚奇地看到,那座橋又奇蹟般地“恢復”了,似乎剛才對它的猛烈轟炸是自己的錯覺。

一個故事講三遍,越講越深刻,一座橋炸了7次,越炸越堅固

“喪門神”是志願軍們對敵方戰鬥機的稱呼。

這些灰頭土臉埋伏在樹叢裡的年輕戰士們,對喪門神深惡痛絕。它一來,就意味著那座橋又要被摧毀。

僅從電影的角度來講,《金剛川》描述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全片主旨就是——渡河。

過去了,對岸的大部隊就有增援,敵方陷入地獄,過不去,對岸的大部隊就會被圍攻,我方陷入地獄。

很多網友認為以三個視角講述同一個故事讓人很費解。

一個故事講三遍,越講越深刻,一座橋炸了7次,越炸越堅固

電影為什麼要這樣拍?

在客觀條件下,三個導演在有限的時間內互相合作,各自拍一個視角,可以兼顧到效率。

三個視角敘事形成一個閉環,再以“橋”做主題的昇華,這也是國產戰爭片前所未有的拍攝手法。

第一個視角——志願軍們

他們有的人在懷念過世的戰友,有的人在心急如焚的等待著哨聲,上空不時掠過的戰鬥機讓藏在樹叢裡的志願軍們如芒在背。

他們會害怕幾個炸彈丟下來,自己還沒有去到對岸的前線就身先士卒。

一個故事講三遍,越講越深刻,一座橋炸了7次,越炸越堅固

一位老兵回憶起當年說:“那一年,俺們都才十七八歲,唯一想做的事,就是透過那座橋。”

樹林裡,鄧超飾演的連長聽說自己連要去輔助工兵連修橋,急得江西話都冒了出來。

一個故事講三遍,越講越深刻,一座橋炸了7次,越炸越堅固

嘮叨歸嘮叨,他們還是遵守了命令。大家都是一體的,修好橋,讓大家儘快透過才是首要任務。

水裡的定時炸彈爆了,很多人都沒來得及躲避,連長躺在了橋邊,只剩一口氣。

步兵班長心急如焚,擅自離開了據點,跑去尋找連長。看到只剩半邊身子的連長,他悲憤交加,往天上飛過的戰機打了一梭子彈:我跟你們拼了!

一個故事講三遍,越講越深刻,一座橋炸了7次,越炸越堅固

李九霄說,拍這場戲,嗓子都快喊沒了。

這些是兄弟情、戰友情,包括那個只知道名字但連話都說不上一句的女話務員,還有一點點沒有萌芽的愛情。

一個故事講三遍,越講越深刻,一座橋炸了7次,越炸越堅固

奔來跑去的步兵連,被炸傷炸死的兄弟,一批倒下,一批又上前。看得人心急如焚。

高炮連肩負著極其重要的使命,一號位置註定是要犧牲的。

於是吳京和張譯扮演的兩個角色,互相搶奪一號炮位,明面上看起來關磊仗著自己曾經是張飛的師傅,瞧不起張飛的能力要趕走他,暗地裡,他早已做好了犧牲的準備——他只是想把生的希望留給自己的愛徒。

一個故事講三遍,越講越深刻,一座橋炸了7次,越炸越堅固

張飛無奈的回到了二號炮位,才發現關磊欺騙了他,這裡並沒有100多發炮彈。

他託人給師傅送了一個玉米。

他們成功打落了一架敵機,時間不多了,大家要趁著天未亮緊急過河。但戰鬥機不停的盤旋轟炸,他急眼了,點燃火圈,告訴對方:我就在這裡,來打我!

一號炮位的戰士們都被炸成了血霧。

張飛啟動了第二炮位,卻始終無法擊中對方。高炮連的戰友們都犧牲了,他拖著斷肢回到了一號炮位,終於在最後一刻擊中了“疣豬”的轟炸機。

但隨即,對方帶來的“大傢伙”也同時扔下了燃燒彈,畫面一片白光。

一個故事講三遍,越講越深刻,一座橋炸了7次,越炸越堅固

鏡頭一轉,換到了第二個視角——“對手”

這裡也是爭議性最大的片段。

以“疣豬”為視角,大多數是俯瞰的畫面。

他坐在飛機裡,高高在上,摧毀那座橋已經勢在必得。2個小時內,他們往橋體附近投下了超過無數枚炸彈。

但是,每一次想要回去交任務之前,回頭檢查就會發現,橋又快速修復好了。

一些片段被連線了起來。

他輕輕鬆鬆地往樹林裡丟下一串炸彈,儘管他完全不知道那裡有沒有人,樹林裡的戰士們就傷亡了一部分。

一個故事講三遍,越講越深刻,一座橋炸了7次,越炸越堅固

他往橋體扔下一堆炸彈,戰士們恨得要命卻又無可奈何,只能趁飛機一走,趕緊衝出來繼續修復。

那個站在橋上的人不知道在吼著什麼,舉起槍朝著他的飛機放了一梭子彈,有幾枚撞擊到了飛機上,發出叮的一聲響,彈射開去,他條件反射般的稍微偏了一下頭,然後輕蔑的朝下面看了一眼,駕駛飛機轉頭揚長而去。

這個畫面,你有沒有感覺到心裡抽搐著疼。

心疼憤怒嘶吼的戰士,心疼那些他做的無用功——他難道不知道槍的子彈對飛機造不成傷害嗎?他當然知道啊。

一個故事講三遍,越講越深刻,一座橋炸了7次,越炸越堅固

他只是憤怒到了極點,眼睜睜的看著戰友們躺在血泊裡,眼睜睜的看著喪門神耀武揚威的飛過來檢視“成果”。

“疣豬”起初並沒有把他們放在眼裡,但隨著戰友飛機被擊落,橋也無數次的修復,他失去了理智。

關掉與上級的通訊,疣豬戴上了牛仔帽,喝完手上的酒,順勢就扔了下去。

接著就開始對著炮位密集轟炸。

一個故事講三遍,越講越深刻,一座橋炸了7次,越炸越堅固

在他看來,自己復仇成功了。帶著“大傢伙”過來的時候,他甚至已經開始盤算回家如何領功。

沒想到樹林裡再次燃起了火光,這讓他感到詫異,沒多久他就被擊落了。同時燃燒彈也從上方機艙裡投放了下來。

一位敵方老兵的畫外音響起,大意是,燃燒彈投下之後,那燒焦的味道仿若讓自己身處地獄,一輩子都無法走出來。

加害者尚且無法忍受,那些犧牲的志願軍們該有多痛苦。

橋被燒到殘破焦黑,山頭被燒得火光沖天,這些場景電影沒有拍出來,但現實中,就是這樣真實的發生過。

當你看到了敵方的視角,才更能感受到志願軍們的不易。

一個故事講三遍,越講越深刻,一座橋炸了7次,越炸越堅固

受地形限制,他們無法運送過多子彈,建橋的材料也是在上游砍伐樹木,由河流運送過來。他們沒有飛機掩護,喀秋莎也只能在有限範圍內支援一波。

他們用100多發子彈,擊落了兩架飛機,萬人部隊在規定時間內成功渡河。

需要糾正的一點是,在這個視角,敵方認為大部隊已經過河,再轟炸沒有意義。

但現實情況是,敵方的彈藥也非常有限,在損失了兩架飛機之後,他們也無能為力了。

儘管狂轟濫炸了幾個小時,他們都沒有傷到志願軍的根本,哪怕是使用了燃燒彈,也沒能阻止大部隊過河。

第三個視角——高炮連

高炮連的故事似乎與第一個視角重疊了?其實並沒有。

這一段著重刻畫了高炮連的連長(張譯)和排長(吳京)的故事。一些前面沒有看到的細節,在這裡被補充完整。

一個故事講三遍,越講越深刻,一座橋炸了7次,越炸越堅固

我們在這個片段,看到了點燃起火堆的關磊是處於怎樣的情境之下做出的決定,也看到了張飛是如何突然讓火光再度亮起,並射中了第二架戰鬥機。

戰士們的險境有了更詳細的鏡頭,“疣豬”隨手扔下的酒瓶砸在了張飛頭上,高炮手原本在轉動炮位不停的瞄準,突然被不明物體砸到頭上,打斷了大家的動作。

回神一看居然是個酒瓶——在炮手看來,這是一種侮辱行為。

張飛忍不住罵了一句髒話。

吳京接過張飛託人送來的一根玉米棒子,一邊啃著一邊戒備著上空敵情,氣定神閒。與之後決絕赴死的樣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個故事講三遍,越講越深刻,一座橋炸了7次,越炸越堅固

他們用手指比著天上的飛機做距離衡量,在當時的條件下,這的確已經是最快捷和最準確的方法。

關磊做下點燃火堆的決定時,他們面面相覷,隨即給自己的命運做下了決定,快速點燃火堆。

年紀稍大的戰士對小戰士心有不捨,說了一句貼心話。但是沒有一個人退卻。

一個故事講三遍,越講越深刻,一座橋炸了7次,越炸越堅固

炮位上犧牲一兩個人之後,馬上就有人快速替補上去,直到全員犧牲。滿地殘肢,再無聲息——他們以血肉保護了後方部隊以及過橋的戰士。

張飛知道關磊可能已經犧牲了,但他仍然懷著希望,吹著口哨往師傅那裡跑去。

一個故事講三遍,越講越深刻,一座橋炸了7次,越炸越堅固

那口哨聲都吹不成音了,但多希望,那裡還會有哨聲迴應,就像之前那樣。

師傅犧牲後,張飛這邊也損失慘重,在一次對決之後,只剩下他一人。

他用布條紮緊斷臂,往身上掛著最後幾枚炮彈,拄著木棍一步一挪前往炮位,這一段是悲壯的,充滿了視死如歸的氣息;也是魔幻的,人們不能理解好手好腳時沒法擊落敵機,為何少了一條胳膊一條腿,還能以一己之力擊落對方。

一個故事講三遍,越講越深刻,一座橋炸了7次,越炸越堅固

但,我們想一想真正的戰場上那些最可愛的人,他們都已經長眠於青山,在電影中拍攝得魔幻一些又如何。

那些英雄們的壯舉哪一樣不是可歌可泣,震撼人心,以其他人的經歷嫁接在高炮手身上,也並無不可。

張飛唱了一段戲曲,“長坂坡前救趙雲,喝退曹操百萬軍……姓張名飛字翼德,萬古流芳莽撞人。”

瞄準天上大聲嘶吼“來啊!來啊!”

一個故事講三遍,越講越深刻,一座橋炸了7次,越炸越堅固

我們能透過這些鏡頭感受到這種悲壯情感,這種視死如歸的決心……就夠了。

第四個視角——橋

燃燒彈落下之後,從空中俯瞰就是一片焦黑,橋被燒得七零八碎。

他們還活著嗎?還有人修橋嗎?

講著四川話的小胡被燃燒彈灼傷了雙眼,他蒙著紗布走到了橋頭,觀眾們不禁擔心了起來。

很快,後面就衝出了一大群戰士,他們纏著繩索、提著釘錘、扛著木板,快步從小胡身邊跑過,有些人的衣服都被燒沒了,身上都是被煙燻過的痕跡。

即便這樣,無人退縮。

能修就修,修不好的地方就鑽入水下,用肩膀扛起橋板。

一個故事講三遍,越講越深刻,一座橋炸了7次,越炸越堅固

敵軍覺得不可思議,為什麼橋看起來又能通行了。

他們看不到橋底下有人,鏡頭拉近,我們才發現了這座震撼心靈的“人橋”。

這一段是對前面三個視角的昇華:“

為什麼金剛川這座橋怎麼都炸不毀

”,因為我們有不懼困難,勇於犧牲的中國抗美援朝志願軍!

力量懸殊,靠的不是人海戰術

有人說金剛川渡河這場戰役是人海戰術,我想你理解錯了。

作為支援部隊,就算是加上對岸已經處於戰場的部隊,我們志願軍的人數也遠遠比不上對方韓美聯合作戰的人數。

他們有精良的武器裝備,而我們處於新中國剛建立,一切都是百廢待興的階段,武器、裝備、什麼都不足。制空權完全掌握在他們手裡。

一個故事講三遍,越講越深刻,一座橋炸了7次,越炸越堅固

但並不妨礙我們的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走出國門去打這場“立國之戰”。

為什麼當兵,因為有你們,我們中國還有希望

”。

把抗美援朝戰役描述成中國人的人海戰術是漂亮國的自我安慰。因為他們,無法理解我們在裝備這麼落後的情況下,還可以全殲他們的王牌之師(這就要扯到另一場“長津湖”戰役了),重創他們計程車氣。

一個故事講三遍,越講越深刻,一座橋炸了7次,越炸越堅固

《金剛川》裡不是交代了嗎?本片裡描述的這支部隊就是前去包抄的。“三三制”戰術瞭解一下,志願軍的高超作戰隊形,讓敵方深受壓力,腦海裡就只剩下“人海戰術”可以解釋了。

不要低估我們志願軍的智慧

金剛川建橋用了七八天,電影只拍了最後一天的情景。所以有些地方做了留白。

這裡地形太過複雜,我們無法運送太多裝備。高炮有限,炮彈有限。敵方偵察機也是開始建橋後幾天才發現我方意圖,但是他們也無法運送太多炮彈過來。能抽出兩架飛機過來就很不錯了。

說到底,兩方都沒有太多籌碼。

他們不敢貿然去投彈轟炸樹林,因為他們不知道哪塊山頭才有隱藏的部隊。在燒了幾個山頭之後,那座橋就成他們集火的靶子。

一個故事講三遍,越講越深刻,一座橋炸了7次,越炸越堅固

(歷史真實影像)

為了電影的集中表現手法,影片隱去了很多細節。

比如,4架黑寡婦在2小時內,投下700枚炮彈,比電影中更加密集;

據統計,敵人在大橋周圍共投下了1千枚炸彈,2500多發炮彈;

37米的載重橋,他們共修復了7次;

敵方往樹林投放多枚炮彈,炸燬了山林,志願軍們趁機將炸斷的樹木收集起來伐成木板,由河流運送過去。

橋不止一座,多座橋讓敵方起初無法判斷哪一個才是真正用來渡河的;

戰士們並不都是從木橋上透過,他們製造了多根滑索,單兵直接滑到對岸。即便

敵方能看到,也無能為力。用有限的炮彈去轟炸單兵,這事兒擱誰都不幹。

用來渡河的那座橋,是低於水面的載重橋,它的作用主要是為了方便車輛物資透過。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要把橋面修平整的緣故。

一個故事講三遍,越講越深刻,一座橋炸了7次,越炸越堅固

電影從開機到殺青,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三個導演各司其一,這是時間很趕的情況下最討巧的拍攝方法。但另一方面也會給觀眾造成疑問,三個視角拍攝同一個故事到底有無必要。

以上已經認真闡述了這種必要性。

一個故事講三遍,越講越深刻,一座橋炸了無數遍,越炸越堅固

一個故事講三遍,越講越深刻,一座橋炸了7次,越炸越堅固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片尾放了一段迎接英烈骸骨回國的儀式,看得讓我熱淚盈眶,這就是整部片的意義所在。

在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之際,我們以電影作為媒介回顧那段歷史,就是希望我們坐擁著和平歲月之時,不要忘記那些為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榮耀而奮鬥和犧牲的先輩們。……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還回蕩在耳邊。

歷史會記住你們,這盛世,如你們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