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虛竹有200年的內力,他比張無忌強?二人面對軍隊時的表現有差距

不論你是否理解“內力”是什麼,都可以確定一點,在金庸筆下的武俠世界中,內力越深厚的人,實力往往就越強,尤其是在頂尖高手的對決中,多數時候就是以內力高低定勝負,而從常規視角來看,提升內力就只有一種方式,那便是日復一日的刻苦習武,但武俠故事中的主角總會有些離奇的經歷,比如虛竹,他的一身內力就是高人所賜。

虛竹有200年的內力,他比張無忌強?二人面對軍隊時的表現有差距

(張無忌劇照)

虛竹身上是結合了逍遙三老的內力,若以“年”為單位來算,虛竹的內力怕是超過了二百年,他的強大不言而喻,既然如此,他比起那被金庸欽點為“最強主角”的張無忌而言又如何?

一部作品被髮表出來之後,它就已經不完全屬於作者了,所以金庸的評價未必是唯一的答案,畢竟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要對比虛竹與張無忌的實力,還得從書中細節著手。

一、內力的比拼

虛竹的內力之強是肉眼可見的,在破解了珍瓏棋局之後,那無崖子是將畢生七十年內力傳給了虛竹,那時候的他光用一成力量就能夠開碑裂石。

而到了西夏皇宮之中,天山童姥與李秋水鬥得不可開交,二人在比拼內力的時候,虛竹夾在中間,結果二人內力盡數被虛竹吸走,二老力盡之後,虛竹的內力已然超過二百年,從這數字上來看,已是常人難以達到的高度才是。

虛竹有200年的內力,他比張無忌強?二人面對軍隊時的表現有差距

(天山童姥、李秋水劇照)

不過光憑內力方面的優勢,虛竹恐怕難以勝過張無忌,因為張無忌身懷完整的九陽神功,那神功便能夠給他提供源源不斷的內力。

比如原著第三十六回中提到:“他的九陽神功本來用之不盡,愈使愈強,但這時每一招均須耗費極大內力,竟然漸感後勁不繼,這又是他自練成神功以來從未經歷。”

只有在極端條件下,他的內力才會不夠用,但只要稍事休息又能夠恢復內力充沛的狀態。

從賬面實力來看,二人難分高下,要比實力,自然還得看實戰。

二、張無忌對陣元軍

張無忌到了故事末尾已是武林至尊般的存在,群雄都聽他號令,可他始終只是個二十來歲的愣頭青,縱然武藝高強,卻在面對數以萬計的元軍時慌了神。

張無忌統領的群雄在面對元軍就一度手足無措,原著道:“但適才一陣交鋒,見識到了元軍的威力,才知行軍打仗和單打獨鬥的比武確然大不相同。千萬兵士一擁而上,勢如潮水,如周芷若這等武功高強之極的人物,在人潮中也無所施其技。四面八方都是刀槍劍戟,

亂砍亂殺,平時所學的什麼見招拆招、內勁外功,全都用不著了。

虛竹有200年的內力,他比張無忌強?二人面對軍隊時的表現有差距

(蒙古大軍劇照)

作為頭領,張無忌也沒有太多亮眼表現,若不是他後來他憑藉《武穆遺書》中的兵法克敵,只怕群雄都要死在元軍的鐵蹄之下。

三、虛竹面對契丹大軍

反觀虛竹在面對契丹大軍時的表現可就亮眼多了,虛竹沉著冷靜,想到了“擒賊先擒王”的計謀,於是飛身而起,將遼帝耶律洪基擒下。

當然,可能有人要說了,生擒遼帝之舉並非虛竹一人的功勞,段譽也搭了一把手,但其實細品原著就會知道一個事實,這裡沒有段譽,虛竹一樣可以憑一人之力拿下遼帝。

虛竹有200年的內力,他比張無忌強?二人面對軍隊時的表現有差距

(段譽劇照)

當年他帶著天山童姥和李秋水這二老之時也能夠輕鬆躍過城牆,原著道:“他心頭一喜:‘黑暗中闖出皇宮,可就容易得多了。’提著兩團冰塊,奔向牆邊,提氣高躍,突然身子再再上升,高過牆頭丈餘,升勢兀自不止。虛竹不知體內真氣竟有如許妙用,只怕越升越高,‘啊’的一聲叫了出來。”

這還是虛竹在對自身武功駕馭不熟的情況下的表現,後期的虛竹可想而知有多強。

而你若要說元軍比契丹大軍猛,那也是沒有道理的,這批元軍可不比當年成吉思汗踏平半個亞歐大陸的那幫蒙古大軍強,而契丹士兵的實力,書中也是有提及的。

虛竹有200年的內力,他比張無忌強?二人面對軍隊時的表現有差距

(虛竹劇照)

比如這段描述:“

六百名黑衣軍個個武功不弱,長刀閃爍,奮勇惡鬥。過不多時,便有二百餘人給砍倒在地。御營的黃帽黑衣兵武功較強

,給砍死的只數十人,當即成了兩三人合鬥一人的局面,這一來,勝負之數更形分明。又鬥片刻,變成三四人合鬥一人。”

可以說契丹武士個個會武功,只是未必有頂尖高手那麼強而已,但絕不會比張無忌面對的元軍弱。

虛竹與張無忌在面對千軍萬馬時的表現是天差地別的,虛竹能在萬軍從中直取敵軍首領,而張無忌在沒有《武穆遺書》兵法加持的情況下卻如熱鍋蟻一般,論實戰能力,張無忌比虛竹還是差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