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斜槓青年”商鞅是如何跳槽成為“打工皇帝”的?

成為“打工皇帝”,今天我們來說說商鞅同學的故事:

斜槓青年

打工人商鞅,出生在衛國王室,家庭非常好,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的技能和能力都非常突出,造詣很深,是典型的“斜槓青年”。

其幾度跳槽,最後在秦國公司找到了施展才華的機會,主持了著名的“商鞅變法”的公司變革,為秦國公司的富強和秦朝統一六國“跨國併購”打下了堅實基礎。所以,喜歡跳槽不見得壞事,各位HR在組織面試的時候還是要區別對待。

個人資訊

一般有才能的青年名號都比較多,商鞅也不例外,本姓公孫,祖先姓姬,因為是衛國的公子,因此,衛鞅、公孫鞅、姬鞅三個名字都在用,而大家熟知的是商鞅,因為這個稱號是其在秦國打下一片天地之後才有的,被他的老闆秦孝公賜予

商於

十五邑,號為“

商君

”,史稱為商鞅。

商鞅的專業為“法學”,

年輕時就喜歡刑名法術之學,受

李悝

吳起兩位職場前輩

的影響很大。

“斜槓青年”商鞅是如何跳槽成為“打工皇帝”的?

跳槽履歷

商鞅先是在衛國公司工作,後面跳槽至魏國公司,任

中庶子一職,跟著魏相公叔痤混,也是他的直接上司,沒過多久其上司因病去世,他本人感覺沒什麼機會,而且,秦國此時廣發“招聘”廣告,於是跳槽至秦國,

歷任左庶長、大良造等職

這樣看,商鞅同學的跳槽次數也不算多,還是比較忠誠的。

1、衛國公司

商鞅雖然是衛國的公子,但是,他不貪圖享樂,從小志向就比較大,是想幹一番大事業的,愛學習,非常自律。即使如此,還是生的不好,因為他不是正宮長子,沒有繼承王位的希望,要做出非凡的事業,還是要靠自己。

也就是說商鞅“升職加薪”的機會沒了,自然工作動力也就小了,想法也就多了起來,不安於現在的工作,想去看看其他工作機會。

其實,最為重要的是整個衛國缺乏上進心,全是好死不如賴活著的氛圍和思想,衛國上至國君,下至群臣百姓,好像都十分心安理得地面對國家的一天天衰落,從來沒有主動對外用兵的記載,很少主動發兵去攻打其他的諸侯國。當然,奮勇抵抗入侵的其他諸侯國的也很少。

以上原因,致使商鞅做出跳槽的決策,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

2、魏國公司

離開衛國後,商鞅沒有去國土規模比較大的楚國,也沒有去實力比較強的齊國,而是去了各方面居於中等的魏國。首先,魏國公司剛剛創立不久,根基不穩,急需人才;其次,魏國以法治為基礎,任用李悝實行法治,由此可見,魏國公司的管理方法和主張與商鞅的想法一致,從魏國公司可以學得法治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豐富提升自己的能力。

可見,僅從職位上講,商鞅是從王室公子到宰相的侍從,落差比較大。可惜,他的直接上司是武大郎開店,直接把他雪藏起來了。直到公叔座病重,知道自己不久將離開人世,才向老闆推薦了商鞅,結果可想而知,商鞅沒有得到重用。

此時,秦國的招聘廣告發出來了。

3、秦國公司

戰國時代,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公司爭雄。秦國比較落後,秦孝公為了使秦國稱霸,決心徵召有才能的人。他在求賢詔令中說:“誰能想出好辦法使秦國強盛,就讓他做高官,還封給他土地”。

商鞅聽到這個訊息後,決定到秦國去應聘。

此時,商鞅已經是29歲了,很多人40來歲就死了,在那個時代,29歲了還沒有找到自己發展事業的平臺,甚至連一個像樣的工作都沒有,即使是今天的人,也不免著急彷徨了。

因此,商鞅是懷才不遇的,事業並不順利。但是,商鞅的老闆秦孝公接過來的秦國公司,也是滿目瘡痍,是一個隨時可能倒閉的公司。

最為重要的,來到秦國,商鞅的才能深得老闆秦孝公的信任,歷任左庶長、大良造等職,執掌秦國軍政大權達一、二十年之久。後來,商鞅統率秦軍收復了河西之地,被秦孝公賜予商(今陝西商縣東南)、於(今河南內鄉東)十五邑封他。

自此,商鞅成為名副其實的“打工皇帝”!

職場總結

1、人往高處走,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2、機會總是靠自己主動的去爭取,不能安於舒適區,敢於走出去;

3、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一定找到自己的伯樂;

4、做一個優秀的斜槓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