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沒想到,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把肥膩膩的紅燒肉一口塞進嘴裡,饞得嘬指頭。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惠英紅在《當家主母》飾演的任家姨奶奶,有點膽小,但是很可愛,還貪吃。

這樣大口吃肉的”敦實“設計,在國產影視劇中已經很久沒有看到了。

近幾年的國產劇一說到吃,差不多已經和負面和平平無奇掛鉤。

某某演員假吃、美食不美甚至還敷衍了事、飲食和人設完全不掛鉤。

大戶人家的桌子上每頓只有炒白菜和饅頭,而窮人的餐桌又太講究。

想要表現食物的美味,是靠”排山倒海“般的包子幻影來表現。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先不說把中國飲食文化發揚出幾分,這種不倫不類的表現形式就蠻減分的。

且好多演員也不敢真的吃,記得全智賢吃炸雞都能饞到人流口水,吃出了千億珍饈的氣場,

而咱們國內美食文化更加豐富,大部分演員卻越來越不敢來個實物表演。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最重要的是,國產影視劇中具有中國特色的飲食文化貌似正在萎縮。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前幾年,還沒開播的《深夜食堂》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畢竟中國飲食文化的素材太多,八大菜系之外,還有尋常巷陌的街頭小吃都吃不過來,大家等著這檔深夜劇攢一票大的,勾起大家肚子裡的饞蟲。

可觀眾們卻是高估了。

老壇酸菜桶裝版,炸雞、雞蛋燒,跟中國本土沒有半點關係。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後來也有電影版的《深夜食堂》出來,無論是形式還是意境,依然在復刻日式原版。

上菜和吃飯時候的氛圍是剋制的,料理出來的食物是龍井蝦仁、糖藕、蛋餅之類的,比劇版好了一點。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但在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面前,

它還是太小器了些,讓人不夠有食慾。

先說中國飲食裡那份獨到的熱鬧氣。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中國的飲食文化從來都不是素氣的,而是大開大合,雅俗平分秋色,像火鍋、串串、江湖菜都是濃的,人生的那點失意在熱騰騰的香味裡都不算啥了。

而雅起來類似於《紅樓夢》裡的

茄鯗、蓮葉羹。。。程式精細到更像是一門藝術,光聽名字就很開眼。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大家還記得《武林外傳》裡的吃食嗎,雖然擺盤不精緻,但看著特別有食慾。

在於它很接地氣,色香味是其次,還有滿滿的人情味。

有人說,就連小郭嗑的瓜子都是香的。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這瓜子炒的時候放了很多大料,還有福州的桂皮和成都的花椒,也證明了小郭落難小姐的派頭不是虛的。

這部劇裡出現的主食多是饅頭、麵條,很符合老闆娘佟湘玉關中人的身份。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出現的也都是家常菜。

炒雞蛋就著大饅頭,幾筷子光碟。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紅燒獅子頭,是李大嘴纏著御膳房總管要菜譜,做出來的一道菜。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西湖醋魚、紅燒豬蹄、燒雞。。。也都是些熱熱鬧鬧的菜,

份量

也足,熱量高,滿滿的生活氣。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至於演員的吃相,也很江湖氣,都是大口大口的,不吃到光碟不罷休。而這一點也很符合他們江湖兒女的人設。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佟湘玉吃完炒雞蛋還要舔舔盤子。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秀才抱著盤子直接上手吃。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這麼多年過去了,這種俗辣的飲食風格已經成了《武林外傳》的一部分。

觀眾的腸子已經對這部電視劇產生了記憶。

而飲食在影視劇具有功能性作用,是情感的載體,一種溝通工具。

比如李安的電影《飲食男女》,裡面的父親是主廚,屋裡擺了很多和大人物的合照,可以想象他作為主廚一生的風光。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電影一開場就展現了老朱的

刀功

和廚技。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東坡肉、松鼠桂魚、蟹肉小籠包、

雞包翅

。。。。

每道菜都細緻到做法,松鼠魚切十字裹麵粉下油鍋,東坡肉切塊加冰糖染成焦糖色,前五分鐘的長鏡頭,刻畫了一個大廚的身份。

這部電影中的美食貫穿全片,美食是檯面上的慾望。

老朱每次做一大桌子美食,可大家卻食不知味,每一次家庭團聚,都有一個矛盾點出現,整個家庭的情感功能彷彿被凍住了。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劇情透過對食物的崇拜,來映照大家各自的情感壓抑。

而老朱給女兒做的便當,食材滿滿當當,愛盡在不言中。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不過到頭來,沒有什麼能夠把一家人真正拆散,無論心有多散,那些味道都已經刻在了味覺裡,是不那麼容易丟失的。

好的影視劇裡飲食最基本功能是體現地域文化,符合人物身份,且會吃。

比如,香港影視劇的出現的食物,都是滿滿的街頭氣息。

TVB當年很火的職場劇,《妙手仁心》、《陀槍師姐》、《法證先鋒》等,大家都沒啥心思吃大餐,因為節奏快。

每日重複最多的也就是叉燒、菠蘿包、豬骨粥、絲襪奶茶、雞蛋仔以及各種甜品。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但這些食物最後也烙在了大傢伙的心裡,不亞於韓劇炸雞、泡麵的輸出。

影視劇的很多食物也必須符合地域特色,搞混了就入不了戲。

比如《白鹿原》裡的油潑面,油汪汪的臊子往面上一潑,饞哭了多少人。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而且為了符合當地人的習性,他們一般都是蹲在地上吃飯。

《花好月圓》裡孫儷飾演的周瑩,人設能立起來的原因之一,是她的吃東西鏡頭夠真實夠符合人設。

周瑩是個江湖氣很濃的女孩子,她的每一幕吃戲都很有特色,邊走邊吃,邊說話邊吃。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這種大口吃東西的行為展現出來的,也是她蓬勃的生命力。

食物有時候也能展現影視人物關係走向,真實心境。

情緒不好時大口吃東西是反襯,傷心的時候食之無味,吃什麼都是麻木的。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隱秘的角落》裡朱朝陽和父親一起吃甜品,父親懷疑他帶了錄音筆,而碗裡落了只蒼蠅也意味著愛的雜質。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而母親的那杯牛奶,也意味著愛的控制。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若是單論好看好吃,色香味形意,那麼前幾年出的一部國產美食劇《花間提壺方大廚》就能滿足大部分觀眾的需求。

女主方大勺廚藝高超,且很會因食材,因人來做飯。

第一集是炸餛飩,小混沌炸得兩面焦香,再撒上蔥花和芝麻,雖然家常但又有一種精細,很符合她女兒家的巧勁。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其中也有很多新奇菜式,比如下面這道蟹肉肚片燒絲瓜,還是在這部劇裡才知道的。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還有食物的製作過程也是真實的,不會呼啦啦就給你上一桌子,細緻到怎麼切怎麼下鍋,加料,看完可以自己實操的程度。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連素菜都能搞出不同新意。

翠園錦囊滾麵筋、絲瓜香菇炒燻幹、五香醬爆圓白菜、

宮爆

芋絲杏鮑菇、青菜粉絲豆腐粿、雪菜春筍蒸豆皮

。。。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據說很多吃貨網友整理出方大廚的食譜,盤點出來兩百多道不重樣的菜。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這種誠意和手藝,是不是吊打國產版《深夜食堂》很多條街。

中國飲食裡包羅永珍,串聯起的是中華五千年來的生活和文化變遷。

而在如今的影視劇礙於拍攝成本,不想因為食物重複ng鏡頭,也不再重視食物這個環節,很多時候敷衍了事。

也就有了那些假吃、假喝,甚至是無實物表演。

可當一個角色連對食物的慾望都沒有,你相信他能拿捏好更復雜幽微的情緒嘛?

其次是文化傳播這一點,我們能夠在《請回答1988》等韓劇裡看到他們對自家食物的自豪,泡麵、拌飯都是香的。一部劇火了總能帶火些什麼食物。

她演起吃戲那麼拼!

而我們的飲食文化要更發達,應該更自豪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