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武媚娘是一個不甘於向命運屈服的女人,在感業寺中也沒有失去希望

自漢明帝同意劉峻之女和洛陽婦阿潘出家之後,中國便有了尼姑。魏晉以後,尼姑漸多,宮嬪出家者也不乏其例。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唐太宗死於終南山之含風殿。太子李治即位,史稱唐高宗。他即位後,按慣例先將太宗的妃嬪加以剃度,讓她們從佛唸經,為先帝追福。就這樣,武則天隨眾妃到感業寺當了尼姑。夏日的一個黎明,悶熱的長安城,一片沉寂。突然,成群的烏鴉遮天蔽日,嘎嘎鳴叫著撲向古老的宮殿,宮牆和安福門樓上也站滿了烏鴉。武則天和別的嬪妃一樣,帶著對王宮生活的依依不捨,帶著對未來的迷茫,離開了長安。

武媚娘是一個不甘於向命運屈服的女人,在感業寺中也沒有失去希望

她們形同囚犯,好像要被拉到西郊赴死。她們唯一的罪惡,便是曾被那個已死的皇帝臨幸過,而未能生出“龍子”。她們神情各異,有的真如赴死,有的像是在為新的皇帝低聲哭泣,有的神情木訥、菱頓。只有武媚娘,寧靜動人,以一種絕美的悽豔閃射出光彩,顯得那麼與眾不同。她款款而行,那迷人的、永不屈服的美的頭顱高傲地昂著。武媚娘好像不是被驅趕著去做尼姑,而像是坐上接她的宮車去做皇帝的新娘。這個與眾不同的女子還真讓人琢磨不透。

武媚娘是一個不甘於向命運屈服的女人,在感業寺中也沒有失去希望

感業寺位於長安城朱雀街西崇徳坊的西南隅,靠近清明渠,依山傍水,古樸秀麗,曲徑通幽。這裡對已斷塵世念頭的脫俗之人來說,無疑是修身養性的好地方。然而對於過慣了優裕生活的妃嬪來說,來到這裡,無異於進了地獄。因為這裡不僅生活條件較差,而且還有各種各樣的清規戒律。當尼姑首先要削髮,削髮就是把頭髮全部剃掉。去掉頭髮,這對一個年輕的美人來說本身就是件痛苦的事情。如果你是個從小便長髮飄飄的女孩子,你一定會明白頭髮在生命中佔據著何等重要的地位,它甚至可以說是心靈的寄託。然而如今,她們都必須剃度。

武媚娘是一個不甘於向命運屈服的女人,在感業寺中也沒有失去希望

剃度在昇平殿舉行,這裡除掉磬缽的敲擊之聲,便是死亡般的寂靜。她們那一束束美麗的秀髮,在冷淡的目光投射下,墜落、飄散。轉眼間這群美麗的女人,便成了泛著青光頭顱的禿子。昔日美麗的宮人們摸著自己光禿禿的頭痛哭不止,而武媚娘卻表情凝重,任由別人的手將她的頭髮生硬地散開。當感覺到那冷冰冰的剪刀正逼近她的時候,她曾下意識地抓緊了自己的頭髮,企圖保護它們,但馬上意識到這是徒勞的。於是,她緊閉著嘴唇,看著自己美麗的秀髮一縷縷飄落下來,落在她的身上、腳下、泥土中。

武媚娘是一個不甘於向命運屈服的女人,在感業寺中也沒有失去希望

她強忍著淚水,兩眼直視著那個老尼投來的忌妒的、幸災樂禍的目光,一頭烏黑髮亮的秀髮就這樣任由她剪掉了,她此時的心裡,像打翻了五味瓶,甜、酸、苦、辣、鹹全都湧上來,說不出是什麼滋味。就在青絲削落之際,遙遠的空中響起了肅穆的鐘聲。武則天明白今天是天子之典的佳日良辰,而自己……她看不見那些大鐘,看不見新天子的龍冕儀容,看不見那轟轟烈烈的熱鬧場面。當大典鐘聲最後的迴響消失在晴光麗日之下時,她再也無法控制自己,雙手掩面發出了悽絕的哭聲。這是一群被遺棄的美麗女人,說什麼佛門清淨,她們誰也無法清淨。這裡是一座埋葬希望的墳墓,她們吃的是非常簡單的蔬菜,穿的是一身素衣,不準外出,也不準會客。一旦落髮之後,就連以前地位較高的宮人,也得不到稍好的待遇。

武媚娘是一個不甘於向命運屈服的女人,在感業寺中也沒有失去希望

由於長期的粗茶淡飯與外界隔絕,很多宮人無論在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都難以適應。有些人逐漸產生精神異常現象,被幽禁在單獨的房間,不久就發瘋去世。也有的人因營養不良,抑鬱成疾,病死在這青燈古佛之中。武媚娘卻不甘心過這種清苦的墳墓式的生活。她想起了新皇帝李治,這個曾經對自己海誓山盟的男人,他是讓自己從這個墳墓爬到地上的唯一的希望,可是他會念及舊情救自己嗎?武則天的心裡也沒底。不過,她還是選擇了堅忍。大家開始敬佩她超乎常人的忍耐,後來她便成了她們發洩情緒的物件。而那些輕蔑、嘲笑、惡意的捉弄,刺激著武媚娘不服輸的精神。

武媚娘是一個不甘於向命運屈服的女人,在感業寺中也沒有失去希望

不管這些宮人對她如何仇視,她都不放在心上。由宮人變成的尼姑們,只要照應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不必擔任其他的工作。而武媚娘卻與她們不同,她開始去動接近擔任事務的女尼,儘量幫她們做事,很快就得到她們的敬重。因為這些擔任重活的“女尼”才是這兒的真正主人。武媚娘畢竟不是一個甘於向命運屈服的女人。她有著男性的剛強和女人的執拗。即使在感業寺這樣的不利環境之中,她也沒有徹底絕望,沒有把自己搞得像個怨婦一樣,心懷哀怨,而是以一種“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面對今後清苦的生活,默默無聞地等待著奇蹟的降臨。因為她相信憑自己的手腕終究會走出人生的低谷,走出陰影,走向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