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火腿腸,品種變多了,也變得更貴了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超市裡面的本應是紅皮細長的火腿腸,居然全部變了樣子:不僅包裝顏色變得五花八門,“低鹽”、“低脂”、“低糖”的標識也讓不少人以為走錯了專區。

而且不只是火腿腸,“親戚”午餐肉也有了不小的變化。原來,新消費與傳統肉製品已經碰撞出了耀眼的火花。傳統肉製品近來有什麼變化?本篇將為你逐一細數。

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火腿腸,品種變多了,也變得更貴了

談到肉製品,就繞不開火腿腸。

過去有澱粉有肉的火腿腸,是在30年前能夠引起鬨搶的“洋產品”,能夠滿足當時人們對於肉製品部分需求的它,自然是有十足的新鮮感和風頭。

時過境遷,火腿腸接下來也因為物質消費水平和經濟發展速度的飛昇,逐漸成為了其他食物的備份品,而營養不足和內含新增劑也讓人們將其詬病為“垃圾食品”。

對於火腿腸市場的落寞,以產品為中心開展的升級也曾有過,就比如雙匯等企業推出的辣味火腿腸等中高階新品,但似乎都是收效甚微,甚至比不上傳統款的銷量。

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火腿腸,品種變多了,也變得更貴了

不過,這不代表著肉製品也被冷落了。

其實早年間流行過的“火山石烤腸”就是例證之一,這種口感更好,價格也更貴的烤腸,雖然類別總銷量無法和火腿腸相比,但不妨礙它在便利店裡更受歡迎一些。

就算是聊銷量,其實電商平臺上也有了雞胸肉這種銷量新貴,不僅份量遠低於火腿腸,價格高出火腿腸很多,但主力產品是雞胸肉的鯊魚菲特等品牌每年都能撐起數億元的銷售額。

牛排這類消費更高的產品,也誕生了預烹飪牛排這樣的新品,並且有了小牛凱西、大希地等新品牌的加入,也都能說明在更高消費的肉製品市場,消費者也同樣反響熱烈。

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火腿腸,品種變多了,也變得更貴了

火腿腸與它們有何不同?

簡單來說,火腿腸屬於高溫肉製品,而雞胸肉、火腿、肉腸都屬於低溫肉製品。除了工藝上的區別外,最重要的就是低溫肉製品的營養、口感和品質都要強於高溫肉製品。

在消費趨勢上,消費者也趨向於購買高檔肉製品,根據凱度消費者指數來看,消費者也更願意選擇更貴的肉製品,而不是普遍價格較低的火腿腸。

也就是說,國人在肉製品這件事上,近年來是吃得更貴、更好、也更豐富了。

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火腿腸,品種變多了,也變得更貴了

找到了病症,“火腿腸”們也就開始了自我改變。

首先是不夠健康這個大問題。鹽多、新增劑多、防腐劑多,是火腿腸等傳統肉製品此前的痛點,加上為了爭奪市場薄利多銷,無窮無盡的價格戰和原材料越來越差也就成了常態。

其次則是沒有適應消費環境的變化。比如傳統肉製品都是以商用為主,面向消費者的產品往往不夠豐富,還有就是真正高階的產品缺位,讓傳統肉製品一直沒有太好的消費者印象。

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火腿腸,品種變多了,也變得更貴了

對於這些問題,我們之所以能看到現在以火腿腸為首的傳統肉製品百花齊放,就是基於“挑戰健康”、“高階消費”的變化。

就比如說“零新增”這種在配料上做減法,或者是所有配料使用天然或植物配料的嘗試,就是屬於主打健康的創新方案。

還有在原料上面做加法,用更好的肉做更好吃的肉,就比如說選用國內具有地理標誌的特色豬肉,每一批次都可以追溯源頭,又或者是強調不新增雞鴨魚肉等雜肉。

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火腿腸,品種變多了,也變得更貴了

此後定位和工藝的升級,比如說將原有的高溫產品改變為低溫產品,原本量大到浪費的大包裝換成更合適1-2個人吃的規格,以及使用更好的包裝保證更好的儲存效果。

最後也有對口味的創新探索,就比如結合水果、海產品誕生的肉製品新口味,以此滿足更多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總得來說,“火腿腸”們的變化,既是符合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也是朝向更好升級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