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真正的“草船借箭”並非諸葛亮所為,歷史與《三國演義》大有不同

在《三國》中,要說最優秀的大臣,那當屬諸葛亮了。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令人尊敬的忠臣;智謀過人、料事於先,是令人尊敬的智者。當然有很多關於諸葛亮的典故都為當代的我們所熟知。其中“草船借箭”可謂是諸葛亮料事如神與神機妙算精彩結合的一件事了。

建安十三年(208年),“孫劉聯盟”在長江赤壁,和曹操展開了三國史上著名的戰役——赤壁之戰。“草船借箭”便是發生在赤壁之戰時期的故事。

真正的“草船借箭”並非諸葛亮所為,歷史與《三國演義》大有不同

(諸葛亮劇照)

諸葛亮和周瑜都是智謀過人的謀士,雖然孫劉兩家正在結盟,但是畢竟各為其主。周瑜看到諸葛亮很有才幹,心生妒忌,再加上日後兩家必定成為敵人,因此想除掉諸葛亮。

有一天,周瑜故意叫來諸葛亮,問他與曹操交戰使用什麼兵器好,諸葛亮便回答使用弓箭最好。周瑜便將製造弓箭的任務交給了諸葛亮,並且限期十天,製造出十萬支箭。

諸葛亮馬上明白這是周瑜在難為他呢,於是對周瑜說,軍情緊急,十天造好,必誤了大事,我只要三天就能做好,否則甘願受罰。周瑜一聽,大喜過望,畢竟十萬支箭三天內是不可能製造出來的。

真正的“草船借箭”並非諸葛亮所為,歷史與《三國演義》大有不同

(周瑜劇照)

到了第三天,諸葛亮帶著一批草船出發了,原來,諸葛亮早就算出第三日會有大霧出現。而曹操本來就多疑,一批草船虛張聲勢,再加上大霧瀰漫,曹操必定不會出戰。果然,沒有正面應敵的曹操下令用一時間箭如雨下,諸葛亮命人將船橫過來,整整一面很快就被射滿了箭,再將另外一面受箭,於是諸葛亮滿載而歸。

這是《三國演義》中的故事,經過羅貫中的渲染潤色,諸葛亮既是神機妙算,知天文地理,又是智勇雙全,儼然神仙轉世一般。而實際上,“草船借箭”並非是諸葛亮的傑作,而是發生在吳主孫權身上的一件事。

真正的“草船借箭”並非諸葛亮所為,歷史與《三國演義》大有不同

(孫權劇照)

《魏略》中記載:“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餘,權乘大船來觀軍……”在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率軍攻打濡須,雙方僵持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吳主孫權乘坐大船觀戰。

曹操看到了,命令弓弩手向大船射箭,很快,亂箭射滿了船身的一側,導致大船傾斜,即將要翻船了。這時候,孫權靈機一動,命令調轉船身,用另一側承受亂箭,果然在曹軍的一通亂射之後,船身平衡了,大船得以順利返回,還賺得很多箭。

真正的“草船借箭”並非諸葛亮所為,歷史與《三國演義》大有不同

(草船借箭劇照)

從時間上看,這件事情發生在公元213年,而《三國演義》中將它提前了5年;從地點上看,《輿地紀勝》卷四十八·和州記載:“濡須山,在含山縣西南七十五里……最為控扼之雄。吳魏必爭之地。吳據其北,築濡須塢以拒魏”,由此看出草船借箭遺址發生在安徽含山縣,並非是《三國演義》中所說的赤壁。

兩軍僵持一個多月後,長江進入豐水期,水位漸漲,孫權給曹操寫了一封信,說“春水方生,公宜速去”,曹操於是就撤軍而退了。值得一提的是,曹操的一句感慨:“生子當生孫仲謀,若劉景生子豚犬耳。”便出自於此。

真正的“草船借箭”並非諸葛亮所為,歷史與《三國演義》大有不同

(孫權劇照)

原來,“草船借箭”的主角並非我們熟知的諸葛亮,羅貫中根據歷史事實,再透過自己的改編與加工,成為了如今膾炙人口的典故,給人以深刻的思考,產生了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