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故鄉山川|賈碩專欄:辣蘿蔔鹹菜

故鄉山川|賈碩專欄:辣蘿蔔鹹菜

文圖|賈碩 編輯|燕子 圖片|網路

下班路過一個賣土雜品的小店,店門口赫然擺滿了鹹菜缸,三五個婦人提著新鮮的辣蘿蔔從我眼前走過,一路走一路說“就數辣蘿蔔最便宜,買來正好醃”,我猛然發覺,冬天真的來了,醃辣蘿蔔鹹菜的季節到了。

我買了一個鹹菜缸帶回家去,又順便買了些辣蘿蔔,準備醃鹹菜。回到家細細端詳這玻璃缸,較之我老家釉質瓦盆材質的粗糙鹹菜甕,這透明的酒樽一般的鹹菜缸,簡直配得上“精美”一詞。然而,辣蘿蔔鹹菜是無法跟“精美”這個詞彙沾邊的。它甚至代表著貧瘠與匱乏。在天寒地凍的北方的冬日,鹹菜是每一個農家飯桌上永恆的主角。醃鹹菜也成了每個農婦必備的技巧,沒有一整甕的鹹菜擺在家裡,該怎樣捱過寒冷而漫長的冬天呢?

與冬天最相宜的鹹菜就是辣蘿蔔了。每個農家都會在菜園裡種上一畦辣蘿蔔,辣蘿蔔的葉子墨綠而修長,新刨出來的辣蘿蔔,紫紅色的外皮還頂著濡溼的泥土,被刨斷的辣蘿蔔散發出一股子辣哄哄的氣息,冰涼的空氣裡夾雜著辣蘿蔔的氣味,這是冬天獨有的味道。新鮮的辣蘿蔔一筐一筐運回家,怎麼吃呢?炒著吃,總帶著一股子辛辣味,更何況炒著吃太費油了。人們更多是把它當鹹菜醃著吃,好像辣蘿蔔生來就該以鹹菜的方式被吃掉,而不能有什麼其他吃法。沒有種辣蘿蔔的人家花極少的錢就能買來一筐,這是一種極廉價的菜,幾分錢一斤,辣蘿蔔好像也只值這個價,誰家鹹菜缸裡不醃一缸辣蘿蔔呢?

寒冷的冬日裡,放學歸來,母親在壓水井邊洗辣蘿蔔,天寒地凍,晾衣繩上的海帶被凍得直挺挺的,濡溼的毛衣滴下來的水被凍成了冰凌,陽光打在冰凌上,泛出透明的光澤。母親的半隻臂膊浸泡在瓦盆裡,她的通紅的手臂在清洗著顏色鮮亮的辣蘿蔔。母親囑咐我去灶下取暖,我哈著寒氣跺著腳跑到廚下,飯在鍋裡,灶下的餘火還沒熄滅,灰堆裡埋著一捧燒熟的花生。我一邊嘶嘶地吹著氣吃花生,一邊看母親醃蘿蔔。洗淨的蘿蔔被切成均勻的長條,待一整盆的蘿蔔切完,整個廚房就浸潤在辣蘿蔔甜哄哄的辣氣中了。醃辣蘿蔔用的鹽是散稱的粗鹽,跟精鹽比起來,這粗大的鹽粒呈現暗黃色,這樣粗糙的鹽也只能用來醃鹹菜。好在它極廉價,所費不多就能買到幾斤。莊戶人家口味偏重,鹹菜都醃的極鹹,鹹的有點發苦了。跟辣蘿蔔同時入甕的還有炒熟的黃豆和切成長段的香菜,辣蘿蔔醬豆,這是我的老家獨有的吃食。

因為鹽下的極重,鹹菜醃得透,不出三五日,鹹菜就能吃了。剛醃好的鹹菜吃起來並沒有那麼鹹,甚至還有一股子鮮甜味,辣蘿蔔醬豆就著玉米糊塗,呼哧呼哧就能喝下三大碗。肚子裡熱乎乎的,即便頂著寒氣去上學,也不覺得冷了。辣蘿蔔醬豆醃到最後,就由原來的鮮甜變得齁鹹了,也架不住頓頓吃這個,最後我開始鬧情緒了,飯也吃得極少。記得那是我讀初中時,剛剛上完早課回來,一路上我念叨著新學的英語單詞,感慨外國人的早餐怎麼頓頓喝牛奶,吃麵包呢?回到家,低矮的廚房裡氤氳著暖融融的霧氣,又是玉米糊塗配辣蘿蔔!我噘著嘴拒絕吃這樣的飯食,最後索性嚶嚶地哭了起來。母親極為難地哄勸我:家家戶戶都吃這個,不吃這個又能吃什麼呢?

多年以後,我很為當年的自己而羞赧。父親為供養四個讀書的兒女而終日奔波,致使我們難得一見。母親節衣縮食,已經把僅有的食材儘可能做得好吃了,我時年已經十四歲,怎麼能那樣哭鬧讓母親為難呢?正如母親所說,家家戶戶都吃這個,不吃這個又能吃什麼呢?

成年後我再也沒吃過辣蘿蔔,我幾乎忘記了辣蘿蔔的味道。超市裡四時不缺各種蔬菜,它們不關時令、節氣,冬天的超市仍然擺滿那些夏天才有的黃瓜,它們頂花帶刺地躺在保鮮膜裡。每一種蔬菜都極盡新鮮水靈,你甚至都看不到一丁點泥土,即便在寒冷的冬日裡,人們也可以變著花樣吃各種蔬菜。我終於徹底告別了辣蘿蔔。

後來我漸漸發現,沒有辣蘿蔔點綴的冬日,我的嗅覺似乎變得麻木,冬天究竟是什麼味道呢?火鍋的味道似乎不足以代表冬天,它太熱烈,跟辣蘿蔔相比,它算是外來戶。冬天的主角,似乎只能是辣蘿蔔。我這才發現,我避之不及的辣蘿蔔,卻一直都是我的心頭好。當超市柔和的燈光打在其他蔬菜身上時,辣蘿蔔卻被整袋堆放在牆角。因為廉價,也不得重視,一問價錢,三毛八,要的多的話,給算九分。九分錢一斤!縱使時光更迭,哪怕我從一個孩童成了一個家庭主婦,辣蘿蔔的身價依然沒有變,它好像只值這個價似的。當所有蔬菜都乾淨體面地站在購物架上時,它是超市裡唯一帶有泥土的蔬菜了。它似乎永遠不會體面地存在,那濡溼的泥土像是它相濡以沫的夥伴一般,永遠如影隨行。

如今我盯著這堆紫紅色的辣蘿蔔,像在跟一個多年的老友對話。怎麼醃製它卻讓我犯了難,當年母親醃製辣蘿蔔的片段已記不真切,我電話打過去,表明來意後,電話那頭的母親突然說了一句:“醃辣蘿蔔?嗐!醃它幹啥?”

那記憶中的辣蘿蔔鹹菜,或許真的將成我心中永恆的記憶了。

故鄉山川|賈碩專欄:辣蘿蔔鹹菜

故鄉山川|賈碩專欄:辣蘿蔔鹹菜

作者簡介:賈碩,一個從事教育工作的文學愛好者。常懷赤子之心,常有仁愛之念。塵世喧囂,瑣事蕪雜,卻自在心中修籬種菊,安享歲月靜好。願以筆為伴,以夢為馬,詩意棲居。

壹點號心夢文學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