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辣醬——陝西人的第二條命

山西有一個老鄰居——陝西,在這個城市,臊子面、油潑面、BiángBiáng面……各種麵食也是層出不窮,被玩出了各種花樣。

辣醬——陝西人的第二條命

面有個好伴侶——辣,亦是陝西人的心頭肉。

不同於四川重慶雲南等地區住民,他們嗜辣“得利於”南方氣候的溼熱,秋冬季變得寒冷乾燥的陝西,迫切需要暖意暖身子,這種基本條件,為陝西人的吃辣習慣提供了土壤。古時秦椒的食用歷史,更為陝西人的食辣習慣增添了歷史韻味。

辣醬——陝西人的第二條命

“端一碗撈麵喜氣洋洋,沒放辣子嘟嘟囔囔”,這一句話,就很好地囊括了陝西人嗜辣的本性。不論是撈麵,還是肉夾饃,只要是吃的,陝西人總能在其中找到辣的位置。

八寶辣子

八寶辣子又稱為什錦辣子、醬辣子,是陝西渭南地區的特色辣醬。

既然叫“八寶辣子”,那其中的配料一定十分豐富裡面有蓮藕、豌豆、萵筍、花生等配料,而且根據時令的不同,產出的八寶辣子還會有食材、色澤、風味上的變化。從竹筍到蒜薹、蓮藕到青豆,不同的辣子風味不同,但是美味是一定的。

辣醬——陝西人的第二條命

對於八寶辣子的製作,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獨家秘方,但有肥有瘦的豬肉、用芥菜疙瘩醃製的鹹菜以及秦椒辣椒麵,這些是不能改變的,這是八寶辣子的根本。

八寶辣子香辣可口開胃,是下飯的好手,有著“飯掃光”、“饃遭殃”的稱號。剛剛出鍋的饃,透著麥子麵粉獨有的香氣,再配上擁有獨特香辣氣味的八寶辣子。一口下去,軟軟的饃,用料豐富的辣子相互在嘴中交織,是最極致的體驗。

既然跟饃都這麼配,那陝西特產的鍋盔,又會怎麼樣呢?

鍋盔,是從秦代流傳下來的美食。在行軍時,將士們擔心吃飯被耽誤,就想著怎麼能快速地吃上東西,於是將麵糰放到頭盔裡面烤,烤熟後曬乾成餅,由於酥脆厚實,除了能吃,還能“防身”,所以得到“鍋盔”這個名字。

辣醬——陝西人的第二條命

外酥裡嫩的鍋盔,在中間切開一個口子,在裡面放滿風味十足的八寶辣子,一口下去,鍋盔堅韌的口感,辣子藉助面長久地回味於口腔,沒有比這更加極致的享受了。

面辣子

面辣子又名蒸辣子模糊、重花椒。從名字就可以知道,這種辣醬的主要原料就是麵糊、辣椒麵。在以前的時候,還會將吃剩的粉條、面、肉、豆腐等等一股腦都倒進去全部攪拌均勻,這樣又是一餐了。但是現在不會這樣了,現在面辣子會用上新鮮的豆腐、魷魚、肉類等等,高檔一些的甚至會用上海參、蝦等較為高檔的食材。

辣醬——陝西人的第二條命

面辣子對比起八寶辣子,比較稀,直接夾到肉夾饃或者鍋盔裡面分分鐘就融合進去了,一點不剩,就不太合適了。

面辣子的食用方法更像羊肉泡饃,配合饅頭和撕開的饃。將鬆軟的饅頭一點點撕開,放入面辣子中,充分吸收辣子中蘊含的滋味。但也要注意,不要浸泡太久了,否則饅頭和饃就軟了。

一口咬下充分吸收但有不浸泡太久面辣子的饅頭,饅頭本身的口感,再加上面辣子帶有的香辣味道以及其中食材含有的滋味,這時已是人生之巔。

辣醬——陝西人的第二條命

油潑辣子

大家可能都聽說“關中八怪”,其中的“辣子一道菜”,說的就是陝西人吃油潑辣子的習慣。

辣醬——陝西人的第二條命

油潑辣子食用的是陝西一直食用的特產秦椒。有的小夥伴就奇怪了:辣椒不是明朝後才傳進中國的嗎,怎麼陝西就有一直食用的秦椒呢?

其實,我們從國外引進的是茄科的辣椒,原產自美洲,辣而不麻。但是我們中國自古以來也是產“椒”的,只不過是花椒,味道麻辣,而秦椒就是花椒的一種。只是我們現在將秦椒和辣椒搞混了而已。

製作有油潑辣子的方法可以說是非常簡單:將秦椒放入熱鍋中翻炒出水分,並將香氣炒出,再將其剁碎成辣椒麵。在其中加入芝麻、鹽等調料進行調味。最後點睛之筆,是菜籽油。將菜籽油燒熱,其中的油溫很關鍵,不夠熱辣椒的味道出不來,太熱了則會破壞辣椒的香氣,所以八成左右的油溫時,就要將油倒入,這對掌勺人可是個不小的考驗。就這樣,一份油潑辣子就算完成了。

辣醬——陝西人的第二條命

油潑辣子,可以說是陝西辣醬中的傳奇選手了。它無論是夾到饃中,還是用來拌麵,或者直接蘸著東西吃,都是絕配。

其實,各式各樣的傳奇辣醬還有很多,以後再帶大家一一認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