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計算機病毒事例我們來數一數

1.Elk Cloner(1982年)

它被看作攻擊個人計算機的第一款全球病毒,也是所有令人頭痛的安全問題先驅者。它透過蘋果Apple II軟盤進行傳播。這個病毒被放在一個遊戲磁碟上,可以被使用49次。在第50次使用的時候,它並不運行遊戲,取而代之的是開啟一個空白螢幕,並顯示一首短詩。

計算機病毒事例我們來數一數

2.Brain(1986年)

Brain是第一款攻擊執行微軟的受歡迎的作業系統DOS的病毒,可以感染360K軟盤的病毒,該病毒會填充滿軟盤上未用的空間,而導致它不能再被使用。

3.Morris(1988年)

Morris該病毒程式利用了系統存在的弱點進行入侵,Morris設計的最初的目的並不是搞破壞,而是用來測量網路的大小。但是,由於程式的迴圈沒有處理好,計算機會不停地執行、複製Morris,最終導致宕機。

4.CIH(1998年)

CIH病毒是迄今為止破壞性最嚴重的病毒,也是世界上首例破壞硬體的病毒。它發作時不僅破壞硬碟的引導區和分割槽表,而且破壞計算機系統BIOS,導致主機板損壞。 此病毒是由臺灣大學生陳盈豪研製的,據說他研製此病毒的目的是紀念1986年的災難或是讓反病毒軟體難堪。

5.Melissa(1999年)

Melissa是最早透過電子郵件傳播的病毒之一,當用戶開啟一封電子郵件的附件,病毒會自動傳送到使用者通訊簿中的前50個地址,因此這個病毒在數小時之內傳遍全球。

6.Love bug(2000年)

Love bug也透過電子郵件附近傳播,它利用了人類的本性,把自己偽裝成一封求愛信來欺騙收件人開啟。這個病毒以其傳播速度和範圍讓安全專家吃驚。在數小時之內,這個小小的計算機程式征服了全世界範圍之內的計算機系統。

7.“紅色程式碼”(2001年)

被認為是史上最昂貴的計算機病毒之一,這個自我複製的惡意程式碼“紅色程式碼”利用了微軟IIS伺服器中的一個漏洞。該蠕蟲病毒具有一個更惡毒的版本,被稱作紅色程式碼II。這兩個病毒都除了可以對網站進行修改外,被感染的系統性能還會嚴重下降。

8.“Nimda”(2001年)

尼姆達(Nimda)是歷史上傳播速度最快的病毒之一,在上線之後的22分鐘之後就成為傳播最廣的病毒。

9.“衝擊波”(2003年)

衝擊波病毒的英文名稱是Blaster,還被叫做Lovsan或Lovesan,它利用了微軟軟體中的一個缺陷,對系統埠進行瘋狂攻擊,可以導致系統崩潰。

10.“震盪波”(2004年)

震盪波是又一個利用Windows缺陷的蠕蟲病毒,震盪波可以導致計算機崩潰並不斷重啟。

11.“熊貓燒香”(2007年)

熊貓燒香會使所有程式圖示變成熊貓燒香,並使它們不能應用。

計算機病毒事例我們來數一數

12.“掃蕩波”(2008年)

同衝擊波和震盪波一樣,也是個利用漏洞從網路入侵的程式。而且正好在黑屏事件,大批使用者關閉自動更新以後,這更加劇了這個病毒的蔓延。這個病毒可以導致被攻擊者的機器被完全控制。

13.“Conficker”(2008年)

Conficker。C病毒原來要在2009年3月進行大量傳播,然後在4月1日實施全球性攻擊,引起全球性災難。不過,這種病毒實際上沒有造成什麼破壞。

14.“木馬下載器”(2009年)

本年度的新病毒,中毒後會產生1000~2000不等的木馬病毒,導致系統崩潰,短短3天變成360安全衛士首殺榜前3名(現在位居榜首)

計算機病毒事例我們來數一數

15。“鬼影病毒”(2010年)

該病毒成功執行後,在程序中、系統啟動載入項裡找不到任何異常,同時即使格式化重灌系統,也無法將徹底清除該病毒。猶如“鬼影”一般“陰魂不散”,所以稱為“鬼影”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