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呼和浩特傳統燒麥的“華麗轉身”

推開德興源燒麥館的店門,屋內的熱氣衝散了渾身的寒氣,呼和浩特市民陳先生迫不及待地點了一兩燒麥和一壺磚茶,然後坐到早已等在店內的老街坊旁邊聊起天來。等燒麥一上桌,他趕緊夾幾個下肚,露出滿足的笑容。“等了好幾天,終於吃到了。”

2月1日是中國農曆的正月初五,民間傳統認為這一天是財神的生日。春節期間休市的大小商鋪為了討個好彩頭,多會在這一天開門營業。位於呼和浩特市玉泉區的百年燒麥老店德興源,也選擇在這一天開門營業。一大早,許多老顧客便聚到了店裡。

燒麥是內蒙古的傳統美食,在元朝時就已出現,後來流傳至京津地區,明清時期傳至江浙兩廣。在不斷流傳的過程中,燒麥的餡料不斷豐富,製作手藝也不斷變化。然而在內蒙古,燒麥還保留著其原汁原味的狀態。

王智是德興源燒麥的第六代傳人,這家肇興於晚清時期的燒麥館,百年來一直保持傳統的燒麥製作工藝。“我們的燒麥選料很嚴格,用的肉是蘇尼特右旗羔羊的後腿肉,每隻羔羊只能取肉4至5斤,蔥是山東大蔥,油是本地產的胡麻油,麵皮用巴彥淖爾的雪花粉製成。只有選好料,燒麥才不會變味。”王智說。

燒麥製作的關鍵是餡料的製作,王智每天早晨四點半準時起床開始制餡,一年只有農曆除夕至正月初四休息五天。德興源每天售出約500籠燒麥,餡料全部出自王智之手,他一直堅持著“我的燒麥出自我的手,我不滿意不會端上桌”的信念。

傳承製餡手藝的,不只有王智,還有他的兒子。王智上大學的兒子,每到寒暑假就會回家幫父母一起製作燒麥。正是由於這種對燒麥製作傳統的守護,德興源燒麥被列為內蒙古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王智也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百年燒麥館在不斷的傳承中見證了時代的變遷。德興源最初名叫晉三元,是專賣糕點的小鋪子。1931年改名為德順源,變成一個賣糕點和茶水的茶館。當時,走西口的商幫在呼和浩特歇腳,來茶館喝碗茶,有時候肚子餓了,想吃點東西,茶館不似飯館能夠開火炒菜,便提供清蒸燒麥,燒麥量大管飽,正所謂“二兩燒麥憋死漢”。新中國成立後,德順源又改名為德興源,取“振興中華”之意。

新中國成立初期,純羊肉的燒麥還屬於奢侈品,人們逢年過節或者來了親戚才捨得吃上一頓。而現在,燒麥早成了尋常百姓家的早點。“對我們來說,一個禮拜不吃次燒麥,總覺得少點什麼。”燒麥館老顧客陳先生說。

如今,燒麥也成了呼和浩特的文化名片。到當地旅遊的遊客總會慕名品嚐一下燒麥,德興源便是最熱門的去處。而從德興源向東1。3公里,還有一條“燒麥第一街”,全長1100米的街道兩邊,彙集了近20家燒麥館。

從奢侈品到日常早點,再到旅遊熱點,呼和浩特的燒麥經過了兩次“華麗轉身”。在新的一年,王智希望能對燒麥進行創新,“根據顧客需求研發新式餡料,在保留傳統的基礎上,開闢新領域,將燒麥推向更多的海內外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