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小小的高麗,居然敢叫板契丹,結局就像過山車

【本文由

賨人客

大家仔細觀察

高麗

這個歷史政權,你會覺得很有意思,為什麼呢?

它從公元918年建國,到1392年滅國,中途歷經了中國的

五代、遼、金、宋、元、明

幾個朝代。在眾多的紛爭面前,它竟然屹立不倒,存活了400多年,真是不得不佩服他們出色的生存能力。

今天,筆俠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高麗和

契丹

的關係糾葛。看了這個,你會深切地體會到小強的生存之道。

小小的高麗,居然敢叫板契丹,結局就像過山車

高麗建國時間和契丹極其接近,契丹是公元916年,只比高麗早2年,按理說,高麗不應該懼怕這樣的政權。

但問題是:當時的中原大地上戰火紛飛,高麗找不到像

大唐

那樣的大樹可以依靠,對於契丹這樣強悍的鄰居,出於自保,它只好暫時向契丹服軟。

契丹當時正忙於縱橫大漠、攻打

渤海國

、南向經略中原,哪有心思搭理高麗這樣的偏遠小國,就順水推舟地接受了高麗的示好,兩家和平相處。

可高麗太祖

王建

這人非常有野心,他不甘偌大一個渤海國被契丹獨吞,就千方百計在背地裡使壞,收納從渤海國逃過來的難民,併為渤海貴族提供避難場所。這讓契丹大為光火,但考慮到戰略重心在中原,契丹忍了。

剛好契丹經歷了太祖

阿保機

的逝世,內部一片混亂,再加上

石敬瑭

割讓“燕雲十六州”等一系列事件,讓契丹徹底陷入了中原的混戰中,更無暇顧及高麗,高麗由是越發膽兒肥,明目張膽地爭奪起渤海故地(女真的始祖

完顏函普

就是從這裡發源的)來。

大宋

建立後,高麗一下子信心倍增,馬上向宋投懷送抱,傍住這棵大樹。

小小的高麗,居然敢叫板契丹,結局就像過山車

宋太宗

“雍熙北伐”,約定高麗從東面向

(契丹已改名)發難。高麗口頭上答應得爽快,就是遲遲不動手,實則是在觀望。這就像當年

蜀漢

約期攻

一樣,都想對方多使點兒力,自己好撿便宜,結果最後遭殃的是大家。

雍熙北伐

失敗後,遼騰出手來,就開始找高麗算賬了,這就是

第一次遼、高麗戰爭

結局不用說,遼軍一到,高麗一下子就軟了,最後落得個稱臣求和,還發誓和宋斷絕關係。鑑於高麗這麼聽話,遼還把部分渤海故地賜給了高麗,直到現在(屬朝鮮)。

這就是小強的生存之道,實際上,高麗背地裡還是和宋保持著聯絡。

遼轉身回來和宋繼續開戰,結果打得雙方精疲力盡,最後簽訂了百年好合——

《澶淵之盟》

。宋、遼無事,高麗就要倒黴了。

沒幾年,高麗發生兵變,遼趁機兵發高麗,這就是

第二次遼、高麗戰爭

遼軍40萬,高麗軍30萬,遼軍長途奔襲,直接攻佔了高麗都城開京(今朝鮮開城),高麗王出逃。

小小的高麗,居然敢叫板契丹,結局就像過山車

眼看高麗就要遭殃,關鍵時刻,遼軍大意,被高麗軍偷襲,加上戰線拉得太長,最後被迫退軍,高麗算是逃過一劫。

但遼並未就此罷休,而是在邊境大力加強戰略儲備,以期捲土重來。

高麗被遼的積極態勢嚇到了,不斷派出使者修復雙邊關係。遼也聰明,要求高麗王親自到遼朝見。高麗王哪敢啊?於是,雙方不歡而散,最後,遼以索還渤海故地為由再次向高麗動武。這就是

第三次遼、高麗戰爭

和往常一樣,遼軍初期總能勢如破竹,打得高麗四處亂竄,但戰爭一陷入僵持階段,遼軍就開始犯渾了,到最後被高麗軍反攻倒算,打得狼狽回師。不得不說,高麗的頑強才是他們生存的關鍵,渾水摸魚只不過是形勢所迫罷了。

事情還沒完,遼不甘心失敗,準備整軍再戰。高麗的心情就像過山車一樣,打了勝仗還沒來得及慶祝,就不得不考慮下一步該怎麼走了。

高麗也有自知之明,見好就收,打贏了也低著頭向遼稱臣納貢求和。遼權衡利弊,加上伸手不打笑臉人,高麗再次躲過一劫。

怎麼樣?高麗和遼故事還精彩吧?還沒完,還有金和蒙古。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

《賨人客》

,號

蜀山筆俠

,一個

文章會“說話”

的歷史作者,專注於不同角度看歷史,探索不一樣的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