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清朝的宗人府有何作用?為何皇室貴族都怕被傳喚到宗人府去呢?

所謂宗人府顧名思義就是管理宗人的單位機構,那麼什麼叫作宗人?宗人就是皇室宗親,因此來說清朝的宗人府職能就是管理愛新覺羅氏皇室宗親的單位機構。

清朝的宗人府有何作用?為何皇室貴族都怕被傳喚到宗人府去呢?

清朝以清太祖努爾哈赤的老爹塔克世為分界線,塔克世的後人這一系都屬於皇室嫡系子孫,塔克世平輩或者長輩的後人都屬於皇室旁支。皇室嫡系稱之為宗室,腰間繫黃帶子,因此俗稱黃帶子;皇室旁支稱之為覺羅,腰間繫紅帶子,因此俗稱紅帶子。不管是黃帶子宗室還是紅帶子覺羅,都算是皇室宗親也就是宗人。

清朝自順治入關之後就承襲了明朝的宗人府制度,用宗人府來管理龐大的皇室成員群體,皇室成員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群體,以順治入關時期為主,順治的九族之內同姓親屬都屬於皇室宗親,而且這還要考慮到日後這些皇室宗親的繁衍,雖然順治入關時愛新覺羅氏宗親未必會有多少,但是繁衍幾代下去,那可就是非常大的體量了,因此順治效仿明朝設立了宗人府來管理愛新覺羅氏宗親。

清朝的宗人府有何作用?為何皇室貴族都怕被傳喚到宗人府去呢?

除了記載皇室宗親的婚喪嫁娶的人生大事之外,宗人府還要負責興辦覺羅宗學,也就是專門供清朝皇室子弟上學的學校,皇帝的子嗣都統一在紫禁城的上書房讀書學習,上書房就相當於皇帝家族的學校,那皇帝重視子嗣教育,也不能不讓宗室皇親沒有教育啊,因此宗人府就要負責興辦覺羅宗學,免費供皇室宗親子弟學習。

既然提供學習,那宗人府也會有考試,這個考試是專門針對皇室宗親的考試。因為清朝爵位承襲制度是降級承襲,也就是老爹如果是親王,那將來他兒子就得承襲郡王爵位,每傳一代就得降一級承襲爵位,而且承襲爵位的大多是嫡子,也就是原配妻子生的孩子,小妾所生的庶出兒子是沒資格承襲爵位,除非嫡妻不能生育,則由庶長子承襲爵位,所以那小妾生的和嫡長子之外的其他兒子怎麼承襲爵位呢,那就得透過宗人府的考試才能承襲爵位了。

清朝的宗人府有何作用?為何皇室貴族都怕被傳喚到宗人府去呢?

考封是清朝對於皇室宗親特有的一種封爵制度,它是有一定的基準值,比如親王嫡妻所生的幼子,按照考封規矩透過考試可以封不入八分輔國公,側福晉所生的兒子透過考試可以獲封二等鎮國將軍,其他妾侍所生的兒子透過考封可以獲封三等輔國將軍。因此還得看父親的爵位,才能決定兒子透過考試獲封和等爵位。

宗人府對於考封的考試專案只有三項,分別是滿漢文翻譯水平、騎馬射箭和步行射箭,想獲封爵位,必須三項考試全考優才能順利獲封對應爵位,如果兩優一平,就降一等封爵;如果一優二平或二優一劣,就降二等封爵;如果是一優一平一劣,這就降三等封爵;一優兩劣、兩平一劣、一平兩劣及全劣者,那就不用想著要封爵了,直接停封變成閒散宗室了。

清朝的宗人府有何作用?為何皇室貴族都怕被傳喚到宗人府去呢?

這是對於皇室宗親的教育方面,除了教育方面,宗人府還要負責皇室宗親的生活保障,由於有考封制度的篩選,很多皇室宗親考不及格,得不到封爵就變成了閒散宗室,在乾隆之前,閒散宗室是沒有朝服和生活保障的。

乾隆後來發現這些閒散宗室得不到封爵,還不事生產工作,很多人生活極其艱難,甚至不如一般富裕點的平民百姓,因此乾隆認為這些閒散宗室丟了皇家的顏面,於是乾隆下旨,賜予閒散宗室每人一套從四品武官的朝服,並且每年給他們發放一筆養贍銀,以保障他們的生活。

按照乾隆定下的規矩,這養贍銀也是分為嫡系皇室宗親和旁系覺羅宗親發放,嫡系皇室宗親每年可以從宗人府領取36兩銀子和42斛米,旁系覺羅宗親每年可以從宗人府領取24兩銀子和21斛米。

清朝的宗人府有何作用?為何皇室貴族都怕被傳喚到宗人府去呢?

按照晚清時期京城一家五口的每年生活費用大概在30兩銀子左右,按照乾隆制定的養贍銀,這筆錢在當時真可以算是“低保”了,當然閒散宗室不必在京城居住,如果他們選擇在京郊附近居住,生活消費肯定是要比京城低得多,那這筆錢足夠他們富裕的生活了。

不過隨著後來晚清時期清朝各種割地賠款,國家財政十分吃緊,宗人府幹脆就不再發放這筆養贍銀,這也導致晚清時期不少皇室宗親生活十分窘迫,以變賣祖產為生。

除了這些,宗人府還負責接受皇室宗親的訴求,比如皇室宗親生活窘迫,想請求皇帝幫助一下自己,打報告向皇帝反饋自己的訴求就需要宗人府來處理,還比如有些皇室宗親自認為能力不錯,想向皇帝毛遂自薦,這也需要由宗人府把他的訴求轉達給皇帝。

清朝的宗人府有何作用?為何皇室貴族都怕被傳喚到宗人府去呢?

這麼一看宗人府好像是專門給皇室宗親發放福利的地方,那為何在清朝很多皇室貴族一說起宗人府就談之色變呢?

上面只說了宗人府為皇室宗親發放福利的好處,既然有福利自然也要有懲罰,處罰皇室宗親也是宗人府的職能之一。

都說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實際上這不過是封建統治者打出來的口號,忽悠老百姓的而已。在清朝皇室宗親們如果觸犯了律法,執法機構接受審理之後,最終處罰權會移交給宗人府,由宗人府對執法機構的執行文書籤字蓋章,這才算審判生效,如果宗人府認為執法機構執法有異議,可以拒絕簽字蓋章,發回讓執法機構重審,所以到最後犯法的皇室成員大多都會被從輕處罰。

清朝的宗人府有何作用?為何皇室貴族都怕被傳喚到宗人府去呢?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嘉慶時期的敏學案,愛新覺羅·敏學是黃帶子身份,夏天某日他在街上赤膊出行,腰間沒有繫上表明皇室身份的黃帶子,在街上與一小販起了爭執,將其毆打,後來負責京城治安的步軍統領衙門計程車兵到了,也被敏學帶著手下家僕一頓暴打,敏學更是直接打到了步軍統領衙門,把治安士兵的值班室都給砸了。

於是這件事就鬧到了刑部,到了刑部之後,敏學亮出了皇室身份,因此刑部又把這個案子轉交到宗人府手上,當時宗人府的最高長官宗令是嘉慶的八哥儀親王永璇,宗人府在處理皇室宗親犯法的事情上向來是和稀泥,本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態度,永璇這個人又是出了名的不愛擔責任,於是他始終都沒有對這件事表態,只讓刑部看著辦。

於是當時的刑部尚書秦承恩認為永璇沒有表態,這意思就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想把敏學從輕處理完事,按照敏學的犯法罪行他當時應該被判杖刑一百,流放三年,秦承恩卻將他從輕處罰,只判了杖刑二十五,宗人府圈禁九個月,罰一年俸祿。

這件事後來被嘉慶所知道,嘉慶當場大怒,嘉慶當時已經認識到皇室宗親越發墮落,他正好想以敏學樹立典型,並且還能給老百姓們一個交代,於是嘉慶嚴厲申斥了永璇和秦承恩,永璇被罰俸三年,秦承恩被降職,嘉慶從嚴懲處了犯法的敏學,將其在宮門外重責四十大板,終身流放邊疆,永遠不許回京。

清朝的宗人府有何作用?為何皇室貴族都怕被傳喚到宗人府去呢?

透過敏學的案例就能看出來,在不鬧出人命的情況下,如果不是皇帝干預,宗人府通常都會袒護犯法的皇室成員,儘量讓他們以罰款來代替處罰,犯了法的皇室宗親只要交一筆罰款,就基本沒事了,罪名嚴重一些的也頂多是圈禁在宗人府一段時間。

再嚴重的就是降級身份等級,皇室宗親除了上面說的黃帶子和紅帶子身份,還有紫帶子身份,也就是指被革除了宗籍身份。黃帶子身份的皇親可以降級為紅帶子,那紅帶子身份的皇親怎麼降級,那就降級成紫帶子身份,而紫帶子大多是指被革除宗籍身份後被重新收錄的人。

由於在順治時期有規定,愛新覺羅氏同姓不婚,即便一些皇室成員被革除了宗籍身份,他們的資訊也要被收錄在《玉牒》之中,雖然他們被革除了宗籍身份,但他們畢竟還是愛新覺羅氏的血脈,因此《玉牒》中要詳細記錄他們因為何事所革除宗籍,就是為了防止同姓通婚。

清朝的宗人府有何作用?為何皇室貴族都怕被傳喚到宗人府去呢?

能獲得被革除宗籍這種嚴厲懲罰的基本都是觸怒了皇帝,而且被宗人府主動傳喚的皇室宗親那基本都意味著他們肯定是觸怒皇帝,要被皇帝收拾了。

清朝歷史上最有名的宗人府懲罰皇室成員案例就屬雍正時期,雍正的政敵弟弟康熙第八子胤禩被折磨死在了宗人府之中。

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初五,雍正對外公佈了八弟廉親王胤禩40條大罪,下旨褫奪了胤禩爵位,革除胤禩黃帶子身份,削除胤禩宗籍身份,這裡要知道胤禩是直接被革除了黃帶子身份,也代表著他連成為紫帶子身份都沒有了,雍正還將胤禩改惡名為“阿其那”。

清朝的宗人府有何作用?為何皇室貴族都怕被傳喚到宗人府去呢?

像胤禩這種情況就等於他這一支的後代宗籍身份都被從《玉牒》中剔除了,但是胤禩的這一支的情況還會被宗人府詳細記錄在案,子女身份資料都會被宗人府留存,就是為了防止同姓血脈通婚。

胤禩後來也被囚禁於宗人府之中,雍正特意為胤禩打造了單間,加高了單間院牆,並且雍正不準命人服侍胤禩,在胤禩生病時也不讓請醫生和開藥,只給胤禩提供粗糙飲食,在這種情況下,胤禩只被囚禁了半年多點就被折磨得咳血而死。

而胤禩也不是無緣無故就被雍正定罪,檢舉彈劾胤禩的正是當時的宗人府最高長官宗令康熙第十六子莊親王胤祿。

清朝的宗人府有何作用?為何皇室貴族都怕被傳喚到宗人府去呢?

胤祿算是雍正比較倚重和信任的弟弟之一,他在雍正繼位後擔任了宗人府的長官宗令,他也由此變成了雍正手中的一把槍,專門負責彈劾當初與雍正爭奪皇位的那些兄弟。他在領會了雍正意圖之後,就立刻彈劾了胤禩,而雍正也藉著胤祿的彈劾,對胤禩展開調查,並大肆放大胤禩的失誤,最終將胤禩削除了宗籍身份囚禁而死。

胤祿除了利用宗人府幫助雍正彈劾過胤禩,還彈劾過參與爭奪皇位的康熙第三子誠親王胤祉,也導致後來胤祉被囚禁抑鬱而亡。可見宗人府對皇室宗親有監管和彈劾的權力。

也正是自雍正利用宗人府大肆打擊迫害與自己爭位的兄弟們之後,此後清朝的皇室貴族只要一提起宗人府那就是談之色變,因為自雍正之後,宗人府給了這些皇室貴族蒙了一層陰影,所以談之色變。

清朝的宗人府有何作用?為何皇室貴族都怕被傳喚到宗人府去呢?

說到宗人府的長官宗令,再說一說宗人府的官職架構,宗人府的最高負責人就是宗令,這一職務是有爵位要求的,必須得是由親王或者郡王這個級別的人才能出任,宗令之下是左右宗正,這兩個職位必須是由貝勒或貝子這個級別爵位的人才能出任,宗正之下是左右宗人,最初的時候這兩個職位也必須是由鎮國公或者輔國公這樣皇室爵位的人出任,後來改為只要是皇室成員即可,不限爵位。

宗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屬於宗人府最高的三級長官,都必須得是由皇室成員且還得有獲封爵位的人出任,就比如胤祿是康熙的第十六子,標準的嫡系皇室成員,他被康熙過繼給堂伯父莊親王博果鐸,繼承了莊親王爵位,雍正繼位後又十分倚重他,所以他才能出任宗人府最高長官宗令一職。

在宗令、宗正、宗人三級官職之下是侍郎、郎中、員外郎、主事、經歷、筆帖式各級官職,基本架構和六部的職能架構差不多,只是宗人府的侍郎要比六部侍郎低一級,六部侍郎都是正二品官級,而宗人府的侍郎則是正三品官級,這也代表了宗人府整體地位比國家行政機構六部略低一些。

清朝的宗人府有何作用?為何皇室貴族都怕被傳喚到宗人府去呢?

不過自雍正利用宗人府打擊迫害了當初與自己爭位的這些兄弟們之後,雖然宗人府按照職能性質和地位來說比六部和都察院、大理寺等這類國家行政執法機構略低一些,但是雍正之後的這些皇子王爺等皇室貴族可能對真正的國家執法監督機構都察院、大理寺不買賬,不過說起宗人府卻絕對會為之色變,這就因為這些皇室貴族只要是被宗人府主動傳喚的,那不用想,準是皇帝想收拾你了,皇帝遠比國家的執法監督機構對這些皇室貴族威懾大得多,所以這些皇室貴族寧死都不想被宗人府主動傳喚。

寫在最後

其實宗人府的職能是對皇室成員的管束機構,它既有為皇室成員發放福利和服務的職能,也有懲罰犯錯和犯法的皇室成員職能,所以皇室貴族談起宗人府都會為之色變,如果是宗人府主動傳喚,那更是寧死不去了,十之八九就是皇帝想親自懲罰自己了。

試想一下皇室貴族平時再驕橫,歸根到底還是靠了皇帝這棵大樹庇廕,如果皇帝真要想收拾你,像嘉慶拿敏學那樣樹立典型,亦或者像雍正收拾胤禩那樣,那這些皇室貴族能不害怕嗎?

小島知風拙見

歡迎四海八方的朋友關注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