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決定明朝歷史的一戰:60萬VS10萬,朱棣笑到最後,朱允炆欲哭無淚

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李景隆的50萬人馬在北平城下遭遇慘敗,不得不退守德州。指望著李景隆打勝仗,自己好加官進爵的奸臣黃子澄後悔不已,為了不負有連帶責任,他竟然向朱允炆隱瞞了前線失利的訊息,然後派出兩位洪武朝老臣郭英和吳傑前去輔佐李景隆。

不久之後,李景隆在德州和郭英、吳傑會師,重新整兵之後,依然坐擁60萬大軍。但是朱棣聽說明軍統帥還是李景隆時,臉上露出了不屑的笑容,兩人還是少年的時候,就多次有過見面,他很清楚李景隆就是個花花公子,再加上初次交鋒大獲全勝,朱棣打心眼裡瞧不上李景隆。

決定明朝歷史的一戰:60萬VS10萬,朱棣笑到最後,朱允炆欲哭無淚

於是,朱棣領著剛剛收編的朵顏三衛和明朝殘兵,繼續向南進發,在白溝河一帶和明軍開戰。一開始打得很順利,但是朱棣突然看到有一支明軍打出的旗號是“平安”,縱觀大明王朝的歷史,名字叫平安的將軍只有一個,朱棣頓時感到心驚膽戰。

平安是朱元璋的養子,早年曾經跟隨朱棣北征蒙古,對燕軍的戰法十分熟悉,而且為人勇猛,在戰場上不怕死,這樣一個人出現在敵對陣營中,對朱棣是巨大的威脅。朱棣立即傳令下去,不要管其他人,先想辦法砍了平安再說。

得到朱棣的命令後,燕軍將領奮勇衝鋒,瘋狂地湧向平安。不過就在此時,突然地動山搖,原來平安故意出現在朱棣眼前,引誘他進入埋伏圈,郭英早就派人在這裡埋下了無數“地雷”,每走一步都有可能引發爆炸,再加上當時是夜晚,燕軍傷亡慘重。

決定明朝歷史的一戰:60萬VS10萬,朱棣笑到最後,朱允炆欲哭無淚

第二天早上,朱棣帶著滿腔怒火再次出陣,李景隆同樣對朱棣恨之入骨,雙方進行了一場大規模正面廝殺。兩軍交鋒後,平安帶著所部人馬快速繞到燕軍後方,導致燕軍陣腳大亂。朱棣命令大將邱福全力攻擊李景隆的中軍,但是對方人馬眾多,攻勢很快就被化解。

無奈之下,朱棣只能自己上,他利用自己多年在漠北作戰的經驗,親自率領精銳騎兵突襲明軍側翼。平安一眼就看出了朱棣的意圖,派人報告給李景隆,讓他將重兵佈置在側翼,死死咬住了朱棣親自率領的精銳部隊。

這時的燕軍腹背受敵,側翼被拖住,朱棣陷入重兵包圍,他只能下馬搏殺,手提利刃和對方血拼,一直殺到昏天黑地,才勉強突出重圍。但朱棣還沒有來得及休息,平安就帶著大軍趕到,李景隆趁勢振臂一呼,指揮全軍衝向朱棣所在的地點。

明軍人多勢眾,只要再次被包圍,朱棣必死無疑,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他做出了大膽的決定。只見朱棣登上一處高點,拿起手中的馬鞭,做出一副調兵遣將的模樣,這顯然是故意演戲給李景隆看。但讓人意外的是,李景隆竟然相信了,立即下令全軍撤退。

決定明朝歷史的一戰:60萬VS10萬,朱棣笑到最後,朱允炆欲哭無淚

李景隆的昏庸無能,再次給了朱棣起死回生的機會,雖然場面不好看,但他總算撿回一條命。朱棣好不容易謝了一會兒,卻發現又有一支部隊衝殺過來,看旗號得知是大將瞿能,此人在攻打北平的時候奮勇當先,已經攻破張掖門,如果不是李景隆嫉賢妒能,北平城已經失陷,他要把怨恨全都發洩在朱棣身上,說什麼也要消滅燕軍。

如果換成普通人,早就被這場面嚇傻了,也沒有精力再次發起抵抗。但朱棣畢竟是身經百戰的名將,他鼓舞麾下將士,事情已經到了沒有退路的時刻,眼前的選擇只有奮勇衝殺,與其束手就擒,不如拼死一戰。

此時發生了一件史學家也說不清的奇怪現象,朱棣準備和瞿能決一死戰,甚至做好了犧牲的準備,戰場上卻突然颳起大風(也有說是沙塵暴),吹斷了李景隆的軍旗,朱棣趁勢點火,藉助風向來了一場火燒連營,李景隆的幾十萬大軍頃刻間潰散,瞿能父子寧死不降,李景隆和郭英、平安等人被迫南逃。

白溝河之戰,朱棣共有10多萬人馬,明軍多達60萬,結果卻是明軍慘敗,再也沒辦法發動大規模戰爭,勝利的天平已經開始傾向於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