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劉邦雖知曉呂雉的野心,但仍選擇留下她,只因為這是最好的選擇

縱觀歷史,由草根之身蛻變為九五至尊的角色少之又少,作為開創先河的人物,劉邦絕對是不容忽視的狠角色,僅用七年光景就由泗水亭長一躍成為九五至尊,可即便他再如何強橫,身後事的安排終究還是成了他的敗筆,作為中國封建歷史中第一位臨朝親政的女性,呂雉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劉邦必然會因此備受質疑,但仔細剖析一下,這件事都是劉邦的算計,也是他不得已而為之。

劉邦雖知曉呂雉的野心,但仍選擇留下她,只因為這是最好的選擇

早在劉邦在打江山階段,呂雉就是劉邦身邊不可或缺的賢內助,大漢江山的建立雖是劉邦與其麾下人傑們的貢獻,但呂雉在這過程中還是做出了不少貢獻的,故而當時有“高帝與呂后共定天下”的說法,即便劉邦逐鹿天下成功,朝堂之上的穩定其實也離不開呂雉的強勢干政。

韓信、彭越、英布無不是一代名將,他們都曾為漢朝江山拋頭顱,灑熱血,但最終卻落在一個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雖說三人中英布是真的想謀反,但另外兩位純屬是殃及池魚。

劉邦雖知曉呂雉的野心,但仍選擇留下她,只因為這是最好的選擇

很顯然,掃除這三位名將徹底暴露出了呂雉的狠辣,在劉邦活著的時候,呂雉就能肆意屠戮功臣,劉邦死後獨斷朝綱絕對也是一個必然的結果,那劉邦為什麼沒有以絕後患呢?

縱觀二人的發跡史,人們不難發現呂雉是劉邦髮妻,陪他從微末之中崛起,二人彼此都是對方的依靠,前期兩人夫妻情深,這是肯定的。

劉邦雖知曉呂雉的野心,但仍選擇留下她,只因為這是最好的選擇

早期,劉邦因為需要呂雉的輔佐,所以給予了她莫大的權利,但劉邦卻錯誤估計了呂雉的野心,他所給予的權力使得呂雉在朝中籠絡了一票忠實的黨羽,就連張良這些重臣都站在她的陣營中,劉邦想對她下手,朝中必然會有強烈的反彈,成本之大不容忽視。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作為一名多疑的布衣皇帝,以劉邦的性格,他對呂雉的夫妻情分絕對不會多深,自然也不會有什麼投鼠忌器的想法。

劉邦雖知曉呂雉的野心,但仍選擇留下她,只因為這是最好的選擇

他不對呂雉痛下殺手並不是他自己不想做,而是他主動選擇如此,要知道劉邦比呂雉大15歲,年齡差使得劉邦晚年所面臨的局面極為尷尬,太子年紀太過幼小,無力執掌大權,日後朝政大權必然會旁落,要麼是呂雉拿到,要麼是被功臣們拿到,他在位期間可以平衡兩者,但借他人之手治理國家,終究還是要做出選擇。

如果要在這二選一的選擇題中選擇一個最有利的選項,選呂雉無疑是最佳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後宮干政與外戚專權總比江山易主要好些,起碼大漢王朝這份偌大的基業依舊還是劉家的天下,歸根結底,劉邦沒對呂雉痛下殺手,只不過是利益使然罷了!

劉邦雖知曉呂雉的野心,但仍選擇留下她,只因為這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作為歷史上第一位以女子之身親政的狠角色,呂雉在劉邦離世後雖然手段酷烈,總是在朝中大肆殺戮,但不能否定的是呂雉極具政治才能,偌大的漢室江山在她的手中更壯大了幾分,待其暮年,漢室江山在陳平和周勃等人的努力下重新回到了漢室子孫的手中。

在筆者看來,劉邦之所以在最後留下呂雉並非是他的疏漏,作為一位有著大智慧的帝王,他自然知曉自己死後,野心極大的呂雉必然會對漢室江山虎視眈眈。

劉邦雖知曉呂雉的野心,但仍選擇留下她,只因為這是最好的選擇

但考慮到他的年歲已高,留下呂雉才是最佳的選擇,如果貿然的對呂雉痛下殺手,只會消耗漢室江山的有生力量,要知道當時的封建禮法始終都站在劉邦後代身後,呂雉就算上位也是名不正言不順,他不用擔心自己的江山最終會成為別人的私有物,兩者相較取其輕的考量下,劉邦自然會選擇留下呂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