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長平之戰後的趙國如何在短時間內恢復國力 損失40多萬大軍後還能打敗燕國

長平之戰是秦國和趙國對賭國運之戰,最後結局十分慘烈,趙國45萬大軍被全殲,秦國也戰死30萬左右的兵力。趙國此役失敗,也預示著此後再也沒有諸侯國能和秦國抗爭。不過趙國就算損失了45萬大軍,但卻在短時間內恢復部分國力,秦國想趁勢滅掉趙國,但最後還是失敗。趙國還順便擊敗

燕國

,趙國此前幾乎出動了全部兵力,他為什麼還能在短時間內集結一股新的戰力呢?

長平之戰後的趙國如何在短時間內恢復國力 損失40多萬大軍後還能打敗燕國

公元前260年,中國土地上爆發了當時最大的戰役,就是我們熟知的長平之戰。這場戰役交戰雙方都是把所有家底都拿出來了。最終的結果是秦國勝利,趙國45萬軍隊

全軍覆沒

。趙國輸得非常慘,國力大減。這時候大家對趙國有一個印象,就是趙國非常的虛弱。只要再有人來攻打,趙國就會亡國。

事實並不是這樣,趙國在長平之戰之後還在邯鄲打敗了秦國,成功守住了邯鄲。而且在

廉頗

的帶領下,趙國還打敗了燕國。燕國最後被迫割地求和。外人看來,好像長平之戰對趙國沒有任何影響。那麼,趙國是憑藉著什麼在短時間內迅速恢復國力的呢?

長平之戰後的趙國如何在短時間內恢復國力 損失40多萬大軍後還能打敗燕國

首先就是趙國的政治中心比較多。當時的趙國有三個政治中心,這一點和其他國家不一樣。趙國就是因為這樣才迅速恢復國力的。趙國當時雖然國內人口銳減,成年男子基本上犧牲。但那只是在邯鄲。在其他兩個中心,損失不大,根本沒有傷筋動骨。所以趙國在長平之戰後,能夠憑藉著其他兩個中心迅速的恢復。不過這種方式有利也有弊。弊就是力量分散,容易被各個擊破。如果當時趙國真的把所有力量都調往前線,也許並不會失敗。

長平之戰後的趙國如何在短時間內恢復國力 損失40多萬大軍後還能打敗燕國

還有一點就是和李牧有關。李牧在鎮守北方對抗匈奴的時候,有一個特權,就是自給自足。自己想辦法獲取軍費來養活士兵。同時趙王給了李牧很大的特權,就是當地的行政也歸李牧管理,稅收什麼的都全部歸李牧管。因為當時趙國國庫沒有這麼多的資金,國王只能這樣做來減少國庫壓力。

長平之戰後的趙國如何在短時間內恢復國力 損失40多萬大軍後還能打敗燕國

不過李牧做得確實比較好,僅僅憑藉著一部分的領土,養活了十五萬軍隊。而且軍隊的待遇還非常好。可見李牧當時獲得了巨大財力。長平之戰前李牧並不出名。但是戰爭之後,李牧也對抗匈奴一段時間了。也有了很多財富。所以這些財富可以送給中央。

其實,當時的趙國真的是打不死的小強。趙國雖然輸了,但並沒有吃太大的虧。反過來,秦國贏是贏了,但是並沒佔到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