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隆美爾漂亮的戰術無法彌補德國整體戰略的失誤

前言:

隆美爾是一位嚴謹自律的德意志軍人,也是閃電戰的推崇者和實踐者。1940年在德國對法國的閃電戰中,他率領的第七裝甲師進攻神速,神出鬼沒,被法國人稱為“魔鬼師”,可見此人用兵多麼可怕和不可捉摸。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隆美爾漂亮的戰術無法彌補德國整體戰略的失誤

隆美爾和希特勒之間的關係,用“成也希特勒,敗也希特勒”來表述非常確切,他的成功得益於希特勒不拘一格的提拔,使得他在波蘭戰役一戰成名,而他的失敗也是希特勒一手造成,又使得他在北非鎩羽。

一、北非:墨索里尼的投機讓希特勒走出了錯誤的一步

雖然德、意、日三國在1940年9月27日才湊在一起達成了正式的《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可是早在1936年10月25日,德國和義大利就已經達成了外交同盟,1936年11月25日,德國和日本達成了《反共產國際協定》,因此,德意日三國在1936年就已經走在了一起。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隆美爾漂亮的戰術無法彌補德國整體戰略的失誤

可是在德國和日本兩國都拼命的造槍造炮,擴充軍隊時,義大利卻在不緊不慢的享受地中海的陽光,於是,本來堪稱歐洲軍力大國的義大利,到了二戰爆發時,軍力遠遠地被德國和日本甩在了身後。雖然如此,義大利總理墨索里尼的野心卻膨脹得厲害,他有一個夢想,就是成為第二個凱撒大帝,他想著把浪漫的地中海變為自己的內海,於是盯上了地中海周圍的巴爾幹和北非,可這些區域還有大英帝國和法國的勢力。

墨索里尼雖然平時滿嘴跑火車,在實際問題上還是知道分寸,他知道自己手下的兵將在大英帝國面前只能捱揍,於是只能將這個宏偉的野心埋在心底,但很快時機就來了。

1940年7月以後,德國的閃電戰橫掃西歐,將英國人壓縮在英倫三島日夜不停的轟炸。墨索里尼看德國對英國狂轟濫炸的勢頭,認為英國抵敵不住,遲早會向希特勒舉起白旗,更重要的是,英國為了本土防禦,將北非和中東的所有坦克和大炮都抽調回了國內,“這讓英國在北非和中東毫無裝甲部隊可用。”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隆美爾漂亮的戰術無法彌補德國整體戰略的失誤

墨索里尼心中暗喜,他大手一揮,義大利軍隊的第10集團軍於1940年9月大不列顛大空戰正酣時,偷偷的進入了北非的利比亞,並從利比亞的昔蘭尼加東部向英聯邦軍發起進攻。

義大利軍隊的進攻讓北非的英軍猝不及防,因為此時“英國還只有5萬人的兵力,而其對方的義大利陸軍和義大利殖民地部隊總數則有50萬人之多”。

因此英軍在開始的戰鬥中陷於被動,可是義大利軍隊實在太弱,僅幾個月後,英國軍隊就發起了反攻,第二年即1941年的2月,兵力上佔有絕對優勢的義大利軍隊反而面臨著被英國軍隊全面趕出北非窘境。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隆美爾漂亮的戰術無法彌補德國整體戰略的失誤

為了拯救北非的義大利軍隊,當然也為了控制北非和中東,希特勒派出了他的愛將——中將隆美爾。

希特勒做出了他開戰以來戰略上的第一個失誤。

二、用兵非洲,希特勒的重大戰略失誤

希特勒被墨索里尼引導著提起了對非洲的興趣,是他戰略上的一個重大失誤。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隆美爾漂亮的戰術無法彌補德國整體戰略的失誤

當希特勒讓隆美爾去北非時,距離他對蘇聯的開戰時間還剩4個月,也即是說,希特勒對蘇聯的戰爭準備正緊鑼密鼓的進行,而對蘇聯的用兵乃是希特勒的重中之重,可是,將隆美爾派到非洲,就分散了德軍的力量,也違背了集中優勢兵力的原則。

一位歷史學家認為:

軸心國集團開闢地中海前線的決定,是一次關鍵的戰略失誤,若是同盟國再不利用這樣的良機的話,那麼他們未免太過愚蠢了。

希特勒並非認識不到集中兵力的重要,只是他認為打蘇聯很輕鬆,希特勒希望的倒是能將德軍兵力盡可能多的從和英國的對峙中解放出來,為此,在對蘇聯作戰的兩個月前,即1941年4月4日,希特勒向日本外相松岡洋右表示,希望日本不要打蘇聯而“南進”新加坡,以便能為德國分擔一些英國軍隊。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隆美爾漂亮的戰術無法彌補德國整體戰略的失誤

可是,希特勒將隆美爾派往非洲,就和他本人的戰略產生了矛盾:

1、對英國來說,巴爾幹和北非的地位遠高於遠東的新加坡各國,因此希特勒將隆美爾派往北非,就將英國軍隊的重心引到了北非,也使德軍面臨了更多的英軍,造成遠東的新加坡空虛,反而讓日本人佔了便宜,完全違背了希特勒的戰略初衷;

2、將隆美爾派往非洲,使得希特勒同時對蘇聯,英國和非洲的三面作戰,軍力分散的德軍,在任何一個方向上都沒有優勢;

3、德軍的優勢是利用裝甲軍發起的閃電戰,而閃電戰的發起需要理想的交通和後勤。沙漠遍地,交通不便的非洲完全不是德軍閃電戰的理想場所,漫長的後勤運輸線又使得閃電戰需要的汽油等原料無法得到及時供應和補充。

因此,希特勒對北非的用兵,本就是戰略失誤,在這樣的戰略失誤下,隆美爾遵命來到了北非。

三、隆美爾,一踏上非洲的土地就成了孤軍

隆美爾到北非時,英軍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戰績:

他們(英軍)消滅了義大利9個整編師及另1個師一部分的兵力,將陣地前移了500英里,俘虜13萬名敵軍,繳獲坦克380輛,火炮1290門,而己方只有僅500人陣亡,1373人受傷。

隆美爾是一戰時從基層起來的軍官,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寫成了一部重要的戰術著作《步兵攻擊》,也正因此被希特勒看中。波蘭戰役後,希特勒對隆美爾慧眼識珠,交給他第7裝甲師,使得隆美爾在法國戰場打出了“魔鬼師”的名頭。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隆美爾漂亮的戰術無法彌補德國整體戰略的失誤

此時的隆美爾,以他之前的戰績評價,乃是一名優秀的戰術家,是一位將步兵戰術融合於裝甲軍閃電戰術的名將。

隆美爾到非洲,帶了三個師:以第5輕裝甲師被重新整編成的第21裝甲師和第15裝甲師,另還有一個第90輕裝師。這三個師組成了德軍的非洲軍團。

也許隆美爾還不知道,他的非洲軍團一踏上非洲的土地,就成了一支孤軍。

之所以說隆美爾是孤軍,是因為這支非洲軍團,將面臨三個方面的不利因素:

1、4個月後,希特勒將向蘇聯用兵,意味著希特勒不會再給隆美爾一兵一卒;

2、給予非洲軍團支援的西西里島德國空軍也被全數調往蘇聯戰場,使得非洲軍團的制空權被嚴重削弱;

3、非洲軍團的後勤補給面臨隨時被截斷的命運,“(非洲軍團)一切物資,包括糧食、彈藥、油料等完全靠義大利那不勒斯港至利比亞的黎波里港的海運供應”,可是,由於位於地中海中心的馬耳他在英軍手裡,這個島成了英國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使得英軍牢牢掌握著地中海的制空權和制海權。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隆美爾漂亮的戰術無法彌補德國整體戰略的失誤

這三個不利因素,完全是希特勒戰略失誤的結果。

四、隆美爾主動進攻:第一次以閃電戰術彌補戰略失誤的企圖

可是,隆美爾畢竟是戰術家,他希望以快速的閃電戰彌補希特勒的戰略失誤。

也合該隆美爾勝利,因為丘吉爾沒有意料到德國人會來,因此考慮到政治因素,他已經從非洲英軍中強行抽調了5萬人支援希臘,使得非洲英軍相對空虛。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隆美爾漂亮的戰術無法彌補德國整體戰略的失誤

空虛的英軍遇到了士氣正旺的隆美爾德軍,於是僅兩週的時間,隆美爾便將英軍從利比亞趕回了埃及,將英軍對義大利軍隊的成果化為烏有。

可是,隆美爾的閃電戰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閃電戰的特點在於快速合圍,可是隆美爾的閃電戰雖然快速合圍,卻並沒有拿下位於利比亞東部,地中海沿岸的圖卜魯格。

以波蘭和法國的閃電戰經驗,一旦被合圍,守軍就會投降,可是圖卜魯格城被進入埃及的德軍甩在了身後,卻死戰不降,這是德軍發起閃電戰以來從來不曾遇到的,而這座城市不降,就會截斷隆美爾從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沿著班加西公路過來的補給,使得隆美爾無法繼續向埃及的開羅進軍。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隆美爾漂亮的戰術無法彌補德國整體戰略的失誤

因此,隆美爾要想繼續進軍,就一定要拿下圖卜魯格,可是,戰術家隆美爾遇到希特勒戰略失誤的帶來的問題——他的軍力和補給都不夠。

希特勒為優先滿足對蘇聯的進攻,不僅不再給隆美爾增加援軍和補給,還將地中海西西里島空軍調往了東線,把對隆美爾補給的任務交給義大利軍隊,可是,孱弱的義大利軍隊無論從戰鬥力還是膽量上,都無法承擔補給任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隆美爾漂亮的戰術無法彌補德國整體戰略的失誤

在英軍的反擊下,隆美爾只得急速回撤,他將軍隊退到圖卜魯格以西,於是,1941年12月7日,重鎮圖卜魯格被英軍解圍。

五、隆美爾非洲軍團對英軍反攻,第二次以閃電戰術對失誤戰略的拯救

和隆美爾的非洲軍團一踏上非洲就成為孤軍的戰略失誤不同,英國在戰略上一直走得很順。

由於義大利對利比亞的佔領,英軍在非洲的補給線要透過南非的好望角,而且來自美國的石油要透過滿是德國潛艇埋伏的大西洋,因此,英國先是和蘇聯結盟,然後從1941年的6月-9月間向中東的敘利亞、伊拉克和伊朗用兵,拿下這中東三國之後,非洲的英軍就得到了穩定的石油資源。

除此之外,英軍不斷的向非洲駐軍增兵,將原本英聯邦第8集團軍擴充成了兩個軍團,使得英軍比德軍的實力高出一大截:

英軍在北非的坦克和飛機比德意軍多一倍以上,補給物資也比德意多。而德意軍,只新拼湊一個德國步兵師,意軍原有3個師,新增加3個師。但裝備陳舊,缺乏運輸車輛,機動性很差。

在如此實力支援下,英軍發起了對德軍的“十字軍”行動,這次行動取得了勝利。

隆美爾退到利比亞的班加西與英軍對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隆美爾漂亮的戰術無法彌補德國整體戰略的失誤

此時,英軍的大舉增援和隆美爾的失利終於讓希特勒有些觸動了,再加之蘇德戰場的僵持,他給隆美爾補充了近300輛坦克和一部分軍隊。

1942年5月,雙方的戰線上的兵力配置為:

l英聯邦軍隊:12。5萬,740輛坦克,700架飛機;

l德意軍:11。3萬,570輛坦克,500架飛機。

雖然兵力和裝備居於劣勢,可是隆美爾知道,時間拖得越久對自己越不利,於是,他發起了主動的突襲。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隆美爾漂亮的戰術無法彌補德國整體戰略的失誤

隆美爾這次主動的突襲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僅一個月就將英軍趕回了埃及,這次的重大成果,是拿下了戰略重地圖卜魯格,這是隆美爾陸空漂亮協作的結果,這個重鎮囤積著英軍三個月的彈藥物資,更重要的是,有這個重鎮在手,就可以使隆美爾義無反顧地向開羅進軍了。

如果能達成目標,則是隆美爾將以自己漂亮的戰術挽救希特勒的戰略失誤。

六、阿拉曼防線:隆美爾漂亮的戰術彌補不了希特勒的戰略失誤

隆美爾向開羅進軍途中,橫亙著最後一道英軍防線——阿拉曼防線。

阿拉曼是扼守開羅的最後一個重鎮,這個城市與英軍的重要補給基地亞歷山大港僅僅60英里,也是英軍在蘇伊士運河前的最後一道防線,因此一旦阿拉曼被攻破,英軍退出的不僅是非洲,還會如多米諾骨牌一般,連累到蘇伊士運河以東的中東地區。

此時的隆美爾也信心十足,他和他的參謀們都已經計劃好了開羅的下榻酒店和作為司令部的大樓。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隆美爾漂亮的戰術無法彌補德國整體戰略的失誤

可是,當隆美爾抵達到阿拉曼戰線前時,發現這個戰線前佈滿雷區,而且由於阿拉曼所處的“地理條件限制,隆美爾無法實施任何向南的側翼包圍運動。”

本著兵貴神速的用兵原則,隆美爾於1941年7月1日向阿拉曼防線發起了一次進攻,結果發現這條戰線出奇的堅固。

隆美爾的非洲軍團受制於希特勒的戰略缺陷明顯地顯現出來。

隆美爾的補給基地在利比亞的的黎波里,距離阿拉曼近1000英里,而且只能依靠單純的公路線,關鍵的制空權又掌握在從馬耳他起飛的英國空軍手中,因此隆美爾非常希望增加陸軍,空軍和保證補給。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隆美爾漂亮的戰術無法彌補德國整體戰略的失誤

此時,正值德軍在蘇聯戰場進行斯大林格勒下會戰,德軍兵力捉襟見肘,希特勒已經完全顧不了隆美爾了。

擺在隆美爾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條突破阿拉曼防線,佔領開羅;另一條則是收縮戰線,退回利比亞。

其實,面對強大的英軍,收縮戰線退回利比亞是正確的,可是此時希特勒的錯誤戰略又一次將隆美爾推向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境地。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隆美爾漂亮的戰術無法彌補德國整體戰略的失誤

在蘇聯戰場還沒有見到勝利曙光的希特勒,又想著從高加索進入中東,因此需要隆美爾將英軍拖在埃及,使其不能派兵到中東戰場。

為了鼓舞隆美爾,希特勒授予他元帥軍銜,並獎他一根陸軍元帥節杖,隆美爾心中大為失望,只能對太太說:“我寧可願意他再給我一師的兵力,而不要這個空頭銜。”

可是,隆美爾還是忠實地執行希特勒的命令,他判斷,英美對第8集團軍的增援將在後2個月,因此他只能趕在英美增援到達之前擊破阿拉曼防線,隆美爾在檔案中說:

在這些巨大的增援達到非洲之前,我們也許還可以有幾個星期的時期,來作最後一次的嘗試。

於是,1942年8月31日,隆美爾向阿拉曼防線發起了主動進攻,他“計劃從阿拉曼南側衝過阿拉姆哈勒法嶺插到第八集團軍的後方,切斷其交通線,完成對第八集團軍的包圍,然後向開羅挺進。”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隆美爾漂亮的戰術無法彌補德國整體戰略的失誤

這本是一次閃電戰的完美計劃,可是進攻失敗了,失敗的原因,隆美爾非常清楚:

由於補給上的困難和敵人空軍的優勢,已經逼得我們非放棄攻擊不可。

而帶給隆美爾雪上加霜的是,他此時面對的英軍司令,已經換成了55歲的英軍名將伯納德。蒙哥馬利中將。

七、阿拉曼戰役:隆美爾為希特勒的戰略失誤背書

隆美爾對阿拉曼防線發起主動進攻的失敗,使得隆美爾不得不進行防禦,而一旦進入防禦,隆美爾就輸了。

因為,希特勒對非洲戰略的佈置,建立在隆美爾閃電戰進攻迅速獲勝的基礎上,一旦進入持久的防禦作戰,隆美爾便沒有了任何優勢,而此時隆美爾是被迫進入防禦,他的對手蒙哥馬利卻在籌備著進攻。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隆美爾漂亮的戰術無法彌補德國整體戰略的失誤

如此,雙方的力量對比發生著急劇的變化,在阿拉曼戰役之前:

英聯邦第8集團軍的總兵力達23萬人,而隆美爾只有不到8萬人,坦克實力的對比則更懸殊。英軍擁有1440輛裝炮坦克,其中有不少是新近從美國運來的新型謝爾曼坦克,而隆美爾只有260輛德國坦克和280輛義大利老式坦克,空軍方面,英國擁有1,500多架飛機,而德意只有350架。後勤供應方面,1942年頭8個月中,德軍只得到12萬噸的補給物資,只相當於隆美爾最低絕對需要量的40%,隆美爾要求他的戰車在會戰前至少儲備有30次的燃料配發量,而實際庫存僅夠3次。彈藥更少得可憐。

如此的狀態下,隆美爾的失敗成了必然。

事實上,從10月23日蒙哥馬利開始下達對隆美爾的攻擊令,到12月12日隆美爾撤到的黎波里的布埃拉特陣地結束,英軍形成了對德軍的完美追擊,共斃傷德軍2萬人,俘虜3萬人,其中包括隆美爾的助手馮·托馬將軍和9名義大利將軍,繳獲坦克450輛,大炮1000多門。

八、隆美爾終於對希特勒說不,終於保留了非洲軍團

英軍在阿拉曼戰役的勝利,是同盟國對軸心國的第一個大勝利,這場戰役的重要性,正如丘吉爾所說:

“在阿拉曼一役之前,我們從未贏得一場真正的勝利,而在阿拉曼戰役之後,我們便再也沒有失利過。”

而令丘吉爾驕傲的阿拉曼戰役勝利,也是希特勒多面出擊戰略的失敗,希特勒一面和蘇聯打仗,另一面企圖佔領中東,然後東進印度和日本會師,兩頭都要,結果兩頭都得不到,最後是顧此失彼,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隆美爾漂亮的戰術無法彌補德國整體戰略的失誤

因此,隆美爾的失敗在希特勒決定出兵北非就已經註定了,而隆美爾試圖以自己的高明戰術為希特勒的戰略背書,結果證明是徒勞。

不過,隆美爾在阿拉曼戰役中最終還是違抗了希特勒“死守”的命令,再加之蒙哥馬利的保守和謹慎,不敢全力追擊,終於避免了非洲軍團的全軍覆滅。

也許正因為如此,希特勒並沒有追究隆美爾的責任,反而對他繼續重用,讓他擔任新組建的非洲集團軍群總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