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在長達十四年的太平天國運動期間,咸豐帝是如何應對財政危機的?

清朝自康熙五十一年(1711年)開始實行“永不加賦”,雍正繼位後又推行“攤丁入畝”和“火耗歸公”,使民間賦稅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但這並不意味著廣大人民的負擔就減輕了,因為除了上交給官府必不可少的賦稅外,窮苦百姓還要承受地主的剝削以及不定時攤派的徭役等負擔,所以這些措施並未能從根本上減輕農民的負擔。清朝獨特的賦稅制度在確保官府和朝廷正常運轉外通常有所結餘,而對於軍費、賑災等計劃外開支一般是透過結餘的庫存銀及捐輸等方法來實現的。那麼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咸豐帝是如何應對這場前所未有的財政危機的呢?首創厘金制度1851年,太平天國自廣西金田發動起義,揭開了歷史上規模最大,時間長達14年的農民運動。

在長達十四年的太平天國運動期間,咸豐帝是如何應對財政危機的?

為鎮壓太平天國,清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僅1851年軍費開支就高達一千萬兩白銀。雖然雍正帝駕崩時戶部存銀曾高達5千萬兩白銀,但經過乾隆帝奢侈無度的揮霍,嘉慶帝鎮壓白蓮教和天理教起義,尤其是道光年間的鴉片戰爭及賠款,庫存銀早已消耗殆盡,因此急需設法開源,以應付這場前所未有的農民運動。1853年9月,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半年後,江北大營左副都御使雷以緘採納士子錢江提出的開源之道,在揚州仙女廟設局勸米商捐資助剿,按貨物價值每兩捐一釐,稱為厘金。實際上就是收取商品流通稅,厘金由此形成制度,擴大到所有流通商品,推行至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受戰亂影響的省份,此後逐漸遍佈全國。據統計,同治三年(1864年)收取的厘金高達一千三百六十萬兩之巨,而清政府每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五千多萬兩白銀。一開始只收取米釐,後來又出現鹽釐,茶釐,洋藥釐,土藥釐乃至最後的百貨釐。收取厘金的機構叫釐局,遍佈全國各水陸要衝,碼頭渡口,關隘橋樑,釐局收取的厘金不需要上交國庫,但未遭戰亂的省份要按朝廷指派,協餉給受戰亂的省份,如廣東每月協餉浙江十萬兩白銀。而受戰亂省份收取的厘金歸督撫供養軍隊,鎮壓起義,曾國藩的湘軍,左宗棠的楚軍都是靠著厘金制度而存活。大開捐輸之門捐輸又稱捐納,是清政府的一個臨時性政策,其實就是花錢買官,對於出錢向國家作貢獻的人,官府給予頒發委任狀之類的名譽獎勵。

在長達十四年的太平天國運動期間,咸豐帝是如何應對財政危機的?

原來捐輸的程式非常繁瑣,價格高昂,並不是有錢就能弄到的,還要具有一定的關係和背景。咸豐年間,為了籌措龐大的軍費開支,捐輸進一步簡化流程,價格上也大打折扣。吏部下方大量空白部照到各省糧臺,一手交錢一手交“官”,跟現代去照相館照快照一般,立等可取。不僅可以替自己捐,而且還可以替去世的親屬捐。中國人一向好面子,捐輸後可以在墓碑上大書特書,過上一把“官癮”,想想還真挺帶勁的。官府對捐輸明碼標價,童叟無欺,捐輸的方式也不再限於銀錢,糧食米麵,騾馬駝驢,雞鴨魚肉都可以作價捐輸。在太平天國活躍的江浙地區,還推行“以罰代捐”,這指得是那些曾替太平天國服務過或當過“偽官”的人,只要按官職大小繳納捐輸就可以免除“從逆”之罪。氾濫的捐輸一年可創收近千萬兩白銀,佔清政府年財政收入的五分之一。發行紙幣1853年2月,清政府開始發行“戶部官票”和“大清寶鈔”,規定官票即是實銀,寶鈔即是制錢(銅板)。朝廷撥付和收取的各種款項一半用紙幣替代,由於全國各地拒絕執行,戶部發行的紙幣很快成為累贅,到同治元年基本廢止,流通時間只有十年左右,這項措施並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

在長達十四年的太平天國運動期間,咸豐帝是如何應對財政危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