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蘇軍的笨拙程度把芬蘭人驚住了……

二戰以降老套的大國佔領小國的戰略模式已過時,新的高技術戰爭模式引領未來,世界一體同聲相求、師出無名必然失敗。

俄國因為冬天寒冷疆域廣大,如果去打它,還真是沒有凱旋而歸的,所以給人一種錯覺,它很能打。其實它全靠寒冷天氣和廣闊縱深才偶然取勝。俄羅斯近現代以來六次大戰唯一能算贏徹底勝利的一次就是二戰,還是在幾個大國援助下才一起取得慘勝,不知道是誰給它取了“戰鬥民族”的稱號?好戰民族而已!

蘇軍的笨拙程度把芬蘭人驚住了……

近日芬蘭學者Janne Korhonen關於蘇芬戰爭的一個回顧,大意是從細節看很顯然和今天的俄烏戰爭有相似之處,如無意外結果很有可能也很相近,但“並不必然會得到這樣的結果”。

現在判斷即時戰場局面的說法很多,不確定性太大,我不熟悉軍事,也只是看看而已,倒是覺得關於歷史上的蘇芬戰爭,對於進行中的俄烏戰爭確實有參考價值,有必要大概翻譯一下他的敘述。

蘇軍的笨拙程度把芬蘭人驚住了……

1939年斯大林在發動對芬蘭戰爭的時候很顯然也以為自己可以很快拿下來,並且認為芬蘭本地人會歡迎他的軍隊,所以他甚至也發表講話說,這不是戰爭,只是有限度的“警察行動”。當時他認為他可以兩週內打下赫爾辛基,為了慶祝(一定會來的)勝利甚至提前安排肖斯塔科維奇專門寫了曲子。

蘇軍的笨拙程度把芬蘭人驚住了……

(2月26號俄新社有個誤發出來又很快刪掉的文章,也是慶祝勝利,“解決了烏克蘭問題”,截圖傳遍了各大社交媒體!)

斯大林為什麼覺得他可以,因為他當時被告知說芬蘭內部矛盾很重,分裂很厲害,無產階級不會為了資產階級政府去戰鬥。因此斯大林認為他只是要去挫敗芬蘭的資產階級政府,並扶植一個親蘇聯的政權,就這麼點目標。

蘇軍的笨拙程度把芬蘭人驚住了……

為了完成這個行動,流亡在外的芬蘭communists搞了個流亡政府,斯大林當然很快承認了,並以這個流亡政府的名義向斯大林求助。

蘇芬戰爭跟現在發生的俄烏戰爭很相似,斯大林的這個有限行動也是沒有做國內準備和動員的,這導致最開始的幾天蘇軍完全陷入混亂,沒帶冬衣的,不知道自己去幹嘛的,徹底沒接受過軍事訓練的,都被推上戰場去了。

蘇軍的笨拙程度把芬蘭人驚住了……

結果很慘烈,傷亡巨大,蘇軍的笨拙程度甚至把芬蘭人驚住了,而且蘇軍犯了一個非常大的錯誤,他們認為只要控制路網就可以了,實際上遠非如此,光靠公路是不能形成攻勢的,而蘇軍一旦離開公路,就基本完蛋。

但這只是戰爭的開始兩個月。在最開始的混亂過去以後,蘇軍逐漸調整了策略,重整編隊,坦克和步兵開始配合,而他們從人數和裝備上對芬蘭都有明顯優勢。

蘇芬戰爭開始於1939年的11月30日,到1940年2月1號,蘇軍開始重整旗鼓,當然這時候距離斯大林的兩週結束戰爭的預期已經偏離得太遠,但調整後蘇軍還是很快,只用了10天,就取得了突破,而芬蘭實際上在這個時候已經彈盡糧絕,沒有繼續戰爭的能力了。

3月5號的時候,雖然傷亡依然不小,但蘇軍打下了卡累利阿地區的主要城市,到這時候芬蘭的後備軍裡已經沒有適齡男性了,不是孩子就是老人。

蘇軍的笨拙程度把芬蘭人驚住了……

於是3月12日,雙方談判,芬蘭保住了獨立地位,傀儡政權什麼的沒有搞起來,但芬蘭也丟掉了卡累利阿地區,並不是完全沒有代價,而這場戰爭本身的是非曲直能看到這兒的都能理解,我就不多說了。

目前看,歷史重演的可能性恐怕依然很大,但也仍然有改變走向的可能,今天俄軍士氣還不如當年,目前這種政治條件打三個月也比較難以想象,此外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走向,大概就是看烏克蘭逆天改命的能力和運氣了。

蘇軍的笨拙程度把芬蘭人驚住了……

圖是芬蘭學者貼的,是27號俄烏戰爭的實況,不是新圖,但對於“路網”體現得比較典型。

蘇軍的笨拙程度把芬蘭人驚住了……

有關俄烏全面戰爭的最終結局,是戰至一國崩潰還是雙方妥協求和已不重要。目前戰局清晰地表明:俄軍沒能實現閃擊烏克蘭速戰速決的戰略企圖,況且俄國在國際輿論和援助中陷入空前的孤立和被動,經濟金融等等方面被國際社會嚴厲制裁。俄國已打不起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俄烏戰爭的勝負已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