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朱標穩坐太子之位,他不死朱棣不敢反,26個兄弟沒人敢跟他搶皇位

明朝開國太子朱標,是華夏悠悠五千年曆史中,太子位置坐的最穩的。他從出生開始就跟著老父親朱元璋征戰沙場,吃過糠咽過粟,也親眼見過老父親的豐功偉業,即便是後來多了26個兄弟,在老父親的眼裡,地位也是超然的。

朱標穩坐太子之位,他不死朱棣不敢反,26個兄弟沒人敢跟他搶皇位

影視資料

自古以來,歷朝歷代的太子,那可是高危職業,死亡率數值之高,連皇帝都得排在後面,那麼朱標到底有何特殊之處,能穩坐釣魚臺,死後極盡哀榮,生前讓二十多個兄弟對皇位毫無覬覦之心,就連朱棣也只敢在他事後造反呢?

朱標出生在朱元璋的草莽時期,是陪老爹一路坎坷過來的。

朱元璋有帝王之志,但不等於他一開始就是個帝王,想當皇帝和當了皇帝是兩回事。朱元璋的事業,幹成了叫起義,叫替天行道;幹不成叫造反,叫興兵作亂。腦袋掛褲腰帶上,說好聽點是一將功成萬骨枯,說難聽點是過了今天沒明天。這個時期的他,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而朱標出生那年(元朝末期,元順帝執政時期,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發生了數件決定其事業走向的大事。

朱標穩坐太子之位,他不死朱棣不敢反,26個兄弟沒人敢跟他搶皇位

影視資料

三月,頂頭上司郭子興因病逝世,朱元璋成了名正言順的老大。事實上,如果郭子興不死,他們二人之間已有間隙(這和郭子興的性格相關,他不是一位亂世中懷揣野望的領導者,他是位性情中人,直來直去,別人說點啥,聽風就是雨,當仁義大哥可以,當乾綱獨斷的帝王夠嗆),很可能會決裂,到那時,鹿死誰手尚未可知。而且朱元璋和郭子興還是岳父與女婿的關係,馬皇后是郭子興養女,朱元璋是靠著郭子興起家的。真到那天,不管是從道義上,還是情理上,朱元璋都十分被動。

四月,元末明初的歷史舞臺上,獨一檔的天字號衝鋒隊長常遇春來到朱元璋麾下。

九月,朱標來到世界上。

同年,朱元璋還採納了謀士朱升的意見,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低調做人,積蓄實力,徐徐圖之,沒有過早的暴露在元軍的視野中

。(那時候元軍的主要敵人是張士誠)

朱標穩坐太子之位,他不死朱棣不敢反,26個兄弟沒人敢跟他搶皇位

影視資料

從起義起,朱元璋的神經一直緊繃,年年如此。饒是他精神堅韌,心智剛強,但也希望發生些喜事兒,沖淡緊張壓抑的心境,這是人之常情。在他看來,朱標的到來是給他帶來好運的。

從朱標出生,到明朝成立,朱標陪著父親度過了十三年烽火狼煙的軍伍生活,某種程度上,他是父親的精神寄託。

嫡長子繼承製的確立、朱元璋的農民出身及家庭環境。

朱元璋是歷代開國帝王中,較早確認嫡長子繼承製的。拿明後的清舉例,努爾哈赤生前未立繼承人,也沒定下繼位的規矩。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順治又是皇太極的第九子,康熙又是順治的第三子,雍正又是康熙的第四子,乾隆又是雍正的第四子……為啥清朝宮廷劇那麼多,除了瓊瑤阿姨立的功——《還珠格格》火遍大江南北,更因為清朝宮廷事兒多。圍繞皇權歸屬,有多爾袞和大玉兒,有康熙朝九子奪嫡……“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事兒一多能加戲的地方就多,後世的文藝工作者才能加以發揮。

嫡長子繼承製,是朱標繼承大統的護身符

因為嫡長子的身份獨一無二,甭管你老朱多能生,生十個還是一百個,一千個還是一萬個,嫡長子就一個

明朝建國那年,朱標便被立為太子。

朱標穩坐太子之位,他不死朱棣不敢反,26個兄弟沒人敢跟他搶皇位

影視資料

而農民出身的朱元璋,他骨子流淌著一個農民最本真的對後代的渴望,對傳宗接代的熱忱,這是其他帝王無法比擬的,很多開國皇帝都沒他能生。見於史冊的,朱元璋有二十六個兒子,十六個女兒。對比之下,劉邦只有八個兒子;李世民只有十四個兒子。

朱元璋不僅能生,而且對後代可謂是極盡溫情。

他在大明成立之初,定下了很多有利於朱家繁衍的鐵律。例如,

後世子孫不必出去拋頭露面的做事情,世世代代靠國家供養就好

。就這一條,朱元璋的舔犢之情,可謂展現的淋漓盡致。但凡事就怕過猶不及,明末時期,朱家開枝散葉,據不完全統計,全國上下朱元璋的後代,已近百萬人。這幫人不事勞作,光靠剝削百姓,維持滿肚腸肥的奢靡生活,也是明後期階級矛盾尖銳,農民起義層出不窮的原因之一。

在此之上 ,朱標,更是他後代中最疼愛的一個。

朱標穩坐太子之位,他不死朱棣不敢反,26個兄弟沒人敢跟他搶皇位

影視資料

再看看朱元璋的生平,出生便遭遇饑荒,家人大多餓死,最慘時淪落街頭要飯,後來又跑去當和尚,他從小缺乏親情,缺乏陪伴和關愛。馬皇后之所以地位永固,便是因為朱元璋的長情和念舊,老朱記得這一路的風風雨雨。這一點無可置疑,因為有封建皇權護身,給只豬扔龍椅上,豬都不會缺女人。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連毛都沒長齊,就開始經歷人事,不知道是被宮女玩,還是玩宮女。以至於後期不舉,不受婉容待見。

扯遠了,朱元璋對親情和陪伴,是相當重視的,因為經歷坎坷,他身上有帝王家少見的溫情。

朱標為人處世的風格。

無情最是帝王家,任你朱標再受寵愛,如果飛揚跋扈,恃寵而驕,哪點不合朱元璋的意,也可能一代新人換舊人。這看似不合理的背後,其實是最大的合理——不受制約的人性,往往能做出最大的惡和最大的善。比如今天你我,如果和他人有鬧矛盾,顧忌法律和道德,不會做出違法亂紀的事,不會做出不符合身份的事。但掙脫枷鎖的人性,能幹出來紂王的炮烙,呂后的“人彘”。一點小小的情緒波動,都可能變成雷霆大怒;一點點小心思,都可能引發地震。這一切都因為——不受制約。

朱標穩坐太子之位,他不死朱棣不敢反,26個兄弟沒人敢跟他搶皇位

影視資料

而好就好在,

父親投之以桃,兒子報之以李

朱標不僅是立嫡立長,也是立賢。父親給兒子極致的信任,兒子也對父親回敬了最誠摯的,帶著溫度的尊敬。但凡他有一點異心,想早一點榮登大寶,以朱元璋的敏感多疑,父子之間絕對達不到如此和諧。

他為人淳樸,中正平和,心地善良。最大的手段就是沒有手段

朱標的所作所為深諳這一點,他以誠待人,孝感天下,團結諸兄弟。他不像其他太子一樣,把諸兄弟視為競爭對手,他對弟弟們很友善,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等,每次朱元璋要抽他們的時候,都是朱標出來求情。這一點,一裝十幾年,是裝不出來的。

朱標工作的能力

朱標在十幾年中,每次朱元璋外出領軍,都是他臨朝執政。這一點,我們不用去看史書的評價,換位思考一下,以二十多歲的年紀(朱標一共活了三十七歲),監管偌大的帝國,能不出亂子,不捅婁子,不耍小性子,這就不簡單。

朱標穩坐太子之位,他不死朱棣不敢反,26個兄弟沒人敢跟他搶皇位

這種少年老成,是被他爹催熟的也好,他自己的嚮往也罷,反正是熟了。舉個簡單例子,今年2022年,00後已經二十來歲了,在各單位,獨當一面的,能有多少?更別說處理一個國家的日常事務。他爹眼不瞎,朱標要真砸了場子,少不了朱元璋一頓板子。

父子倆權力的讓渡

朱元璋的班子,就是朱標的班子。據《太祖本紀》載:洪武元年春正月乙亥,祀天地於南郊,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號曰明,建元洪武。立妃馬氏為皇后,世子標為皇太子。辛巳,李善長、徐達等兼東宮官。

再看《朱標傳》:中書省都督府請仿元制,以太子為中書令。帝以元制不足法,令詹同考歷代東宮官制,選勳德老成及新進賢者,兼領東宮官。於是左丞相李善長兼太子少師,右丞相徐達兼太子少傅,中書平章錄軍國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馮宗異兼右詹事,中書平章政事胡廷端、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中書左、右丞趙庸、王溥兼副詹事,中書參政楊憲兼詹事丞,傅瓛兼詹事,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張興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顧時、孫興祖同知左右率府事,僉大都督府事吳楨、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鄧愈、湯和兼諭德,御史中丞劉基、章溢兼贊善大夫,治書侍御史文原吉、範顯祖兼太子賓客。

朱標穩坐太子之位,他不死朱棣不敢反,26個兄弟沒人敢跟他搶皇位

影視資料

朱元璋放心大膽的讓自己的班底,進入朱標的權力範圍,不怕太子與權臣過往甚密,從而降低自己的影響力。他們爺倆某種程度上,已經形成了利益互鎖,在皇權這個大蛋糕下面,朱元璋把手伸向了大兒子,並告訴他:來吧兒子,這個位置,咱爺倆一起。這種對太子的信任,古往今來,絕無僅有,只有朱元璋一人。

或許,這跟他起點是農民有關——哪怕是漢高祖劉邦,雖然同樣起於毫末,但終究不事生產。朱元璋骨子裡帶有老農民的淳樸,雖然更多的是被後天經歷所養成的毒辣和猜疑掩蓋著。他對兒子的愛和放心,和老農民無異。

爺倆互補

這對父子的為人處世,一個刻薄寡恩,一個溫和寬厚。一個把鳥盡弓藏做到了極致;一個有生之年,從不擅殺一人,反而繼承了母親的善良,從父親刀下救人。

縱觀朱標的一生,他在領軍打仗方面沒有突出的閃光點,他也沒有陣前領軍的機會——該打的仗都讓他爹打了,也輪不到他。但這是小事兒,他身邊所凝聚的文臣武將完全可以彌補他在軍事方面的弱點。

朱標穩坐太子之位,他不死朱棣不敢反,26個兄弟沒人敢跟他搶皇位

朱標

反而朱元璋對大臣嚴苛,對敵人趕盡殺絕,對於一個新生的帝國,刀子可以立威,可以打天下,卻治不了天下。蒼生塗塗,天下寥寥,民之所向,豐衣足食。朱元璋本就是個底層社會的農民,他知道老百姓想要什麼,也意識到自己這輩子過於嚴苛,從這個角度說,朱標是最完美的繼承人。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八月,朱元璋欲遷都西安,安排朱標到陝西實地考察。返京後朱標即染病,第二年四月,朱標病逝。八月,葬於孝陵東側,諡“懿文太子”。

此後,朱元璋性情大變,更加嚴厲刻薄,並且陸陸續續的,看起來好像有規劃的,對功臣集團揮起屠刀。

1393年,朱元璋殺藍玉。

1394年,朱元璋殺傅友德。

1395年,朱元璋殺馮勝

如朱標不死,可能一些功臣能得以善終。

而哪怕朱標離世,朱元璋對大兒子的愛也沒有減少一分一毫,他力排眾議,強行立朱標的兒子,自己的孫子——朱允炆為繼承人,一個沒有經歷過戰場廝殺,血雨腥風的黃毛小孩,能讓看慣了大風大浪的朱元璋做此決定,其起心動念,只能是對朱標深沉的愛。

不然從哪個角度想,都解釋不了。

朱標穩坐太子之位,他不死朱棣不敢反,26個兄弟沒人敢跟他搶皇位

影視資料

至於民間的爭論,如朱標在,朱棣還能否造反。凡事論跡不論心,我們都不是朱棣,回答不了這個問題。但朱棣能造反的客觀條件——他的兵力來源,卻是老爹朱元璋所設制度的漏洞。朱元璋將兒子們分封至各地,其實這也算是開歷史倒車,要知道分封制上一次活躍在歷史舞臺,還是漢高祖劉邦開國之初。自漢以後,但凡是大一統國家,推行的都是郡縣制,養一批職業官僚來管理地方。而為了解決漢初諸王尾大不掉的問題,漢景帝冤殺了晁錯,漢武帝搞出來了千古“陽謀”推恩令。

歷史的特性也在這兒,人們很難從歷史中真正尋找到答案,以史為鑑,可知興替的前提是不能自作聰明。而自作聰明,正是人類的本性,人們總覺得自己是最特殊的,最強的,最深思熟慮的,最幸運的那一個。

朱元璋也是人,也遵循人性的規則,這次,他作了一回頂級聰明人中的“大聰明”。

朱標穩坐太子之位,他不死朱棣不敢反,26個兄弟沒人敢跟他搶皇位

朱標

他在全國封了二十五個王,其中二十四個是他親生兒子,還有一個是他孫子。這些人雖然沒有地方的軍事指揮權,人事任免權,行政決策權,稅收權……看起來啥也沒有,好似吉祥物一樣。

但是,總得給他們配護衛吧,不然被人搶了怎麼辦?

都是皇親國戚,護衛還不能少吧,不然被搶了打不過怎麼辦?

每個藩王組建不到六萬人的護衛,是被允許的,是符合規定的。老父親還是一貫的厚待他的子女。

而朱元璋一朝末期,能打的將領,不是病死了,就是讓他殺死了。

武將凋零,怎麼辦?

兒子們上。

朱標穩坐太子之位,他不死朱棣不敢反,26個兄弟沒人敢跟他搶皇位

影視資料

朱棣被封燕王,駐地是北京,緊臨蒙古,元朝就是蒙古建立的王朝,蒙古哪怕退出中原,朱元璋也對他們格外不放心,於是朱棣又肩負起了抵禦外敵的重任,手下兵力最高時,有十幾萬。

十幾萬人,在冷兵器時代,什麼概念?

朱元璋覺得,都是朱家子孫,忠誠度肯定高於外姓大臣。

但忠誠的對立面是背叛——世界上的事哪有什麼背叛呢?不過是忠於自己罷了。

這是朱棣——朱元璋的另一個兒子給父親的回答。

朱棣的答案一點沒給父親留面子——老爹搞的分封,只是自作聰明,給自己造反提供了可行性。到這兒,朱棣有沒有反心已經不重要了,因為除了他,其他的藩王如果有異心,一番操作後,在理論上也是可行的。那麼,這個“朱棣”早晚會有人來當。

朱元璋覺得自己打破了歷史週期律,想到了一切能想到的問題,但是他低估了人心。他沒有想到人心不足蛇吞象,就像他死活想不明白,為什麼天底下的大臣會這麼貪?越抓貪官越多,哪怕剝皮實草,貪官還是層出不窮。

這一切只因兩個字——人心。

朱標穩坐太子之位,他不死朱棣不敢反,26個兄弟沒人敢跟他搶皇位

影視資料

如果權力的最高殿堂上只能站一個人,那麼為什麼不是我呢?

生而為人,如果在有生之年能夠過更富足的生活,那麼為什麼要說不呢?

“父親,你有那麼多的兄弟姐妹,為什麼只能看得到大哥一個人?為什麼大哥的師傅是天底下最好的老師?是最有學問的宋濂,而我卻在一個不被認關注的角落裡,無人問津呢?”

這是朱棣內心的獨白。

越是被忽視的人,越是沒有存在感的人,越是默默無聞的人,一旦有了實力,為了滿足自己常年被壓抑的存在感,他所反彈出的力量,一定是爆炸式的。

如果朱標在世,國家穩定,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朱棣的野心將永遠埋藏在內心最陰暗的角落,但朱允炆,在這位叔叔眼裡,可能什麼也不是。

朱標穩坐太子之位,他不死朱棣不敢反,26個兄弟沒人敢跟他搶皇位

影視資料

我們再來看看這位老父親,在馬皇后死後,在朱標死後,他最累的時候,殺人殺麻木的時候,可能會在內心發出這樣的聲音:

“標兒,你能不能來看我一眼啊?看看你的父親是如何衰老的,看看他鬢間的白髮,看看你父親是如何為了這個帝國彈精竭慮的……大明王朝蒸發了你父親的氣血,榨乾了你父親的骨髓,這個用你父親血肉鑄成的王朝,原本是你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