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魯迅祖父周福清,本想為兒子謀“福利”,卻落得個家道中落的下場

1893年,魯迅的曾祖母去世。在魯迅後來的自述中,說在他“十三歲的時候,家裡忽而遭了一場很大的變故,幾乎什麼也沒有了。”說的就是這個時期。

魯迅曾祖母去世時,魯迅的祖父周福清正在朝中任內閣中書。因為母親去世,所以要回家為母親守制三年,古時稱之為丁憂。

魯迅祖父周福清,本想為兒子謀“福利”,卻落得個家道中落的下場

魯迅故居

魯迅的家族,在當地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名門望族。從魯迅的作品中不難看出,家裡有田產,有僕人,有丫鬟,有奶媽,這樣的家庭條件在當時絕對是令普通人望塵莫及的。

魯迅的祖父周福清是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進士,翰林院庶吉士。1874年,周福清上任金溪縣知縣。在任期間,周福清雖然勤勤懇懇,但是奈何不懂官場的人情世故,官途坎坷,最終因為得罪了上司,以能力不足為由被罷免。雖然這個知縣只當了四年,但這段官場生涯可以說就是周福清的巔峰時期了。

魯迅祖父周福清,本想為兒子謀“福利”,卻落得個家道中落的下場

周福清和夫人

在為官這件事上,周福清既不貪贓枉法,又不懶惰懈怠,雖沒有什麼大本事,卻也沒什麼過錯。可是在當時的官場之中,這樣的人是很難站穩腳跟的。

周福清雖然被罷了官,但是周家本來也沒指望靠他做官賺錢活著。用魯迅的話說就是,祖父做官雖然不用家裡的錢,卻也從來沒拿回一分錢來。

1879年,憑藉周家豐厚的家底,周福清買了一個內閣中書的文職,負責抄抄寫寫,基本與世無爭。

其實如果周福清不再執迷不悟,哪怕是回家原地躺平,天天守著自己的家底睡大覺,也不至於落得個誰都不想看到的下場。四年後,周福清的母親去世,依清朝律法,官員父母去世,必須離開官位回家守喪三年。周福清明白,自己折騰了這麼多年,自己一離開這個位子,三年後再回去就基本上沒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了。於是,他就想利用自己的人脈,給周家子孫謀點福利。

魯迅祖父周福清,本想為兒子謀“福利”,卻落得個家道中落的下場

舉人考試

周福清回老家不久,恰逢這年八月有舉人考試,魯迅的父親周伯宜以周吉為名參加了這次考試。而周福清又得知,主持這次浙江鄉試的主考官是殷如璋,此人是22年前跟自己一起考中的同期進士。於是,周福清就想利用這層關係讓兒子“少走點彎路”。

七月二十五日,周福清秘密乘船趕往蘇州,打算在殷如璋赴任的路上攔截。他準備好“關節條子”,靜候殷如璋。“關節”就是指作弊者與考官約定好,在考題詩文中用幾個字眼做記號,周福清將關節定為“宸忠”、“茂育”四字。另外,周福清還許諾事成之後給殷如璋“洋銀一萬兩”。他用兩張紙將這些事宜寫好,命人送到殷如璋手上。

魯迅祖父周福清,本想為兒子謀“福利”,卻落得個家道中落的下場

要說這周福清,考慮得也比較全面,因為做賊心虛,他不方便露面,所以讓一個叫陶阿順的下人去與殷如璋接頭。周福清告訴陶阿順,爭取得到大人的親自接見,如果拒絕接見再投信函。

陶阿順雖然滿口答應,可是他一介粗人,又剛來周家不久,來到殷如璋的船下後,早就把周福清的話忘到了九霄雲外,為了圖省事直接把信函交給了殷如璋的僕人。

此時,蘇州知府王仁堪正在船上拜訪殷如璋。僕人進房間後,直接把書信遞給了殷如璋。要知道,考官在赴任路上,是不能隨便接收信函的。這個僕人也不太機靈,竟當著知府的面直接把信遞給了殷如璋。殷如璋一臉尷尬,但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他把信遞給王仁堪,讓他代替自己開啟。結果顯而易見,周福清賄賂考官,企圖作弊的事證據確鑿。隨即,王仁堪命人立刻捉拿送信之人,殷如璋也勃然大怒,表示一定要將信和人交給官府查辦。

另一方面,周福清還在焦躁地等待家丁送信歸來,可左等也不來,右等也不來,察覺到事情不妙,於是逃到了上海,準備秘密逃回浙江,製造不在場證據。然而,這一切都沒什麼用,因為還有個關在牢裡的陶阿順。陶阿順早就供出了一切,並表示信是周福清吩咐送的,裡面寫的什麼自己也不知道。

魯迅祖父周福清,本想為兒子謀“福利”,卻落得個家道中落的下場

八月底,周福清潛回到了老家。此時的他早已成了一名通緝犯,朝廷也下令革去其內閣中書的職位,命令嚴行查辦。周福清自知難逃法網,索性直接投案自首,隨即被押往省城接受審理。

最後,周福清按照律例當被處斬,但是因為其“關節未成,贓未與人”,被判處“斬監侯”,定於來年秋後問斬,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死緩。周家趕忙斥巨資打點,耗盡了所有家底,最終周福清不斷減刑,在被監禁八年後出獄,時年65歲。

魯迅祖父周福清,本想為兒子謀“福利”,卻落得個家道中落的下場

魯迅

而最慘的就要數魯迅的父親周伯宜,舉人沒考成,最終連秀才之名也被革去。從此一蹶不振,每日都會喝得酩酊大醉,最後鬱鬱而終,病死的時候才36歲。貪婪和慾望,最終毀了周家。

自此之後,周家徹底沒落。曾經的名門望族,在當地也徹底銷聲匿跡。周家曾經的興盛,也只能在魯迅的作品裡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