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巴彥淖爾大事記:東漢

東漢光武帝建武四年(公元28年)

五原人李興、隋昱,朔方人田颯,代郡人石鮪、閔堪等起兵各據郡縣,自稱將軍。單于遣無樓且渠王入五原塞與李興和親,欲令盧芳還漢地為帝。

東漢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年)

盧芳在匈奴軍事力量的支援下,自立為帝,在五原郡建立都城,佔據五原、朔方、雲中、定襄、雁門五郡之地。

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

光武帝裁減朔方郡建置,將其管轄的地域歸入幷州(州治在今山西太原一帶)。

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

春二月,盧芳與賈覽攻雲中,久攻不下。留守九原的將領隋昱,脅逼盧芳投降,芳知羽翼外附,遂棄輜重,與十餘騎逃入匈奴。其眾盡歸隋昱,拜昱為五原太守。

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

冬十月,盧芳派遣使者向漢朝乞降。十二月,東漢王朝封芳為代王。

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

五月,盧芳復逃入匈奴,後病死。

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

光武帝裁減五原郡,將五原郡的官吏安置到黃河以東地區。

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

是時,佔據陰山南北的匈奴地連年大旱,赤地千里,草木皆枯,人畜飢疫,死者大半。

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

春正月,匈奴八部共同議定立薁鞬日逐王比為呼韓邪單于,單于派使者到五原塞,請求以五原西部塞80裡許(今烏前旗巴音花附近)為單于駐地,表示願作東漢北部的守備兵,抵禦來自北方的北匈奴。

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

冬,曾經叛變漢朝的五骨都候子又率其眾3千人歸南部,北單于派駐兵追擊,全部俘獲。南單于派兵拒之,逆戰不利。於是將南單于庭徙居西河美稷(今伊盟準格爾旗境內)。南單于居西河美稷後,亦列置諸部郡王,幫助東漢守護北部邊疆。使韓氏骨都候屯兵北地(今伊盟鄂托克前旗一帶),右賢王屯兵朔方(今盟境烏梁素海以西地區兼有伊盟杭錦旗地),當於骨都候屯兵五原(轄今烏拉特前旗以東地區),呼衍骨都候屯兵雲中(今包頭市、呼和浩特市以南地區)。

東漢明帝永平九年(公元66年)

三月,漢明帝為使河南地進一步鞏固,下令將各郡判處死刑的罪犯減罪,攜帶家眷到五原、朔方兩郡落戶。還規定了許多政策,鼓勵罪犯到北部地區屯戍。

東漢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

鮮卑族攻打北匈奴,將北匈奴打敗,斬優留單于,北匈奴大亂。屈蘭儲卑胡都須等五十八部歸順了漢朝,到五原、朔方、北地等郡駐牧。

東漢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

夏六月,車騎將軍竇憲出雞鹿塞(今磴口縣哈隆格乃山谷入口處西側),與北匈奴戰於稽落山,追至和渠北鞮海,竇憲遂登燕然山,刻石記功而還。

東漢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

冬十月,南單于遣左谷蠡王師子出雞鹿塞,擊北匈奴於北河(今烏加河)之北,大破之。

東漢安帝永初三年(公元109年)

秋九月,雁門烏桓率眾與鮮卑大人及南匈奴進犯五原,戰於九原高渠谷,漢兵大敗。

東漢靈帝光和六年(公元183年)

秋七月,五原(在今烏拉山東的哈德門南口東岸的哈德門古城)地震,山岸出現崩裂。

資料來源:《巴彥淖爾盟志》1997年

資料整理:黃翔,網名“陰山小蟲”,包頭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書長、包頭九原博物館 理事、包頭烹飪餐飲飯店行業協會 副會長。讀萬卷書、行千里路、嘗百般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