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為什麼說諸葛亮的人生四次選擇成就了其不朽的聲名?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一位失敗的英雄。雖然他竭忠盡智、嘔心瀝血,但是最終還是沒有能夠實現他攘除奸兇、恢復漢室的政治理想。可是,就是這樣一位失敗的英雄,在他去世後,卻受到了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的各個階層的推崇。尤其是在士人階層中,諸葛亮更是成為忠貞的典範,道德的楷模。那麼,是什麼成就了諸葛亮不朽的聲名?是從諸葛亮隱居隆中到病逝五丈原,正是先後四次非同尋常的選擇,成就了他不朽的聲名。

為什麼說諸葛亮的人生四次選擇成就了其不朽的聲名?

一、身為隱士,選擇有為

在選擇劉備出山之前,諸葛亮是一位躬耕於南陽的隱士。“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道出了他隱居不出的真實原因。身逢亂世,作為一介布衣,諸葛亮只想能夠保全自己的性命,他並不奢求自己的聲名能夠在諸侯間廣為傳播。隱士文化古已有之,最早可追溯到堯舜時代。在社會動盪不安,政治腐敗,戰爭頻仍的亂世,知識分子很難有所作為。因此,隱居成為他們一種無奈的選擇。諸葛亮作為飽讀詩書的一名知識分子,自然會受到隱士文化的影響。

但是除了隱居避世的思想之外,從諸葛亮的志向和言行中看到他積極“入世”的儒家思想。“專待春雷驚夢迴,一聲長嘯安天下”,從這兩句詩中可以看出,諸葛亮並不是真的沉迷於隱士的美夢,而是在靜心等待施展才能安定天下的時機。在隱居過程中,諸葛亮也不像其他隱士那樣流連山水,虛度時光,而是行蹤不定,四處遊歷。諸葛亮忙碌的身影,表明他正在為日後的“出山”做著積極的準備工作。第三十七回,“定三分隆中決策”,未出隆中,已知天下大事,正是他心懷天下、積極有為的最好證明。諸葛亮出山後,足智多謀,屢建奇功。不能不說,身為隱士,積極有為的生活,為他日後的成功奠定了堅實雄厚的基礎。

諸葛亮積極入世的儒家思想,與其四位好友的對比中,表現得更加明顯。第三十八回當劉備盛情邀請他的好友出山時,四位好友都婉言謝絕了。他們雖然和諸葛亮一樣,知曉天下形勢,擁有治世之才,但選擇的是無所事事空老於林泉之下。自言樂於耕鋤,懶於應世的諸葛亮,經過一番內心的矛盾糾結後,最終還是選擇了出山。此外,還有一處細節,值得我們注意。諸葛亮即將離開隆中之時,他不忘囑咐他的弟弟要好好耕種田地,“待我功成之日,即當歸隱”。一樣淡泊名利,鍾情歸隱,諸葛亮選擇的是功成身退,而好友卻是不求功成安於身退。可見,同樣是隱士,諸葛亮與好友在思想上有著本質的不同,而這種不同恰恰是“儒家”積極入世與“道家”消極避世思想的根本差別。

總之,諸葛亮作為一位讀書人,他的思想較為複雜,受到儒、道兩家不同的影響。但是儒家始終佔據著他思想的主體地位,而道家只不過是其避禍存身的無奈選擇或大功告成後的人生追求。

為什麼說諸葛亮的人生四次選擇成就了其不朽的聲名?

二、利鈍相伴,選擇劉備

在諸葛亮隱居隆中的十多年間,天下各路諸侯的政治形勢已十分明朗,尤其是南方的孫權集團和北方的曹操集團。此時,孫權佔“地利”,且繼承父兄的基業,已具備相當的實力。曹操佔“天時”,統一了北方,實力最為雄厚。在曹、吳兩個強勢政治集團招攬人才之際,諸葛亮有很多選擇的機會,憑藉他的聰明才智完全可以登上政治舞臺。可是為什麼他在二十七歲以前一直隱居隆中不肯出山呢?“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諸葛亮的《待時歌》給出了答案,就是因為他有所選擇。由此可見,諸葛亮絕不同於一般的讀書人,“良臣擇主而事”的觀念在他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究竟要選擇什麼樣的“意中人”?在這件事情上,諸葛亮可謂是煞費苦心,用心良苦。“三顧茅廬”是小說中的華章精彩,對不同的人物形象,我們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對劉備來說,體現了他的求賢若渴,禮賢下士;而對諸葛亮來說,則是他對劉備的考驗,考驗他是否值得自己效忠。透過諸葛亮的考驗,劉備表現出如下品質:

(一)誠心

劉備頂風冒雪,不畏嚴寒,三顧而往,尤其在第三次,在諸葛亮“無禮”的情形下,劉備對諸葛亮顯示出了極大的尊重與誠意。當時,劉備四十七歲,以仁義著稱,天下皆知;而諸葛亮二十七歲,躬耕南陽,默默無聞。兩個人在年齡、地位、身份上存在著巨大的懸殊。這份誠心確實是令諸葛亮感動的。

(二)仁心

在地方為政時,劉備已經留下了與百姓秋毫無犯的仁義美名。對此,博聞多識的諸葛亮應該早有耳聞。在“三顧茅廬”中,諸葛亮對劉備的“仁心”有了近距離的感受。當諸葛亮拒絕隨同劉備出山時,劉備“淚溼衣襟”,說出了“先生不出,如蒼生何”這樣的肺腑之言。正是劉備對天下蒼生的這份誠摯情感,最終打動了諸葛亮。作為一名正統文人,士人政治家,諸葛亮選擇什麼樣的主公來輔佐,必定有他的道德標準。而劉備的“仁心”恰恰符合他的道德標準。所以,諸葛亮選擇劉備也就是選擇了道德,選擇了正道,選擇了追求的正義事業。

(三)雄心

在小說第二十一回煮酒論英雄中,曹操獨具慧眼,看出了落魄的劉備是天下的英雄。和曹操一樣,諸葛亮也是慧眼獨具。他清楚地知道劉備之所以不辭勞苦,三顧茅廬的終極原因就是他想幹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志。自比為管仲樂毅的諸葛亮也只有在雄心勃勃的劉備這裡,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幹,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諸葛亮選擇劉備,事實證明完全是明智的,二人確立了親密和諧的君臣關係。但事情具有兩面性,正如司馬徽所言,諸葛亮雖然得到了明君,但是“不得其時”,所謂“不得其時”,就是指天時不利,就當時的政治形勢來看,意味著諸葛亮最終想實現他恢復漢室、統一中原的政治理想,其難度可以說是“難於上青天”。不單單是司馬徽有這樣的預測,諸葛亮的幾位好友也同樣有。他們認為諸葛亮出山是逆天而動,註定會奔波辛勞。確實如此,從現實處境來看,劉備將寡兵微,東奔西走,連立足之地都沒有;從長遠目標來看,天時不利,他想統一中原恢復漢室無異於痴人說夢。因此,諸葛亮選擇劉備,從不利的方面來說,意味著選擇了一條與“天時”抗爭的道路,一條很可能勞而無功一敗塗地的道路。

旁觀者對“天時”看得一清二楚,諸葛亮會不會是“當局者迷”呢?並非如此。第三十六回,當徐庶向諸葛亮推薦劉備時,他並不看好劉備,認為跟隨劉備就是去做“享祭之犧牲”,即無辜的犧牲品。既然諸葛亮知道“天時”不利,為何還要義無反顧地跟隨劉備出山?表面看來是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但更深層的原因是為了實現他所追求的正義事業,他“雖知天命,必盡人事,欲伸大義於天下耳”。諸葛亮知道“天命”不利,但是為了伸張正義之事,實現“興復漢室”的政治目標,無論如何不能放棄士人肩負的使命責任。再有,諸葛亮篤信“事在人為”,他相信自己的智慧與謀略,“天時”不利未必註定會失敗。在第三十七回諸葛亮對劉備談論天下大勢時,他認為曹操打敗袁紹的原因,除了“天時”,“人謀”也至關重要。因此,“天時”不利,諸葛亮絕對不會“聽天由命”,無所作為,而是要最大限度地發揮“人謀”的作用,化“不利”為“有利”。

值得商榷的是,在諸葛亮選擇劉備這件事情上,大多數觀點認為體現了諸葛亮“知其不可而為之”精神。筆者認為,更準確的應該是“知其有可為而為之”的精神。因為,它體現了諸葛亮自信樂觀務實吃苦的精神。正是依靠這股強大的精神力量,諸葛亮積極謀劃,四處奔走,最終輔佐勢孤力薄的劉備,實現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政治目標。可以說,從出山到輔佐劉備蜀中稱帝(207-221),十四個年頭,就是諸葛亮“知其可為而努力為之”的奮鬥史、成功史。

如果說,諸葛亮出山前身為隱士,選擇有為,體現了他積極入世的精神。那麼選擇劉備,就是將儒家的這種“入世”精神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選擇正義事業,選擇逆流而上,選擇奮發有為。

為什麼說諸葛亮的人生四次選擇成就了其不朽的聲名?

三、忠誠事業,選擇北伐

在劉備白帝託孤之後,諸葛亮繼續以驚人的魄力進行著劉備未盡之事業。由此可見,諸葛亮不僅是忠誠於劉備,更是忠誠於自己追求的正義事業。在長途跋涉平定南方之後,諸葛亮沒有選擇偏安一隅,貪圖安逸,而是馬不停蹄地又開始了艱難漫長的北伐征程。諸葛亮選擇北伐,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是堅定的政治目標,“漢賊不兩立,王室不偏安”;二是堅信“事在人為”,“天時”不利,但絕不能坐以待斃;三是蜀地人才匱乏,等人才凋零之際再去北伐,已為時以晚。

諸葛亮一貫忠誠於自己的事業,而耗時七年的北伐將其“忠誠”展現得最淋漓盡致也最催人淚下。六出祁山,屢敗屢戰,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寢不安席,食不甘味,經年累月,以致積勞成疾;事無鉅細,親自操勞,非不自惜,恐辜負先帝;“秋風五丈原”,命在旦夕,仍強支病體,出寨遍觀各營;秋風拂面,徹骨生寒,發出了沉重的嘆息:“再不能臨陣討賊,悠悠蒼天,曷其有極!”彌留之際,妥善安排蜀漢大軍的撤退;臥榻上手書遺表,勸勉後主仁政愛民;奄奄一息,昏迷復醒,等待李福,交代朝廷大事。以上種種事例足以表明,對事業的忠誠諸葛亮真正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正如他給自己立下的誓言那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知其可為”,要“為”就要“為”到傾盡全力,“為”到至死方休。無疑,諸葛亮不僅是儒家思想的繼承者,更是儒家實踐精神的發揚光大者。

“出師未捷身先死”,諸葛亮的北伐事業最終付諸東流。但是,與選擇劉備一樣,選擇北伐同樣表現出了諸葛亮“知其可為而努力為之”的精神。在六出祁山的過程中,諸葛亮不斷總結失敗的教訓,及時調整自己的北伐策略,蜀漢敵對雙方互有勝負。之所以北伐最終沒有成功,和“可憐天不助英雄”有極大關係。假如諸葛亮的壽命能夠再延長十幾年,北伐成功不是沒有可能。

忠誠事業,選擇北伐,更加彰顯了諸葛亮不計利鈍的崇高品質,他的精神人格在不斷地超越不斷地提升。

為什麼說諸葛亮的人生四次選擇成就了其不朽的聲名?

四、恪守臣道,選擇撤退

為完成北伐大業,當諸葛亮不遺餘力全力以赴時,他會隨時面臨各方阻力,而最大的阻力便是來自後主劉禪。三出祁山,均以失敗告終,而四出祁山迎來了難得的轉機,蜀軍大獲全勝士氣高漲,魏軍卻被打得丟盔棄甲抱頭鼠竄。但就在距離成功一步之遙功業唾手可得之際,卻接到了後主劉禪班師回朝的一紙詔令。是進還是退,是抓住戰機不顧君命還是放棄時機服從君命,在正好建功和完善道德的兩難之間,諸葛亮陷入了生平最大的艱難抉擇當中。但最後為了維護“忠”的人格,恪守臣道,他還是放棄了千載難逢的建功良機。作為一名士人政治家,諸葛亮雖然渴望千秋功名,但是他把名聲道德看得更為重要,他不允許忠臣的名節有任何的道德瑕疵。可見,在成就事業上,諸葛亮在不斷地挑戰著自己,在道德人格上,他同樣也在不斷地挑戰著自己。因此,諸葛亮的忠貞,既有對事業的無限忠誠,也有對君王的無限忠誠,當二者發生矛盾時,他會忍痛割愛,選擇後者。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雖然是一位“智絕”,但是在智慧謀略上,與他旗鼓相當的人物大有人在,可是,在人格道德上與之相比,無出其右。智謀足可與諸葛亮爭鋒的曹操、司馬懿,他們在羽翼未豐之時無不表現出對君王、朝廷的忠心耿耿,但是隨著大權獨攬,私慾膨脹,篡權的野心日益暴露。而諸葛亮在後主劉禪執政時期,同樣是權傾朝野,但是他的“忠貞”卻從未有過一絲一毫的改變。不僅沒有改變,比起對劉備的忠誠,他對劉禪的忠心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杜甫的詩句“兩朝開濟老臣心”,正是對諸葛亮這種忠君思想的高度盛讚。

選擇是一個人重塑的過程。選擇有為,選擇劉備,選擇北伐,選擇撤退,一次次的選擇,構成了諸葛亮人生的軌跡,也成就了他理想的人格。四次選擇,正是諸葛亮人格外化、提升臻於至善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