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李元昊祠神西涼府

(本文1843字,閱讀需要約5分鐘)

北宋寶元元年(1038)十一月,西夏正式建國後的一個月,夏景宗李元昊來到西涼府進行祠神。現存史料對這一事件的記載比較簡略。據《宋史 夏國傳》記載:“宋寶元元年……與諸豪歃血約先攻鄜延,欲自德靖、塞門寨、赤城路三道併入,遂築壇受冊,即皇帝位,時年三十。遣潘七布、昌裡馬乞點兵集蓬子山,自詣西涼府祠神。”《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二十二記載:“甲戌,趙元昊築壇受冊,僭號大夏始文英武興法建禮仁孝皇帝,改大慶二年曰天授禮法延祚元年,遣潘也布易裡馬乞點兵集蓬子山,自詣西 府祠神,仍遣使以僭號來告。”元昊次年遣使上表提及登壇稱帝之事:“遂以十月十一日郊壇備禮,為世祖始文字武興法建禮仁孝皇帝,國稱大夏,年號天授禮法延祚。”

以上史料反映了元昊到西涼府祠神的大體情況,但對於祠神的物件及地點在西涼府何地沒有明確記載。目前學術界認為,西涼府祠神活動是西夏多神信仰的表現。《簡明西夏史》中寫道:“西夏對多神的信仰,在其建國之後仍然存在的一種表現。”

李元昊祠神西涼府

元昊這次祠神並非慣例,以後歷代西夏皇帝鮮有在涼州舉行類似活動。可見,這是一次有目的的“專祀”。

從時間和氣候上看,李元昊在西涼府祠神,當時正值隆冬,天寒地凍,如果是一次普通的祭祀活動,李元昊完全可以就近選擇在興慶府祠神,沒有必要冒著嚴寒到遠離都城的西涼府,這充分說明此次活動意義重大,涼州之地位的重要性。

內蒙古額濟納旗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史詩《夏聖根讚歌》是一首讚美党項先祖歷史傳說的史詩,俄羅斯西夏學專家克恰諾夫較為完整地翻譯了《夏聖根讚歌》全文並進行了註釋。現將詩中的最後一部分摘錄如下:

聖王似風疾馳去,拉韁牽馬人強國盛。

我輩從此人儀馬,勇族向西聖容近,

未脫離,無號召,僻壤之中懷大心。

四方部族遣使賀,貧善人處善言說:

治田疇,不毀穗,民間盜竊無有,

天長地久,戰爭絕跡樂悠悠。

對於詩中“聖王似風疾馳去”一句,克恰諾夫對“風”字後面的字沒有能夠識讀,盧梅、聶鴻音將這一句翻譯為“風角聖王神瘤軍”,認為“風角聖王”指元昊。李範文、史金波先生經過考證,認為“風帝”“風角”或“風角城皇帝”均指元昊。“風角聖王”為元昊,說明詩中所記述的事發生於李元昊統治時期。“勇族向西聖容近”中的“聖容”,在西夏仁孝陵墓出土的西夏文殘碑中有“年中西隅,聖容眾宮”之語。《涼州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漢文部分有“慶寺監修都大勾當、行宮三司正兼聖容寺感通塔兩眾提舉、律晶賜緋僧藥乜永詮”,說明詩中“聖容”即指西夏聖容寺,在今永昌縣北十公里處。

聖容寺,是西夏王朝仿宋朝在寺院宮觀中普遍設定神御殿的做法,吸取吐蕃“佛祖合一”思想而獨創的。

《御駕西行燒香歌》第九句“父母大恩報不完”,可知報父母恩是西夏仁孝皇帝祭拜聖容寺的原因,可見西夏聖容寺可以祭祀先祖。宋慶曆四年(1044),元昊上誓表:“乞頒誓詔,蓋欲世世遵守,永以為好。倘君親之義不存,或臣子之心渝變,使宗祀不永,子孫、罹殃。”說明元昊對祖先十分敬畏,從西夏聖容寺的性質可以看出元昊此次祠神的物件應該是先祖神靈。

對於這次西涼府祠神的真實目的,可從元昊同年安排的一次佛事活動進行對比而知。北宋寶元元年(1038)正月,“元昊請人供佛五臺山,乞令使臣引護,並給館券從之”。元昊祠神的真實目的正如清人畢沉所說“實欲窺河東道路故也”。元昊選擇涼州祠神和“供佛五臺山”一樣,不僅僅是一次單純的佛事活動,更重要的是出於戰略考慮,這才是到涼州祠神的真實目的所在。

涼州東連關隴,西接甘州,北通契丹,南當吐蕃,無不對其虎視眈眈。當時西夏正在準備對宋發動戰爭,大量軍備集結在東面,河西地區只在甘州路駐軍三萬,防備較為薄弱。西夏統治者不得不重視這一問題,以防在對宋戰爭中“後院起火”。元昊稱帝初期統治基礎尚不穩定,國內“諸蕃向背不齊”,叛亂事件頻發,周邊民族關係也比較緊張。基於這種狀況,元昊利用西涼府祠神之機對河西進行戰略部署十分必要。

其實,西夏早在李繼遷時期就確立了“西取秦之群蕃,北掠回鶻之健馬,長驅南牧”的戰略方針,涼州是奪取河西的關鍵。“不得西涼,則酒泉、敦煌諸郡勢不能通”,奪取了涼州,就得到了整個河西走廊。此後幾十年,李氏三代對河西“畢世經營,精神全注於此”,“元昊自涼州盡有其地,則控制河西,平吞漠北,從此用兵中原,無後顧憂矣。”“蓋平夏以綏為首,靈州為腹,西涼為尾。有靈州則綏宥之勢張,得西涼則靈州之根固。”

李元昊祠神西涼府

為了加強西涼府的防禦能力,1068 年5月,西夏對涼州城垣及周邊堡寨進行了修建,還為士兵們裝備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銅炮。

作者簡介:

柴多茂,現為武威市涼州文化研究院幹部,著有《張澍》。

編 輯 :柴多茂

統 籌 :張長寶

李元昊祠神西涼府

涼州文化研究

一個有文化溫度的公眾號

版權歸武威市涼州文化研究院所有,只能用於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使用本品須經同意,違者必究。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文章轉載自“涼州文化研究”微信公眾號。 轉載僅限全文轉載並完全保留作者署名,且不修改文章標題和內容。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