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代中舉比上清華北大還要難嗎?蒲松齡考了44年,結果還是個秀才

科舉從隋朝創立以來,一直是古代讀書人出人頭地的方式,不過科舉流程很複雜,難度也不低,有人考了一輩子也考不上,那科舉流程到底怎麼樣,古代要中舉有多難,會比上清華北大難嗎?

古代中舉比上清華北大還要難嗎?蒲松齡考了44年,結果還是個秀才

啟蒙教育

那麼故事得從科舉的起點,啟蒙教育說起,有志於科舉的人家,會在小孩五、六歲時,就開始啟蒙教育,除了老爸自己教導外,就是上私塾,而大多數的私塾老師,都是一些落榜仔或老秀才,老師們一邊教書也邊讀書,以便再次參加科舉。

這個階段的學習就是讀書、背書與練字,除了講授四書五經外,清代私塾的必修課程,還有康熙頒佈的聖諭廣訓,類似現在的思想政治,這屬於政治課程。

之後考科舉的第一關,就是先默寫聖諭廣訓,寫錯的直接淘汰;

背書的話,五萬餘字的四書完全背誦是最基本的;

除了讀書背書之外,就是練字,古人強調字如其人,如果字寫得醜不拉幾,就算再有文采,也是當場淘汰。

古代中舉比上清華北大還要難嗎?蒲松齡考了44年,結果還是個秀才

科舉要求的字型是館閣體,要求字型端正整齊、大小一致,每個字都像今天的印刷體,這肯定要練好幾年。

因此科舉的門檻,光是背書與練字就刷掉了不少人。

寫文章

一個人唸了幾年的詩書,書背得差不多了,字也練好了,那麼就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寫文章,也就是八股文。

八股文的題目來自四書五經,如果沒有把四書五經背得滾瓜爛熟,可能連題目的出處都不知道,就直接當場去世了。

西方人擅長把複雜的東西變得簡單,因此誕生了科學,而中國人擅長把簡單的道理變得很複雜,就是八股文。

古代中舉比上清華北大還要難嗎?蒲松齡考了44年,結果還是個秀才

八股文

主考官會從古文中選題,古文的半句話、甚至是一個字都可以變成題目,一個儒童經過私塾教育到寫出完整的八股文,前後約需要10年。

如何成為秀才

一般來說,十六、七歲就有希望考過資格考試,也就是考上生員,俗稱秀才。

要成為秀才,得經過三關,就是縣試、府試、院試,統稱為童試,考生就稱為童生,考過之後才有資格參加正式的科舉考試。

童生是科舉時代讀書人的第一個身份,不要覺得帶有“童”這個字,就認為很菜,有一些人資質愚鈍或運氣不好,一直卡在資格考試的第3關,因此可能會有五、六十歲的童生,如梁啟超老爸,一輩子都考不上秀才。

而梁啟超是一個神童,16歲就考上了舉人,梁爸還得叫他一聲學長,很多長輩拉不下面子,拼死也要擺脫童生這個稱號,所以在考場上,經常看到父子,甚至是爺孫同場競技的景象。

古代中舉比上清華北大還要難嗎?蒲松齡考了44年,結果還是個秀才

縣試是儒童第一次參加的官方考試,地點為其所在的縣,主考官就是縣老爺。

報名的程式頗為複雜,除了本人的姓名、籍貫、年紀外,還要交代祖上三世的來歷,以確保家世清白,不能是倡優隸卒之家,同時遞上5位同題考生的承諾書,如果一人作弊、則五人連坐。

這裡的作弊除了夾帶小抄,還包含冒籍、匿喪、頂替、捏造等,依照清朝規定:父母去世的27個月內都要守孝,不得參與考試,違者稱為匿喪,祖上有人是倡優或隸卒,也不得應考,倡優類似現在的藝人,而隸卒則是衙門中手持棒棒、口喊威武的人。

不過這裡面最讓人防不勝防的,還是冒籍與頂替,在清朝考上秀才並不簡單,每個區域都有固定的名額,錄取率約1%,在江浙等讀書人多的地方,那更是難上加難,倒是一些偏遠地區,雖然名額少,但讀書人更少,反而好考,這就出現了許多考生會跨區考試,這稱為冒籍。

由於太多南方人喜歡越區應考,因此每年在北方的考區,都會有人專門審查考生的口音。

頂替就要找槍手替自己考試,不過一旦頂替被抓,雙方都要充軍,槍手外加枷號3個月。

雖然懲罰是如此的嚴厲,但槍手代考仍層出不窮,因為在那一個連照片都沒有的年代,要完全遏制冒籍與頂替是不可能的,魯迅的爺爺就曾找槍手代考。

古代中舉比上清華北大還要難嗎?蒲松齡考了44年,結果還是個秀才

縣考地點在衙門大堂,桌子板凳都要自己準備好,食物也要自己帶,雖然考場裡面有賣吃的,但人在裡面做生意的,肯定都是交了保護費,光一杯水就比外面貴了20倍,更別說其他東西了。

科舉時代的考試,很能帶動一個城市的GDP,有點像是現在年假,城中的飯店、餐廳、文具店、書店等,都將迎來發大財的機會,在這種關鍵的時刻,就連窮書生也比較捨得花錢。

透過縣試後,接著會在府城考府試,這裡的桌子就不用自己準備了,縣試府試都考過後,便可以自稱童生,一個書生即使一輩子考不上秀才。

有了童生資格後,身價也會微幅上漲,比如打官司可以自稱童生,不再是小民,還有座位可以坐,換成商人再有錢也沒得坐,婚喪喜慶時,商人也不能與官員同桌,而童生則可以。

此外童生的屁股也跟著寶貴起來,即使犯了錯,縣老爺也不能打他屁股。

但縣試和府試不過是前菜而已,院試才是真正的考驗,考官是中央官員,考過院士那就有生員,俗稱秀才,算是有功名的,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不用徭役外,普通人家的婚喪喜慶,也都要請秀才主持,生活水準會大為改善。

古代中舉比上清華北大還要難嗎?蒲松齡考了44年,結果還是個秀才

秀才

只不過秀才人數眾多,也沒有任官的資格,因此就沒有什麼人把秀才當一回事。

在儒林外史裡,范進就是秀才,而他岳父胡屠夫卻瞧不起他,不過范進中了舉人後,胡屠夫馬上跪下稱范進為賢婿老爺,是文曲星轉世,原因就是兩者地位截然不同。

秀才如何變成舉人呢

那秀才如何變成舉人呢,以上說的三階段考試,都還只是科舉的資格考試,資格考試通過後才是正式的科舉,也是三個級別,分別是鄉試、會試與殿試。

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考試的地點在省城,主考官由進士出生的官員擔任,一共3場,每場考3天,難度當然比資格考試更難,而考過之後就有舉人。

古代中舉比上清華北大還要難嗎?蒲松齡考了44年,結果還是個秀才

舉人就意味著脫離了民眾階級,不但免疫免稅,也有了任官的資格,擁有眾多權力,九品芝麻官裡面的方唐鏡,他就是舉人,因此他與包龍星說話時,完全沒有在怕,甚至瞧不起不是科舉出身的包龍星。

中國人最愛攀關係,因此中舉後,許多紅利跟著而來,而且根據江湖行規,考生要認主考官為老師,這對雙方都有利,主考官可以迅速擴充自己的官場勢力,而對考生來說,老師也是有利用價值,可以先抱大腿,打入小圈圈。

中了舉人之後,便可以參加次年京城的會試資格,開始真正的進京趕考,秀才到省城參加鄉試已經夠威風了,而舉人進京參加會試更是目空一切。

官府會為舉人準備路引,類似護照,古人外出百里都需要檔案,且國家會提供所需的路費盤纏,依照路程的遠近,約現在的9000到20000萬不等,並使用公交馬車接送進京,簡稱公車,公車上會插著奉旨參加會試,沿途人馬必須迴避讓道,比現在的警車還拉風。

古代中舉比上清華北大還要難嗎?蒲松齡考了44年,結果還是個秀才

公車

清末康、梁發起的公車上書,就是指進京應考的舉人,聯名上書的改革運動。

會試分為3場舉行,1場考3天,過程也是非常地折磨人,錄取後稱為貢士,一個月後便可以打科舉的終極BOSS-殿試,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考1天。

最後所有的考生依照成績分為一甲、二甲與三甲。

一甲賜進士及第,只有三個人,也就是狀元榜眼及探花,都是皇帝欽點的;二甲賜進士出身約100人上下;而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約150人左右。

古代中舉比上清華北大還要難嗎?蒲松齡考了44年,結果還是個秀才

殿試

這一些人都是進士,因此殿試是沒有淘汰機制的,就是一個排位賽。

進士考到後,代表科舉BOSS就打過了,仕途之路便正式開始。

一甲與二甲的前段班可以進翰林院,相當於今天的黨校,可以說是前途無量,進士的第二個出路是留在京城當官,當一個國防部長、考試院長等中央官員,而最差的則是到地方任職,當縣老爺。也就是說考中了進士,最少也可以撈個縣長。

那麼中舉到底有多難呢

明代考舉人的鄉試,三年一次,全國錄取率約1,000人左右,而明代人口約一億,也就是說每年舉人佔全國人口的十萬分之四。

不過以總人口來看不準,以應考人數計算的話,魯迅那屆的秀才錄取率約為8%,明朝應天府的舉人錄取率達7。26%,而清代的讀書人激增,低到只有1。68%。

而貢士也是競爭激烈,以明朝萬曆五年會試為例,那年共有4,500名舉人,也就由各省精英爭取301人的進士名額,機率約為6。68%。

因此要從童試、鄉試、會試、殿試這樣子考上來,是非常的不容易。

我們舉一個更簡單的例子,曾國藩算是學霸了吧,不過他秀才就考了七次,進士也考了3次,還只是一個三甲同進士;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19歲就中了秀才,但此後反覆考了44年,連一個舉人都沒撈到。

古代中舉比上清華北大還要難嗎?蒲松齡考了44年,結果還是個秀才

曾國藩

你說科舉難不難,當然比清華北大難多了。

在物質條件的限制下,古代讀書不是件容易的事,吃都吃不飽怎麼讀書啊,而今天我們的生活不虞匱乏,每個人幾乎都有高等教育的機會,但依舊許多人考不上心儀的學校。

那麼你們認為古代科舉和現在高考誰更難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喜歡的動動你的小手點點關注

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