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他是袁世凱首席智囊,襄助其奪得總統寶座。袁要稱帝,他拂袖而去

1855年10月24日,在衛輝府城內曹營街一座普通民宅裡,一個男嬰呱呱墜地,誰也沒有想到,這個男嬰日後會成為滿清封疆大吏、民國大總統,他就是徐世昌,中國近現代史上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他是袁世凱首席智囊,襄助其奪得總統寶座。袁要稱帝,他拂袖而去

徐世昌出生在一個沒落的官宦之家,幼年喪父,母親含辛茹苦培養他成人,家教甚嚴。他寫得一手好字,年紀輕輕就充任縣衙文案,換得薄薪貼補家用。二十四歲在淮寧縣衙當文員時遇到袁世凱,兩人一見傾心,志同道合,遂結拜為金蘭弟兄。袁世凱拿出200兩銀子資助徐世昌赴應天府趕考,徐世昌不負所望,透過科舉進了翰林院,而袁世凱則隨吳長慶去了朝鮮,從此盟兄盟弟一別就是十年。

袁世凱從朝鮮歸國後,不被清廷重用,落魄失意處在人生低谷。這時徐世昌透過李鴻藻把袁世凱引薦給李鴻章,經李鴻章提議,清廷派袁世凱到天津小站練兵。袁世凱請徐世昌襄助,徐欣然接受,從此成為袁世凱重要智囊,兩人一文一武,珠聯璧合,協力同心,打出一片新天地,走向人生事業巔峰。

他是袁世凱首席智囊,襄助其奪得總統寶座。袁要稱帝,他拂袖而去

小站練兵是中國近代軍隊西方化的開始,徐世昌這個翰林編修,滿腔熱忱投入到新軍建設中,他在小站主持部隊日常工作,袁世凱不在時代行其職權,相當於辦公室主任和參謀長角色。他自學軍事、英語等專業知識,編著教材,制訂軍規條令,成績卓著,在小站是僅次於袁世凱的第二號人物。袁世凱對他言聽計從,尊稱他大哥,全軍上下更是以他為師,對他尊崇倍至。

戊戌變法時期,袁世凱和徐世昌都是贊成變法的維新派人士。隨著變法的深入觸及到了一些人的利益,維新派和保守派矛盾日趨尖銳,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維新黨人譚嗣同夜訪袁世凱,要他保護皇上,除掉守舊的慈禧一夥。徐世昌審時度勢,權衡利弊,建議袁世凱站在慈禧後黨一邊,因為光緒帝根基太淺,勢力太弱。根本不是強大的慈禧一派的對手,跟從光緒無異以卵擊石,自尋死路。袁世凱深以為然,遂告密榮祿,致維新變法失敗,六君子喋血。袁世凱、徐世昌因此得寵,官運亨通。

1900年,庚子之變,京師陷落,西太后攜光緒逃往西安避難,徐世昌隨行,逐漸得到太后器重,又加上張之洞、袁世凱保薦,官越做越大,1904年,徐世昌主持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科舉考試,任主考官,圓了天下文人的最高夢想。不久出任東三省總督,成了封疆大吏,而袁世凱時任直隸總督,兩人位高權重,風光無限。

1908年,光緒、慈禧先後辭世,三歲的溥儀即位,其父載灃為攝政王。載灃是光緒的弟弟,他惱恨袁世凱當初背叛出賣光緒一事,欲加罪誅之,幸大臣講情,袁世凱被罷官回老家養病。載灃還對袁世凱勢力北洋一派進行清洗,由於徐世昌平時處事低調,為人圓滑,並沒有被株連,不久還被升職重用,擔任內閣中的協理大臣,這是當時漢人在清廷擔任的最高職位。但徐世昌並沒有忘記盟弟袁世凱,一直在為袁的復出而努力。

他是袁世凱首席智囊,襄助其奪得總統寶座。袁要稱帝,他拂袖而去

很快,機會來了,1911年底,武昌起義爆發,南方各省紛紛獨立響應。清政府派兵鎮壓革命黨,可是隻有袁世凱的北洋軍有戰鬥力,而北洋官兵幾乎已成了袁世凱的私人部隊,根本不聽從清廷官員指揮,載灃無奈,只好重新啟用袁世凱,任命袁為湖廣總督南下平叛。袁世凱依徐世昌意見婉拒不出,待價而沽。清廷無奈,只好任袁為內閣總理大臣,把軍政大權和王朝命運都交給了袁世凱。袁世凱大權在握,此時他已無意挽救這個即將滅亡的大清,他和徐世昌密謀要抓住機會,逼革命黨讓步,逼清宮退位,建立一個由他們主導的共和政體。袁世凱一面派軍隊佔領漢口、漢陽,向南方革命黨施壓,一面聽從徐世昌的建議,派唐紹儀去武昌談判策劃南北議和。在京城則借革命黨威脅清廷,重金收買奕劻去勸隆裕太后屈服,徐世昌還讓段祺瑞牽頭率北洋軍64名將領上書,要求清廷“立定共和政體,否則以兵隨之”。清廷同意退位,張謇代寫退位詔書,徐世昌又讓在後面加上一句,“袁世凱為總理大臣,值此新陳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這樣就以詔書方式公告天下,迫使孫中山等革命黨人接受袁世凱為新政權首腦。

他是袁世凱首席智囊,襄助其奪得總統寶座。袁要稱帝,他拂袖而去

徐世昌以過人的膽識謀略,襄助袁世凱成功登上總統寶座,民國成立,按說徐世昌居功至偉,正是國務總理的最佳人選。可他卻急流勇退,歸隱青島。他對袁世凱說,身為大清老臣,不宜立即在新政府任職,袁百般挽留,徐去意已決,最後約定,兩年為期,到時再歸來合作共事。

沒了徐世昌輔佐,袁世凱舉步維艱,忍不住連著兩年去請徐出山,徐世昌婉拒不為所動。到了民國四年,千呼萬喚之下,徐世昌才出任北洋政府國務卿。

可是袁世凱見天下初定,南方革命黨已被他打壓下去,耳邊都是阿諛之聲,野心不由膨脹,想從大總統再進一步過把當皇帝的癮。為此,他與徐世昌長談,想獲得徐世昌支援,徐世昌對國內形勢洞若觀火,他說稱帝一事萬不可行,不得民心,萬一不成,連回旋餘地也沒有了。可老袁主意已定,徐世昌非常失望,他辭去國務卿職務拂袖而去,兩人終因政見不同而分道揚鑣。

他是袁世凱首席智囊,襄助其奪得總統寶座。袁要稱帝,他拂袖而去

後來徐世昌在日記裡寫道:人各有志,志在仙佛之鄉者多,則國弱;志為聖賢之人多,則國治;志為帝王之人多,則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