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成佛後,佛陀與淨飯王還有父子之情嗎?

在古代印度,婆羅門教把人生分為四個時期:

第一是學習期,從八歲開始,要持續12年,責任是掌握知識與能力,以便擁有美好而有效的一生;

第二是家居期,以個人完成婚姻為起點,責任由家庭、職業到個人所屬的社群;

第三是退隱期,以擁有了長孫為起點,離開家庭,走進森林,致力於尋思生命的意義;

第四是雲遊期,成為行腳僧,四海為家,做“一個既不恨、也不愛一切的人”。

在孫子羅睺羅出生後,迦毗羅衛城的城主淨飯王打算退隱。但他沒想到,兒子悉達多悄然不辭而別離家出走,提前過上了修行生活。

悉達多離家十二年,在證悟成為覺醒者(音譯:佛陀)後,他決定回故鄉迦毗羅衛城看望昔日的父母與妻兒。

01、見到父親,佛陀平靜微笑

淨飯王聽到兒子回來的訊息,興高采烈地率領眾臣出城迎接。

遠遠走來一群身穿橘黃衲衣的僧人。淨飯王一眼就認出了走在最前面的,就是他是日思夜想的兒子悉達多。

他不禁加快了腳步,張開雙臂,想擁抱自己的兒子。

佛陀看到了父親,他微笑著,邁著平和、輕鬆的步伐迎上前去。

“悉達多!”

“父親!”

喜悅的淚水從淨飯王略有皺紋的臉上流下來。

佛陀看著父親,眼裡充滿了溫暖的笑意。

淨飯王知道,眼前的悉達多,已經成為一位受人尊重的精神導師。於是,他按照印度的風俗,把雙臂收回胸前,對佛陀雙手合十。

“悉達多,我一直盼望著你回來啊!你應該早些回來,難道是怕我這裡無法養活你們嗎?還是你對我有什麼不滿,故意冷淡我?”

“父親,我已經不是以前的悉達多了。我只是按照我們的規矩行事,別無他意。”

“可咱們的規矩裡沒有討飯之說啊。”

“我說的是沙門的規矩,並非釋迦族的規矩。”

淨飯王拉著兒子的手,兩人邊談邊走。他時不時地偷眼望望兒子的臉。

佛陀也有十多年未見過父親,此時此刻,他心裡也很歡喜。但他知道,覺醒者不能糾纏於兒女情長之中。

02、最好的禮物:“覺醒之道”

回到王宮,佛陀對後母、兄弟等眾親眷一一問候。這時,兒子羅睺羅拉著母親耶輸陀羅的手走了過來。

人們都屏住呼吸,注視著這充滿戲劇性的相會。

耶輸陀羅的臉上,閃過了一絲哀怨。佛陀的臉,莊重平靜。他對曾經的妻子說:“耶輸陀羅,這些年你辛苦了!請為我高興吧!我已經完成了本願。”

他對羅睺羅說:“哦!你長大啦!”

這是他離家出走十二年之後的第一次歸來。然而,久別重逢的家人在一起,既沒有相擁而泣,也沒有相互傾訴思念之情。

佛陀更願意把最好的禮物、他體證的覺醒之道,分享給親人們。

“人生即是無常。人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死。誰也不能逃脫老病死,除此之外,還不知會遇上什麼可怕的事。每念及此,我便惶然不知所措,無法安定下來。因此,我出家了。這給大家帶來了極大的困惑。但,未死之人另當別論,將死之人大概會為我出家感到欣喜。我終於找到了不怕死的道理。”

“我知曉了這充滿無上和平、無上安詳和喜悅的世界,懂得了斷滅一切苦。那時我衣衫襤褸,時而睡在樹下或沒有屋頂遮擋的地方,吃著你們無法下嚥的食物。但,我正因此得到了心靈上的平靜。我在宮裡的時候,生活奢華,受人寵愛,而我的心卻充滿了痛苦,煩悶的比死還要難受。”

“正因為那時的痛苦,我現在才有機會進入截然不同的世界。知道了我應該活在涅槃(遠離煩惱)之中。人生即是無常,是苦,是迷。然而苦是可以斷滅的。”

“我們應該恐懼的是執著於我的世界,是陷進貪慾、嗔恚、愚痴的汙泥中,而不知正道……”

佛陀這樣講著,人們靜靜地諦聽。

佛陀離開故鄉時,他同父異母的弟弟難陀、堂弟阿難、兒子羅睺羅也追隨他出家修行。

03、盡人子之責

佛門中人一出家就與父母絕訣了嗎?

其實,不然。

回到故鄉看望家人後,佛陀又帶領僧團行走在印度諸國之間,傳播充滿智慧與慈悲的解脫之道。

印度的社會習俗中,雖然尊重出家修行的人,但在印度“種姓制度”中,婆羅門出家的修行者地位最高。佛陀主張“眾生平等”,只要肯領悟“四聖諦”,實踐“八正道”,人人都可以獲得解脫的智慧。

眾生在獲得解脫的智慧上,是平等的。在因緣法中,人與人之間雖然平等,但客觀上存在著緣分的差別。

比如說,佛陀雖然出家為僧,但他並不破壞日常生活中的倫理關係,他依然關心父母、感恩父母,為報答父母的恩情,他還積極地利用這層親近的緣分引導他們早日獲得解脫的智慧。

一天,佛陀坐禪時,忽然感到一種少有的悽楚。他想到了父親,不由得心裡一緊,“父親淨飯王大概是患病了吧。”

過了不久,迦毗羅衛城的使臣帶來了訊息:“大王身有不適,盼望和佛陀見一面。”

佛陀馬上起身,趕往迦毗羅衛城。他走進王宮時,淨飯王雖已病危,但依然神志清醒。

看到佛陀來到身前,淨飯王歡喜地朝他招手。

佛陀走過來,坐在父親床邊,默默地握著父親的手。

難陀忍不住哭起來,羅睺羅也哽咽抽泣了。

淨飯王說:“你們不要哭!我的兒子成為覺者,我感到很幸福。在我臨終的時候,他前來守護我,我沒有什麼遺憾的。”

說完,淨飯王雙手合十,漸漸地停止了呼吸。

佛陀默默地凝望著父親,守護著他完全進入涅槃的狀態。

為淨飯王處理後事時,難陀對佛陀說:“請允許我為父王抬棺。”羅睺羅和阿難也向佛陀提出抬棺的要求。

佛陀平靜地說:“我也要抬一角。”

04、佛陀教你這樣與父母相處

在《佛教倫理學》中,薩達提沙尊者參考南傳佛教的經典,明確了佛弟子與父母的相處之道。

佛陀告誡那些決定過世俗生活的人,要保持家庭的團結,也要維護家庭的榮譽和尊嚴。在《木法本生經》中,佛陀以樹作比喻,講到了家庭團結的重要性:森林中的樹木能夠抵擋風暴,而一棵孤立的樹,不論如何巨大,也抵擋不了。

在《增支部》的經典中,佛陀指出,在家庭生活中,子女應該像尊敬佛陀、聖賢一樣尊敬父母。

佛陀指出,父母為子女做了很多,撫養他們長大,關心照顧他們,把他們引向世界。贍養父母是子女應盡的義務,也是為智者所稱讚的三件善事之一,其他兩件是佈施和過出家生活。

子女從父母那裡得到的恩惠,通常是不可能報答完的;只有一種情形能報答,那就是喚起父母對佛法的信心,使他們由卑瑣變得慷慨,祛除愚昧,擁有智慧。

在《私伽羅說經》中,佛陀指出居家生活的子女服侍父母的五種方式:(一)我要贍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曾經撫養我;(二)我要承擔起對父母義不容辭的義務;(三)我要撫育後代;(四)我要繼承前輩的事業;(五)我要及時給去世的父母獻祭。

與此相對,父母應該這樣表達對子女的關愛:(一)禁止他們趨惡;(二)勸勉他們向善;(三)訓練他們從事一種職業;(四)為他們安排合適的婚姻;(五)適時給他們財產。

(資料來源: 一行禪師《佛陀傳》、武者小路實篤《釋迦牟尼傳》、休斯頓·史密斯《人的宗教》、薩達提沙《佛教倫理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