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估值577億,卻因欠薪3萬多被舉報,柔宇科技到底經歷了什麼?

“將近33000元……拖欠近千人工資……長達半年不發工資,性質惡劣”

誰也沒想到,一個身價147億的企業家,竟會因欠薪三萬塊被自家職員舉報,而同樣被舉報信揭露出來的,還有一家獨角獸企業的危機。

被置於輿論風暴的,正是劉自鴻和他的柔宇科技。

估值577億,卻因欠薪3萬多被舉報,柔宇科技到底經歷了什麼?

劉自鴻,或許很多人並不熟悉,但他建立的企業,想必不少人還有些印象。

因為柔宇科技,不僅是深圳“四小龍”之一,還發布了全球第一款摺疊屏手機。其估值一度高達577億,甚至在2020年底還在為上市做準備。

然而如今,它卻被曝出了“欠薪千人”的醜聞,從風光無限到至暗時刻的一年中,劉自鴻和他的柔宇究竟經歷了什麼?

01:天之驕子

如果不談這次失利,那麼此前劉自鴻的人生,簡直就是開了掛。

17歲時,他以江西省理科狀元的身份,被清華錄取;20歲時,他用十餘個月時間研發出一款感測系統,轉手將技術賣出,賺了300萬;26歲時,拿到斯坦福博士學位的他,就職IBM,成了年薪300萬的金領“工程師”。

不過,劉自鴻並不甘心一輩子為他人打工。

早在美國讀博時,他就堅定地將研究方向定為柔性曲面屏,要知道,這在彼時是一個全新領域,就連他的導師也指導不了。

劉自鴻的“所圖甚大”,直到畢業後才真正體現出來。

2012年,僅在IBM呆了兩年的劉自鴻,便毅然選擇辭職,在深圳成立了柔宇科技,致力於將曲面屏技術應用在商業上。

估值577億,卻因欠薪3萬多被舉報,柔宇科技到底經歷了什麼?

不得不說,他原先的創業經歷,也與開掛無異。

首先便是不差錢,資本幾乎排著隊來投資。

其成立不足一年,就拿下了第一份風險投資,此後七年中,又陸續完成12輪融資,累計資金高達700億左右。

“我心如刀絞啊~”

著名天使投資人徐小平,就曾因沒能投成柔宇的A輪融資,事後每每想起,都覺遺憾至極。

除了資金外,劉自鴻在技術攻關上似乎也頗為順利。

2014年8月,柔宇研發出一款僅有10微米厚的柔性屏產品,在釋出的影片中,只需輕輕吹口氣,薄薄的螢幕就能被氣流捲到空中。

估值577億,卻因欠薪3萬多被舉報,柔宇科技到底經歷了什麼?

“公佈的那天,就有一個大企業找上門來,開口就是3億美元。”劉自鴻如此回憶到。

不過此後思考再三,他還是拒絕了這份報價,用他的話說,就是“柔宇的夢想,是將世界掰彎!”

暫且不論夢想能否實現,但在2018年,劉自鴻卻成功地將手機掰彎了。

當年10月,柔宇釋出了“柔派1”,作為世界上第一款能夠量產的摺疊屏智慧手機,其螢幕號稱能夠摺疊180萬次,即便每天折60次,也可用80年之久。

估值577億,卻因欠薪3萬多被舉報,柔宇科技到底經歷了什麼?

該產品一經面世,就引發了不小的轟動。

然而誰也想不到,這樣一家在全球擁有2800項專利的科技巨頭,竟然賺不到錢!

02:尷尬的技術

2016年,美國拉斯維加斯開辦“國際消費電子展”,柔宇科技也帶上了自己的曲面屏技術參加,試圖開啟汽車市場。

一開始很順利,不少汽車廠商都興致勃勃地跑來觀看“汽車曲面中控屏”,顯得興趣十足,但是等展會結束,柔宇卻並未拿下任何的訂單。

進軍汽車市場失敗後,劉自鴻又將目光放在了手機行業,去找小米、華為等大牌廠商談生意。

然而在彼時,小米和華為出於謹慎考慮,皆未與柔宇達成合作。

估值577億,卻因欠薪3萬多被舉報,柔宇科技到底經歷了什麼?

汽車與手機的雙雙失利,急壞了柔宇科技的領導層,畢竟沒有訂單,就沒有賺錢的機會,手握大把技術,卻無用武之地。

僅以8寸柔性屏為例,早在2018年,柔宇就自稱產能可實現“一年280萬張”的目標。

可實際在2018-2020三年間,柔宇該產品累計生產的數量才8萬多張,產能利用率低得令人髮指。

據更詳細的資料顯示,柔宇科技在2018年的產能利用率為15。1%,到了2020年上半年,該資料更是降到了5。3%。

也正因此,柔宇與華為、小米不同,後兩者能夠繼續觀望,慢慢等待曲面屏市場爆發,可它已等不及了。

為擺脫危機,劉自鴻想出了一個“瘋狂”的想法,那就是選擇自研曲面屏手機,從而刺激市場,最終倒逼其它手機廠商接受自家產品。

估值577億,卻因欠薪3萬多被舉報,柔宇科技到底經歷了什麼?

此前所說的“柔派手機”,便是出於這種戰略下的產品。

然而手機發布後,卻沒有出現劉自鴻預想的火爆場景,相反,其銷量非常慘淡。

截至到目前,“柔派2”在京東平臺上的銷量也未能突破3000的關卡,完全比不過隔壁的華為與小米。甚至因為庫存積壓,企業還專門下發檔案,企圖實現“員工自購、內部消化”。

在2017-2019年中,柔宇收入僅為4。01億,虧損卻高達32億。

03:為何慘敗?

曲面屏,無疑是個極酷的概念。

而據國際權威機構預測,全球的摺疊屏手機市場正在快速發展,到2023年將擁有“3000萬出貨量”的規模。

既酷炫,又大勢所趨,柔宇似乎沒有理由賺不到錢,但事實卻的確如此。

以如今的角度看來,柔宇的失利,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太夠超前,缺乏足夠的市場

柔宇自研手機的做法,顯然是在學比亞迪。後者以電池起家,卻也自己生產電動汽車,透過這種戰略將市場炒熱後,再將自家的新能源電池賣給其它廠商。

這種模仿的想法很好,但劉自鴻沒有考慮到,它的曲面屏技術與新能源不同,雖是大勢所趨,但短期內也很難出現需求井噴的現象。

估值577億,卻因欠薪3萬多被舉報,柔宇科技到底經歷了什麼?

也正因此,即便柔宇使出渾身解數將螢幕裝在LV包、T恤、帽子、白酒瓶身、飛機行李艙,甚至還掛在了樹上,可依舊沒能取得重大收穫。

概念過於超前,又無法為使用者提供革命性的體驗,這就是當初華為、小米和汽車廠商拒絕柔派的理由。

第二、過於技術自嗨,沒能考慮到使用者體驗

最初設計摺疊屏手機時,柔宇有“內折與外折”兩種選擇,之後為避免明顯摺痕,確定為手機外折。

然而,柔宇難免有些想當然了,畢竟從使用者體驗看,這種將脆弱的螢幕暴露在外的手機,敢買的人還真不多。

而在技術路線上,劉自鴻也走錯了方向,在“固定曲面屏”與“全柔性屏”中,他始終相信後者才會佔領整個市場,於是選擇了ALLIN。

估值577億,卻因欠薪3萬多被舉報,柔宇科技到底經歷了什麼?

結果全柔性屏技術過於複雜,導致柔宇的良品率過低,在2019年,該資料僅為36%。這個致命缺陷,也是柔宇拿不到更多訂單的關鍵所在。

反觀三星,選擇了固定曲面屏的它,如今已成了全球最大的摺疊屏供應商,更是預計2022年將達成“出貨2500萬”的目標。

回望過去,柔宇在劉自鴻的帶領下,成為首家做出柔性屏的企業,風光無限,然而短短數年過去,卻被其它廠商超越,自己反倒成為了摺疊屏手機的“落伍生”,甚至最近還被曝出大規模欠薪的醜聞。

無論如何,它的失利不能簡單歸因於“超前半步是天才,超前一步成烈士”的邏輯。創業創業,歸根結底還是要盈利,僅僅想靠一個好概念、好點子就想換來大筆生意的想法,顯然是行不通的。

想要解決當下的危機,柔宇還是得靠實力說話,拿出真正能賺錢的爆品出來。

作者: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