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民以食為天”貫穿中國五千年,但中國“吃文化”很多人卻不知道

吃飯這件事,看起來與高大上的哲學思想毫無關聯,實則不然。

古代先哲高度肯定了吃飯的重要性,孔子云:“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老子則稱“聖人為腹不為目”。由此可見,站在思想制高點上的聖人,最重視的還是填飽肚子。正因為聖人將一切思想觀念都建立在“吃飽飯”的基礎上,我國的語言系統中才會出現許多“吃飯”的元素。

“民以食為天”貫穿中國五千年,但中國“吃文化”很多人卻不知道

在我國,社會生產時常可以和吃飯這件事劃等號,“靠某某混口飯吃”是老百姓的口頭禪,販夫走卒靠生計餬口,讀書人靠筆桿子謀溫飽,都是這個道理。想要換個行當,也可稱作“跳槽”。被辭退,亦可用“丟飯碗”來指代。

想要吃飯,嘴這個器官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漢語系統中,口遠比其他器官顯得重要。說一句:“你家有多少張吃飯的嘴?”沒人誤解這句話的意思,若說“你家有多少雙看世界的眼?”未免就顯得有些離譜了。

當然,人的眼睛不止一個,一張嘴比一雙眼睛更好統計,但按這種道理來看鼻子也是獨一無二的,為什麼沒人問“你家有多少呼吸空氣的鼻子?”顯然,人們已習慣“以口代人”,而不是以“其他器官”代人。

“民以食為天”貫穿中國五千年,但中國“吃文化”很多人卻不知道

在漢語系統中,“口”一度成為人的代名詞,例如“養家餬口”、“人口”等說法均是如此。有時,“頭”也可代替人,例如“人頭稅”等。但總的看來,“以頭代人”的情況畢竟少見。如果問起“您家有幾口人?”這是非常常用的問法,但若問起“你家有幾頭人?”那就是在罵人了。

正所謂“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口丁”,“以口代人”是我國漢語系統中獨樹一幟的指代方式。正因如此,“吃”這件事才會上升到文化層面。在某處混得不錯,往往會稱“吃香”,混得差也可用“吃不開”來指代。能夠享受某種東西,被稱作“吃得消”,享受不了則稱“吃不消”。

甚至於,就連收受賄賂,有時也與“吃文化”掛鉤,有些地區將受賄稱作“吃炮”,若官員清正廉潔,又會說出那句:“我不吃這套!”總而言之,在我國似乎什麼都能與“吃文化”搭上關係,被捲入官司可以說成“吃官司”,得過且過的生活被稱為“混吃等死”……不一而足。

“民以食為天”貫穿中國五千年,但中國“吃文化”很多人卻不知道

在我國的倫理關係中,也有不少與“吃”有關的元素。例如,圈子裡的人被稱作“熟人”,圈子外的人被叫做“生人”。我國語言文化博大精深,估計“熟人”和“生人”這一組詞在外國人看來是很難理解的,但在我們看來這一組詞卻很容易解釋。

面對“熟人”容易“開口”,“生人”自然不會被你“吃透”。若將人際關係當成一種食物,吃著吃著就能琢磨出味道,也就有了“人品”。“品”這個字由三個“口”組成,品的就是其間味道。隱藏在“吃文化”中的,還有一種平均意識,就是殺富濟貧,專門“吃大戶”。甚至於,歷朝歷代的農民起義運動中,我們都能看到“吃大戶”這種均貧富的動機。

“民以食為天”貫穿中國五千年,但中國“吃文化”很多人卻不知道

既然上升到文化層面,所以“吃”的元素也被賦予了美感。在西方世界,審美器官比其他器官更高階,眼睛、耳朵這種能夠享受藝術的器官高其他器官一等。不過,在崇尚“吃文化”的中國,卻有著獨樹一幟的“味覺美學”。

我們不妨來看看“美”這個字的字形,拆開來看就是“羊大”,意思就是羊大了味道才好。因此,在我國享受高雅的精神產品的行為,也可稱之為“吃”。脫離俗套,一般老百姓無福消受的作品,就說“啃不動”;說寒窗苦讀的高中生求知慾強,就說他日日夜夜“啃書本”。有些人的知識儲備量不達標,亦可稱之為“胸無點墨”,肚子裡沒有多少墨水,至於墨水是怎麼灌進去的,還不是用“吃”這種方式?

時至今日,我國的文化仍與“吃”息息相關,易於讓人接受且接地氣的文化產物,謂之“文化快餐”。古人吟詩作對,最講究的就是“韻味”、“詩味”,怎麼品嚐出詩句辭藻中的滋味,這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詩品》將詩句劃分為一品、二品、上品、下品,說的就是不同的詩句能讓人咂摸出不同的味道,帶來不同的“味覺享受”。

“民以食為天”貫穿中國五千年,但中國“吃文化”很多人卻不知道

也難怪,“民以食為天”的道理貫穿了五千年曆史,“吃文化”已與中華文化融會貫通,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參考資料:

【《中國的“吃”文化》、《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