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在塞北守護長城的老年“護衛隊”

中新社朔州1月14日電 題:在塞北守護長城的老年“護衛隊”

作者 楊佩佩

冬日寒風中,山西省朔州市山陰縣廣武長城腳下,62歲的尹成武像往常一樣,騎著電動車沿著長城兩側巡查。今年是尹成武守護長城的第43年。

生在長城腳下的尹成武從小便聽父親講述長城故事。1979年,他成為當地首名長城保護員。“20世紀80年代,當地開始重視文物保護,之前一直處於癱瘓狀態。”

那時,尹成武靠一把皮尺、一根米繩和一架自制木梯,測量了山陰縣境內所有的古長城。“每天測量、巡查全靠雙腳徒步,在山上一待就是十多個小時,當時正值夏季,山上多雨,淋雨、摔跤都是常事。”憶及當年測量之事,尹成武仍記憶猶新。

尹成武介紹,作為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山陰縣境內的廣武長城,東臨雁門關,西瞰寧武舊城,南通五臺勝境,北達雲岡石窟,全長35545米(其中明長城29467米,北齊長城6078米),極具歷史文化研究和旅遊觀光價值。

“這段長城因各種原因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風雨侵蝕、羊群踩踏,甚至還有不少村民扒下城磚用來蓋房。”為此,尹成武每天徒步上下長城4趟,加強守護,並勸阻拆磚的村民,向他們講解保護長城的重要性。

40餘年來,長城保護員的工資並不高,但尹成武從不在乎,他一直堅持守護長城。“和長城接觸時間越長越有感情,這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貴遺產,我們要積極保護長城。”

在尹成武帶動下,不少村民也加入保護長城的行列,郝中華就是其中一名。多年來,郝中華在廣武長城停車場多處寫下“請勿拿磚”的大字警示,阻止遊客和驢友私拿長城磚。他打算在不久的將來,讓兒子、孫子都加入保護長城隊伍中,傳承長城精神,宣揚長城文化。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長城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徵。長城資源主要分佈在河北、北京、山西等15個省(區、市)。山西境內,經中國國家文物局認定的歷代長城共計4266個點、段,總長1401。23千米,其點、段數量列全國第三。

隨著民眾對歷史文化的重視,“長城護衛隊”的民間力量越來越大。14年間,63歲的攝影師楊建民不斷行走在山西境內長城遺蹟,拍攝10萬餘張照片,只為記錄悠久厚重的長城文化。

2007年,由於工作原因,楊建民經常在野外進行地質災害巡查,當他看到古長城時,便不由自主地想要拍攝記錄。楊建民說:“它們看起來十分雄偉而又飽含滄桑,常年遭受風雨侵蝕,有些得不到妥善保護,甚至坍塌而不復存在,我要透過光影記錄它們。”

多年來,楊建民不僅領略長城的壯美,也見證長城的變化。當得知國家要建設長城文化主題公園,進一步做好長城的展示與利用保護,那一刻他無比激動,在保護長城的這條路上,他也將會迎來更多的同路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