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稍微一活動就滿頭大汗,不一定是體虛,教你3招,調理“蒸籠頭”

導語:儘管已經立秋,但不少地區的溫度還是比較高,人們可能還會因為外界的溫度較高,導致稍微一活動就滿頭大汗。但有人會發現,有的時候出汗是全身都流汗,但有的人卻只有頭部、面頸部出汗比較嚴重,身上沒什麼出汗的現象。聽人說這是體虛?應該怎麼調理?

在中醫看來,人體出汗是一種正常現象,可能受到溫度、味覺、神經刺激等因素的影響。但總是無緣無故出汗,或者大量出汗的情況,多半是體虛和溼氣比較重。但對於僅僅出現頭頸部出汗的現象,往往和體虛關聯不大,中醫將這種只有頭頸部出汗的現象稱為“蒸籠頭”。

稍微一活動就滿頭大汗,不一定是體虛,教你3招,調理“蒸籠頭”

人體內可能存在溼熱之氣,這些內溼會隨著水氣運轉不暢,而不斷的淤積,並且隨著血液迴圈逐漸擴散。人們的頭部位於人體上部,溼熱之氣不斷淤積,導致人體更容易出汗,並且出現脾虛等為問題。

這種時候,人們可能還會因為身體溼熱之氣比較重,從而引發舌苔黃膩、臉上長痘、容易出油,大便粘馬桶,總覺得身體沉重,不想動。

稍微一活動就滿頭大汗,不一定是體虛,教你3招,調理“蒸籠頭”

一些人表示,溼熱之氣不斷淤積不是應該往下沉嗎?怎麼會在頭上表現出來?問題就在於“下行堵塞”了。

溼熱之氣原本可以經過脾臟進行運化,並且隨著身體內的其他排溼途徑代謝出去。比如毛孔、尿液、排洩等。但下行的通道被堵塞後,也可能引發腎臟代謝受到影響。溼熱之氣不能往下走,就會逐漸上浮。

這就像是蒸籠內的水汽,下面被堵塞住之後,水汽會不斷的上浮。人體也一樣,溼熱之氣上浮,“淤熱奪頭”後,搶佔了頭部的汗腺不斷的宣發,最終就出現了身體不出汗,頭頸部稍微一動就出汗,甚至不動也出汗。

稍微一活動就滿頭大汗,不一定是體虛,教你3招,調理“蒸籠頭”

當你因為下行堵塞,溼熱上浮引發蒸籠頭,也可自行調理,中醫教你3招,改善蒸籠頭。

第一招,補水促進脾臟運轉,疏通下行堵塞

在大量出汗後,人體內的水利不暢問題會更加嚴重。失水後及時補水,首先是加快人體內的新陳代謝,幫助更好的代謝水溼。其次能夠加快脾臟運轉,幫助促進人體內的水汽運轉,幫助身體內的溼熱之氣從正常的途徑代謝、排出。

建議人們每天飲水量達到1200-1500毫升左右,能夠較好的幫助身體補水。但切記過量飲水,很可能導致溼氣冗餘,更容易引發溼熱加重,出汗的情況也會更嚴重。

稍微一活動就滿頭大汗,不一定是體虛,教你3招,調理“蒸籠頭”

第二招,通氣血,疏導經絡

在中醫看來,身體內的血氣不足,也會導致經絡淤堵。當人體內下行的靜脈容易毒素,更容易造成溼熱淤積。想要改善經脈淤積,也應該從補充氣血,打通經脈如說。

中藥調理方包括使用茯苓、梔子、苦草等具有補血、益中作用的藥材進行調理。能夠較好的促進人體內的血氣執行。但需要提醒的是,中藥調理需要結合醫生的指導,採用安全的配伍,結合體質應用更加安全。

如果是採用食療養生的方法,或許更加安全。用瘦肉、枸杞或者紅棗等具有補血益氣效果的食材來調理氣血,也能幫助改善溼熱之氣上浮的問題。

稍微一活動就滿頭大汗,不一定是體虛,教你3招,調理“蒸籠頭”

第三招、穴位推拿、疏通經脈

根據前文,我們能夠知道的是,當下行堵塞後,溼熱之氣容易上浮。而中醫開可以透過推拿、按摩穴位來疏通經脈,從而改善下行堵塞的問題,避免溼氣逐漸淤堵。

《靈樞·經筋》中有記載稱:“足太陽之筋,起於足小指,上結於踝,邪上結於膝”。堅持按摩足太陽經,是疏通溼氣淤堵的關鍵部位。用人們的大拇指順著小腳趾從下往上的按摩,揉搓,一直到腳踝、膝蓋定點交匯處,最後到足跟。每天堅持按摩10分鐘,能夠較好的疏通經絡。

一段時間後,人們就會發現,自己動不動就滿頭大汗的情況有所改善,並且也不容易出現頭部悶熱,有毛巾包裹的感覺了。

能夠堅持學習這3招,對改善蒸籠頭有一定的幫助。

稍微一活動就滿頭大汗,不一定是體虛,教你3招,調理“蒸籠頭”

那有人說了,家裡的寶寶在睡覺時也會出現滿頭大汗,一個枕巾都能被浸溼。看到這種情況,家長也會格外的擔心,是不是寶寶也存在前文所說的這種情況?

首先要給家長們吃一顆“定心丸”。孩子對外界溫度的感知比較敏感,而且小兒體熱,更容易出汗。如果寶寶只是在睡覺的時候,會不斷的出汗,很可能是1個原因。

缺鈣。在身體缺少鈣質,營養不均衡的時候,可能導致水分流失比較快,更容易出現大量出汗。但這種情況一般比較少見,只有部分嬰幼兒可能因為早產、不曬太陽、出牙比較晚等原因,導致缺鈣。

如果在孩子體檢的時候,並沒有發現缺鈣的問題,就不用過分擔心了,一般和身體缺鈣沒什麼關係。宋代的錢乙也曾說過:“小兒上至頭,下至項不過胸也,不須治之。”

稍微一活動就滿頭大汗,不一定是體虛,教你3招,調理“蒸籠頭”

簡單的解釋,就是對孩子來說,只要出汗的時候,僅僅限於頭頸部位比較多,但是胸部往下幾乎沒什麼異常出汗,不需要過分的治療或者調理身體,屬於正常情況。家長可以適當的放低環境溫度,並且給孩子多補水,避免身體缺水,影響健康。

結語:稍微一活動,頭頸部大量出汗的原因是因人而異的,如果成人總是這樣,可能是下行堵塞、溼熱上浮,而不是體虛。找到合理的方法進行調理,能夠較好的改善出汗的情況。但對孩子來說,入睡半小時內可以逐漸收斂的“蒸籠頭”,一般是不需要干預的,屬於正常現象。正確的看待“蒸籠頭”,採取合理的方法對健康更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