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雨水節氣,這些傳統美食你吃了嗎?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雨水節氣到來,降水量逐漸增多,這常會導致氣溫驟然下降,因此,這一時期民間講究“春捂”以防“倒春寒”。

在飲食上,雨水節氣催生了不少野菜生長,春筍、薺菜成了人們傳統的飲食,此外,不同地區還有雨水節氣吃爆米花、罐罐肉等傳統食俗。

“春捂”防“倒春寒”

我國古代將雨水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意思是:雨水時節水獺開始捕魚,將魚擺在岸邊如同先祭後食的樣子;隨著氣溫回升,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往北方;草木也開始抽出嫩芽迎接春天的到來。

俗話說“春捂秋凍”,雨水時節,溫度開始回暖,降雨量會逐步增多,古人認為,這一時期隨著降雨量增多,寒溼之邪最易困著脾臟,要預防因降雨引起的氣溫驟降,俗稱“倒春寒”,人們不應急於減去冬衣,還需要注意保暖,在飲食上要少食生冷之物,以免受涼。

節氣飲食常見春筍

古人對二十四節氣十分重視,每一個節氣都會有相應的飲食,雨水也不例外。雨水時節,人們常吃春筍、爆米花、八寶粥等。

春筍

雨水時節吃春筍是我國南方地區的傳統習俗。這一時期,南方春筍正值生長期,鮮嫩多汁,清脆爽口,正適合食用,是特有的時令野味。民間也認為在這個時期吃春筍有節節高升的好寓意。用春筍烹飪的食物有很多,比如鮮筍燉雞,鮮筍鹹排湯,油燜鮮筍等。

薺菜

雨水節氣南方人吃春筍,北方人則是薺菜。這一時期也是薺菜生長的時候,口感鮮嫩清爽,深受不少人的喜愛。舊時,老百姓會在雨水時節上山採集薺菜回家做食物。如今,薺菜可以大規模種植,人們在商超都可以很方便地買到。

爆米花

在客家地區,雨水時節還流行吃爆米花。這主要源自客家習俗“佔稻色”,透過爆炒糯穀米花,來占卜來年稻穀收成的豐歉。爆出的米花越多,代表著來年收成越好。後來這一習俗就演變成了吃爆米花,種類也多,不侷限於糯穀米花。

罐罐肉

在川蜀地區,雨水時節,女婿要登門拜訪岳父母。這天出嫁的女兒要帶自己做的一罐肉回孃家,也叫“罐罐肉”。具體做法使用砂鍋燉一罐豬腳,放入大豆、海帶、大棗、枸杞等,再用紅紙封住罐口,包含著子女對老人的孝心。

龍鬚餅

在北方部分地區,雨水節氣還會吃一種形似龍鬚,香甜酥脆的特色小吃——龍鬚餅。雨水節氣吃龍鬚餅還有個傳說,據說唐朝武則天當皇帝之後,玉帝勃然大怒,要求四海龍王三年不能向人間下雨,但龍王憐憫人間,違背命令向人間下了一次大雨。玉帝得知後將龍王打入凡間,隨後,百姓為了紀念龍王,就在雨水節氣這天吃龍鬚餅。

紅棗粥

還有些地區雨水時節常喝紅棗粥,認為這一時期食用紅棗粥可以很好地補充營養,不少老人會在雨水時節煮紅棗粥給家人喝,寓意健健康康。

新京報記者 劉歡? ?

編輯 祝鳳嵐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