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觀點丨黃石松談養老服務“一碗湯的距離”和“最後一米”的障礙

黃石松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高階研究員、老齡產業研究中心主任

觀點丨黃石松談養老服務“一碗湯的距離”和“最後一米”的障礙

00:52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高階研究員、北京市老齡委專家委員會委員黃石松

23日在中新社國是論壇主辦的“城心養老:養老新趨勢”專題論壇上談到

當前養老服務“一碗湯的距離”和“最後一米”的體制機制障礙

當天論壇上黃石松指出,最好的、最適合的養老服務有三個要素。

一是專業化的服務

。談機構、談照護、談康復,關鍵是要有專業化服務。

二是有家的感覺

。把養老機構搬回家,辦家庭養老床位已成為當下養老趨勢,在城心辦養老機構的時候也要營造家的感覺。

三是價格合適,可以承受的支付能力

提供上述養老服務最大的堵點和難點在哪裡?

黃石松形象地比喻,就是“一碗湯的距離”和“最後一米”的體制機制障礙。

黃石松解釋道,“一碗湯的距離”是最合適的養老體驗。一方面,居家養老服務由於家庭能力等原因不一定完全能做到;另一方面,成年子女生活方式跟老人有差異。

現在國外特別是東亞國家有兩種比較流行的養老方式。一種是小區裡嵌入式社群養老機構,成年子女可以就近探訪,同時可以到機構裡做義工、志願服務,減少成本。一種是透過住房制度安排,子女和老人在同一棟樓或同一棟小區裡生活。這是未來比較適合的養老發展模式。

“最後一米”的體制機制障礙體現在哪方面?

黃石松指出,如今老年人口空間結構、分佈和養老服務健康資源的地理分佈錯位。老年人集中在中心城區,但這些地區的養老服務資源緊張;老年人需要整合的、一站式的、打包的服務,但現在市場能夠提供都是比較碎片的服務,專業程度不高,特別在照護、健康方面。

黃石松進一步指出,“一碗湯的距離”需要專業化的服務,家的溫暖和可支付三者的匹配。“最後一米”的體制機制障礙,突出的表現就是供需兩邊的不匹配。考慮到這點,住房制度還需進一步深化改革,從規劃設計、空間佈局、老年友好社群到房屋的交易、租賃、物業管理,全流程思考老齡化社會的住房政策十分必要。

“總的來說,實現最好的養老服務還需要多方共建共享,政府、家庭、社群、保險、住房制度改革共同推進,對此我充滿期待。”

黃石松說。

文稿來源:中新網

微信編輯:馬曉琴

觀點丨黃石松談養老服務“一碗湯的距離”和“最後一米”的障礙

人大國發院是中國人民大學集全校之力重點打造的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現任理事長為學校黨委書記張東剛,院長兼首席專家為校長劉偉。2015年入選全國首批“國家高階智庫”建設試點單位,併入選全球智庫百強,2018年初在“中國大學智庫機構百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19年在國家高階智庫綜合評估中入選第一檔次梯隊,是唯一入選第一檔次梯隊的高校智庫。

人大國發院積極打造“新平臺、大網路,跨學科、重交叉,促創新、高產出”的高階智庫平臺。圍繞經濟治理與經濟發展、政治治理與法治建設、社會治理與社會創新、公共外交與國際關係四大研究領域,匯聚全校一流學科優質資源,在基礎建設、決策諮詢、公共外交、理論創新、輿論引導和內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人大國發院以“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的引領者”為目標,紮根中國大地,堅守國家戰略,秉承時代使命,致力於建設成為“最懂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智庫”。

【來源:人大國發院】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