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語說“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是這樣嗎小暑將至不妨一看

從今年的

6

21

日夏至開始,我們正式進入了夏季,我們可以明顯的感受到氣溫的變化。

進入夏至以前的一段時間,偶爾會有一些熱,但是大多數時候都是比較涼爽的,時不時地下一場雨滋潤土地,大家平時外出都還會備一件薄薄的外套,因為早上和夜晚的氣溫還比較低。

進入夏至以後,太陽公公每天六七點就開始“上班”了,每天人們都說自己睡到太陽曬屁股了都不想起床,因為那時候可能才六七點。

上班族們一早出門去上班,到公司的時候都會叫熱,說現在這氣溫越來越高了,每天都是三十幾度,真讓人難受。

古語說“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是這樣嗎?小暑將至不妨一看。

古語說“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是這樣嗎小暑將至不妨一看

小暑熱得透,大暑

涼颼颼,大暑熱不熱得看小暑

實際上,剛進入夏至的這段時間,並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民間就有一句俗語:“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大暑熱不熱得看小暑”

意思就是說小暑那一天是陽光明媚的晴天,並且氣溫很高的話,那麼大暑就會比較涼快,可能還會吹涼涼的風;如果小暑那天是陰天,氣溫比較低的話,那麼大暑的時候就會非常熱甚至會把石頭的曬裂開。要想知道大暑熱不熱,就要看小暑的氣溫如何。

那麼今年的小暑大暑的氣溫如何呢?今年的小暑是在農曆七月七日那天,大暑是在七月二十二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實驗一下,記錄一下這幾個日子的氣溫變化,檢驗一下這句俗語的真實性。

古語說“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是這樣嗎小暑將至不妨一看

對於小暑大暑這兩個節氣的俗語,也有人有其他的看法。有些人說夏季的高溫時期

一般都是比較穩定的天數

如果小暑那天氣溫比較高,說明那一年的高溫天氣來得早一些,那麼高溫天氣也會結束的早一些,到了大暑節氣的時候,天氣就會稍微涼爽一些。

如果小暑節氣的時候,天氣比較涼爽,就說明那一年的高溫天氣來的晚一些,那麼高溫天氣也就會晚一些結束,所以到了大暑節氣的時候,高溫天氣還處於上升期,就會非常熱。

還有人認為,之所以有大小暑之分,小暑在前,大暑在後,是因為小暑節氣處於剛進入夏季的時間段

古語說“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是這樣嗎小暑將至不妨一看

那個時候才剛剛進入夏季,才剛剛開始升溫,所以小暑的氣溫不會特別高。

小暑之後,氣溫就會持續不斷的上升,所以後面的大暑節氣的時間段裡,就會非常熱,人們也把這段時間稱為三伏天,大暑就在三伏天期間內。

三伏天是我國一年中最熱的時間段,初伏和尾伏的氣溫會比中伏天的氣溫稍微好一些,畢竟初伏是升溫,尾伏開始降溫

中伏處於最高溫度的恆溫時刻,自然會更熱一些。而大暑節氣就處於中伏天,所以大暑的氣溫通常都是高於小暑節氣的氣溫。

古語說“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是這樣嗎小暑將至不妨一看

地域氣候存在差異

我們不能完全說先輩們總結出來的俗語有錯,但也需要知曉這句俗語並不能用於所有的地區。畢竟每個地區的氣候和地理條件都不一樣,所以氣候也是存在差異性的。

比如我國海南地區一年四季氣溫都比較高,冬天都不用穿棉襖,而漠河地區的氣溫一年四季都不是特別高。

即使在同一個地域中,也會存在氣候的差異性,比如海拔低的平原地區與海拔高的地區的氣候也是不一樣的,可能山下的人們在三四月份種植的農作物,山上的人們需要等到五六月份才能開始種植。

古語說“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是這樣嗎小暑將至不妨一看

更不要說不同國度的氣候了,每個國家的所處的經緯度都不一樣,南半球的國度和北半球的國度,他們的氣候更是天差地別,就連季節都是不一樣的、時間都是不一樣的,可能我們在夜晚睡覺的時候,外國人已經在吃中午飯了;可能我們夏季到來的時候,外國人剛剛進入冬季。

結語

古時候的人們並不知道世界有多大,也不知道自己生活的地區以外的地區是什麼樣的氣候,他們一般都是依據自己的生活環境來總結經驗,然後將自己的所總結出來的經驗傳授給後輩們,讓後代們都學到這些知識。

只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知識面越來越廣,科技越來越發達,以及環境的變化,先輩們以前總結出來的經驗

可能不太適用於我們現在的生活。

古語說“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是這樣嗎小暑將至不妨一看

但是這並不能完全否定先輩們總結的經驗和智慧,在那個物資貧乏的年代,先輩們只能透過自己的長期親身經歷獲取經驗,然後一點一點的將自己的經驗總結出來,以俗語的方式口頭傳播,將自己一輩子的心血傳授給後輩們,讓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先輩們的智慧是我們無法否認的,他們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