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你是小紅點還是小紅包?都是蚊子包,為啥長得不一樣

正值暑假,家長們都興致勃勃地帶著孩子出去遊玩,但夏季蚊蟲活躍,“蟲咬皮炎”的患病率也居高不下,長沙市第三醫院面板科副主任醫師張碧紅就接診了很多這樣的患者。

近日,周女士帶著她6歲的兒子小豆來到了面板科門診,張碧紅仔細檢查,發現周女士的小腿上和小豆的四肢有多個紅色丘疹,周女士的紅疹比較小、顏色較暗;而小豆的紅疹較大,邊緣紅腫,有的中間還有水皰和破潰,孩子奇癢難耐。

原來,4天前她帶孩子去郊區漂流,回來後第二天他們就發現了這些紅疹,想著應該是被蚊子咬了,於是塗了點花露水,過了兩天,周女士自己的紅疹幾乎沒什麼感覺了,而小豆的紅疹仍然又腫又大,還劇烈瘙癢,孩子總是忍不住搔抓,晚上覺都睡不好。

結合病史及症狀,張碧紅診斷這是蟲咬皮炎。

張碧紅介紹,蟲咬皮炎又稱為丘疹性蕁麻疹、單純性癢疹,由多種昆蟲如蚊子、臭蟲、跳蚤、蟎蟲、刺毛蟲等叮咬所致,主要表現為區域性紅腫、癢痛,好發於手臂、小腿、背部、頭皮等部位,多見於嬰幼兒和兒童,成人、老年人也可發病。夏季天氣炎熱、潮溼的地區高發。隨後,張碧紅為小豆進行了止癢、抗感染等治療。

釋疑:蚊子咬的包為啥奇癢無比

原來,蚊子吸血的具體過程是將刺吸式口器刺進人體面板引起損傷,刺吸血液的同時還向人體內分泌唾液來防止血液堵塞蚊子的口器,它們的唾液中含有能夠抑制血管收縮、血液凝結和血小板聚集的多種化學物質。張碧紅解釋,昆蟲的唾液中常含有多種抗原成分,進入人體面板後可引起毒性反應和過敏反應,使免疫細胞聚集,釋放組胺和多種細胞因子,這些組胺和細胞因子會使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區域性組織水腫,並刺激神經末梢引起瘙癢等。

不過,有人第一次被蚊子叮咬,不會起腫包。這是因為過敏原進入面板後才會導致免疫系統的反應,產生相應的抗體和T細胞。而第一次時,人體沒有現成的針對蚊子過敏原的抗體和T細胞,所以在叮咬處不會出現由這些免疫分子或細胞與過敏原鬥爭所導致的症狀。一旦人體產生了足夠的針對蚊子過敏原的抗體或T細胞,再次被蚊子叮咬時,這些免疫分子就會在叮咬處對進來的蚊子過敏原(一般的蚊子都有多種唾液蛋白可以作為過敏原)作出反應,從而導致症狀的發生。

兒童被蚊咬為何比成人更嚴重

看診期間,令周女士疑惑的是:怎麼同樣是被咬了,自己的紅疹子差不多快好了,而小豆的疹子還是紅腫,水皰也沒有消,感覺越來越嚴重了呢?

對此張碧紅表示,因昆蟲種類、個體反應的差異,每個人的臨床表現都會有很大的區別,例如被同樣的蟲叮咬,過敏體質的人症狀會更嚴重。另外,兒童被蟲叮咬後,往往會比成人症狀更嚴重,因為成人被叮咬的次數較多,慢慢形成了脫敏。

此外,蚊子包的大小和被叮咬部位也有關係。眼瞼、口唇、手背等疏鬆結締組織部位,被叮咬後容易出現水腫,蚊子包也會顯得比較大。而且,搔抓也會使區域性組胺過多地釋放,增多的組胺引起更嚴重的反應,這也就是為什麼越抓越癢、越抓越大、越抓好得越慢的原因。

野外蚊子更毒?其實是“欺生”

有些人到野外郊遊或到其他城市旅行,被叮咬之後會出現比本地蚊子更大、更癢、更多的包,久而久之就會有一種說法——野外的蚊子更毒!甚至有些北方人發現,原本在家被蚊子叮一下也不是啥大事兒,怎麼去了一趟南方城市,胳膊腿上全是饅頭大的包?是不是南方的溼熱環境下生長的蚊子,毒性更強?

其實這些包未必都是被當地的蚊子叮咬出來的。因為有很多節肢動物(如白蛉、蠓等)都會透過刺吸血液的方式讓人們的面板產生類似的反應,而在當地長期生活的居民,因為曾被多次反覆叮咬已經產生了免疫能力,出現了脫敏現象,被叮咬後不會再出現任何反應。對於第一次進入這些區域的人來說,對這些昆蟲還沒有生成免疫力,就會在被叮咬後,出現比以往的蚊子包更癢、更嚴重、持續時間更長的症狀了。

給蚊子包掐“十字”有用嗎?

有,但不完全有。掐十字包是靠痛感壓制癢感,暫時有一點點作用。不過,把面板掐破感染就得不償失了。

張碧紅解釋,一般情況下,蟲咬皮炎是自限性疾病,不用治療也會好轉。但有的患者,特別是兒童,如果症狀較重,就需要及時治療。蟲咬皮炎的治療以區域性止癢為主,可以外用各類止癢藥如爐甘石洗劑、皮質類固醇外用製劑如丁酸氫化可的松和地奈德等,必要的時候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抗組胺藥物。注意要避免搔抓,以免繼發細菌感染。一旦出現細菌感染,如區域性出現皮溫高、疼痛、膿性分泌物等,應及時外用抗生素,如莫匹羅星軟膏塗抹,嚴重者應立即就醫。

瀟湘晨報記者梅玫 通訊員陳美琳

新聞線索爆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影片”客戶端,進入“晨意幫忙”專題;或撥打晨影片新聞熱線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