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詩仙李白灑脫半生,臨老寫首“慫詩”,最後10個字確實是令人心疼

加在李白身上的標籤很多,浪漫、飄逸、仙氣滿滿、豪情,這都是正面的。當然,也有一些帶著寵溺的調侃標籤:調皮、任性、狂!

是的,以上種種,李白全都有,但這卻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李白。或許是因為“詩仙”二字太有名氣,讓很多人覺得李白的形象就應該是:白衣飄飄,身佩青蓮劍,手持金樽美酒,邀月共飲。可是,大家不要忘了,詩仙說到底也是一個半生不得志的文人。

詩仙李白灑脫半生,臨老寫首“慫詩”,最後10個字確實是令人心疼

20多歲,他乘舟出蜀,那時候的他胸懷大志。可是在長安待了多年,卻終究用無武之地。好不容易在40歲後,經多人舉薦他終於收到了朝廷的詔書。“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是他當時離家上京時的豪情。可惜才待了不久,他就不得不離開。玄宗算是很給他這個大才子面子了,賜金讓他走。但這對於一個像他這樣傲氣的文人來說,又多少有些傷人了,畢竟他的金錢觀是“千金散盡還復來”。

詩仙李白灑脫半生,臨老寫首“慫詩”,最後10個字確實是令人心疼

後來李白兜兜轉轉,入了永王幕。公元757年,他因參加永東巡入牢。在牢這段時間,他寫了首後世文人不太願意提的“慫詩”,詩名《獄中上崔相渙》。讀了這首詩,其實才會對李白有更深的認識:

《獄中上崔相渙》胡馬渡洛水,血流徵戰場。千門閉秋景,萬姓危朝霜。賢相燮元氣,再欣海縣康。臺庭有夔龍,列宿粲成行。羽翼三元聖,發輝兩太陽。應念覆盆下,雪泣拜天光。

詩仙李白灑脫半生,臨老寫首“慫詩”,最後10個字確實是令人心疼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李白年輕時曾寫過的一個千古名句“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這詩出自李白的是《上李邕》。李邕是唐代名士,當時的渝州刺史,李白覺得他怠慢了自己,便寫了這首狂詩。除了誇自己會扶搖直上外,還帶著不滿地表示“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但是過 30年後,在獄中的李白卻慫得很。他這首《獄中上崔相渙》是寫給朝中大臣崔渙的,希望他能來幫自己一把。

詩仙李白灑脫半生,臨老寫首“慫詩”,最後10個字確實是令人心疼

從詩的用字來看,說實話,筆者是真沒想到詩仙會用這些字句。前幾句是交代背景,目的是為了拍對方馬屁,而且拍得有些誇張。李白表示當時永王之亂,是對方力挽狂瀾,他功在千秋,就像上古的三元聖一樣,普照大地。這個崔渙確實有能力,曾任宰相,但也遠沒有李白說得這麼誇張。這一點,李白怎會不知?只不過他此時不得不這樣。

更令人心疼的是最後10個字,“應念覆盆下,雪泣拜天光”,這其實就是類似我們現在給人寫信,寫到最後會用上一句:某某頓首!雖然我們是禮儀之邦,頓首這個詞確實也常用,但李白平生存詩千首,這是首次用這樣的字眼。而且他的這個頓首,還是邊泣邊拜,意思又更深了一層。

詩仙李白灑脫半生,臨老寫首“慫詩”,最後10個字確實是令人心疼

除了這首詩以後,李白還寫了不少詩給崔渙。這些詩的效果還是不錯的,崔渙確實為他極力奔走,幫了李白一把。李白灑脫半生,臨老時卻寫了這樣一首“慫詩”。每次讀到它時,筆者都忍不住感慨:你認慫的樣子,咋就這麼讓人心疼呢?

詩仙李白灑脫半生,臨老寫首“慫詩”,最後10個字確實是令人心疼

其實個人覺得詩寫得挺有水平,但或許是大家都不想提起李白這一面,所以很少有名家點評它,讓它的存在感極低。但事實上,筆者卻覺得這首詩咱們應該讀。因為它是對李白來說很重要的一首詩,句句都是發自肺腑,也對李白的人生影響很大。若是沒有這首詩,或許就沒有後來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了。而且,事實上大家也不用給李白扣那麼多偶像包袱,有血有肉、真實而立體的詩仙,其實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