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吃了那麼多年的飯,居然吃錯了?加上這幾步,才能增營養、穩血糖,更健康

一直以來,米飯作為主食界的“大佬”,地位不可撼動。可近年來,糖尿病、肺癌、肥胖等病症都紛紛找起了米飯的茬,強行給米飯背上了“黑鍋”。那吃米飯真的有那麼不好嗎?

1

這3個黑鍋,米飯不背

1白米飯會吃出糖尿病?

許多人覺得白米飯的澱粉和糖分含量高,長期吃會吃出來糖尿病?其實不然。

大米經過加工後,消化得更快,餐後血糖也就升高得比較快,但對於正常人而言,由於自身的調節能力較強,這種升糖指數並不會影響健康。

更何況,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性的代謝性疾病,是人體胰島素分泌缺陷、胰島素抵抗引發的,受到遺傳、飲食、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所以即便不吃白米飯,也可能得糖尿病。

吃了那麼多年的飯,居然吃錯了?加上這幾步,才能增營養、穩血糖,更健康

2吃白米飯容易胖?

升血糖消化快的碳水化合物,一般容易儲存在體內被轉化為脂肪,而白米飯也屬於這類碳水化合物,如果每天的主食只是白米飯,確實有長胖的風險。

比較合理的吃法,是用全穀物和薯類代替一半白米飯當主食,這樣不僅降低了消化速度,也能豐富營養。

吃了那麼多年的飯,居然吃錯了?加上這幾步,才能增營養、穩血糖,更健康

3米飯沒有營養?

任何食物都有著其自身獨特的營養架構,不存在沒有營養的食物,只存在不靠譜的搭配。

對於白米飯來說,相對而言只是營養比較單一——完整的穀物中含有蛋白質、澱粉、維生素、礦物質以及膳食纖維等多種營養物質,但是在加工成精細大米的過程中,B族維生素、膳食纖維等營養物質幾乎都損失掉了,只剩下了大部分的澱粉物質、一定量的蛋白質和一丟丟的礦物質元素和維生素了。

吃了那麼多年的飯,居然吃錯了?加上這幾步,才能增營養、穩血糖,更健康

2

蒸煮米飯,講究4個字

1淡

一方面,儘量不要在米飯當中加入油脂,以免增加額外的能量,也避免餐後更多地升高血脂。另一方面,儘量不要在米飯當中加入鹽、醬油和味精,避免增加額外的鹽分,否則不利控制血壓和預防心血管意外。

吃了那麼多年的飯,居然吃錯了?加上這幾步,才能增營養、穩血糖,更健康

2粗

所謂粗,就是儘量減少精白米飯,也要少吃糯米食品,它們的血糖反應過高,對控制血糖和血脂均十分不利。

相比精細的糧食,全穀物保留了富含B族維生素的胚芽,富含膳食纖維的穀皮等,營養更豐富,同時飽腹感也更強。糙米、燕麥、小米等都可以加入。

吃了那麼多年的飯,居然吃錯了?加上這幾步,才能增營養、穩血糖,更健康

3亂

在烹調米飯米粥的時候,最好不要用單一的米,而是精米、粗糧、豆子、堅果等一起上,還可以加入菌菇類,比如說,紅豆大米飯、花生燕麥大米粥、菇菇飯等,就是非常適合慢性病人的主食。

加入這些食品材料,一方面增加了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另一方面還能起到蛋白質營養互補的作用,能夠在減少動物性食品的同時保障充足的營養供應。另外,菌菇中含有很多不容錯過的營養,如真菌多糖,能透過多條途徑調節人體免疫系統,增強免疫力。

吃了那麼多年的飯,居然吃錯了?加上這幾步,才能增營養、穩血糖,更健康

4色

白米飯不含抗氧化物質,維生素含量很低。如果選擇有色的米,並用其他的食品配合米飯,讓米飯變得五顏六色,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其營養價值。

比如說,煮飯時加入橙色的胡蘿蔔、黃色的玉米粒等,既美觀,又提供了維生素和類胡蘿蔔素這些抗氧化成分,特別有利於預防眼睛的衰老;還可以選擇紫米、黑米、紅米,能提供大量的花青素類抗氧化成分,幫助預防心血管疾病。

吃了那麼多年的飯,居然吃錯了?加上這幾步,才能增營養、穩血糖,更健康

3

牢記三點,讓米飯吃得更健康

1把握好食用量

一般來說,成年男性,推薦每天攝入主食五兩半(生重)。成年女性,每天主食攝入量為四兩(生重)。一般50g的生米可做成130g米飯。

至於粗糧,至少要佔到1/3。

吃了那麼多年的飯,居然吃錯了?加上這幾步,才能增營養、穩血糖,更健康

2淘米別過度

大米的營養成分65%在外層,因此,反覆淘洗、揉搓或是熱水洗等,都會增加表層營養素的流失。

建議用冷水簡單沖洗1-2次,就可以直接下鍋煮了;若是粗糧,可以提前浸泡半小時左右。

3試試用茶水煮飯

《本草拾遺》中記載,用茶水煮飯“久食令人瘦”。茶水煮飯,在我國古代醫學典籍和民俗傳統中,一直有跡可尋。

茶水煮米飯,能在輔助控糖減脂的同時,增添獨特的香味。

吃了那麼多年的飯,居然吃錯了?加上這幾步,才能增營養、穩血糖,更健康

【做法】先將茶葉1克至3克,用500克至1000克開水浸泡4分鐘至9分鐘,取一小塊潔淨的紗布,將茶水過濾去渣後待用(隔夜茶水不宜用);將米放入鍋中,洗淨,然後把茶水倒入飯鍋中,使之高出米麵3釐米左右,煮熟即可食用。

【注意事項】茶葉不要放得太多,且不要用隔夜茶。

【不適宜人群】貧血人群;神經衰弱、甲狀腺功能亢進、結核病人群;潰瘍病人群;易失眠人群;糖尿病患者。

(我是大醫生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