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卻不姓孔——其實你也不知道自己姓什麼

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卻不姓孔——其實你也不知道自己姓什麼

孔子的父親為什麼叫叔梁紇,卻不姓孔?因為孔子也不姓“孔”啊。中國人的姓氏概念是和宗族捆綁在一起的,所以姓什麼非常重要。特別是《百家姓》對天下姓氏做出排名,讓人讀出一份身份地位的差別來。可實際上大多數人並不清楚,我們現在自稱姓什麼,“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之類,說起來擲地有聲,實際上這根本不是我們祖先的“姓”,而是“氏”。中國上古有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媯、姚、姞。我們觀察這八大姓,就會發現一個共同點,都是“女”字作偏旁,同時我們的姓名的“姓”字也是“女”字旁,這說明以這些“姓”來區分族群是發生在母系社會時期。

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卻不姓孔——其實你也不知道自己姓什麼

別不服氣,部落時期,孩子都只知道媽是誰,連爹都不知道是哪一個,談何父姓?其實呢,這些大姓也是以部落聚居地來區別的,比如“姬、媯”,其實就是指居住在這兩條河邊的兩群人。女人強勢,把三點水改為女字旁,就成為氏族的稱謂標誌。不過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男性地位上升,佔有資源越來越多,可以擁有多個女人,子嗣的姓就慢慢地轉移到了男性這邊,開始跟爹姓了。不過這只是中國的八大姓,除了這八個之外,另外也還有很多姓。比如商紂王姓“子”、秦始皇姓“嬴”等等。孔子的家族史往上追溯,其實就是殷商血脈。所以實際上他姓“子”。

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卻不姓孔——其實你也不知道自己姓什麼

但是隨著部落越來越壯大,就算是同一個地域人也越來越多,大家都一個姓,難免出現重名,而且大量重名,該怎麼辦呢?於是又再根據地居住地、封地、官職、職業等區別,給自己近支的族群,另外弄了個標誌,這就是“氏”了。比如姬姓的家族裡,一個小群族,指柳樹為“氏”,就出現了“姬姓柳氏”。大家覺得這種方式不錯,就開啟了不同氏族的時代。到了後來,姓什麼就不重要了,天下這麼大,大多屬於八個大姓。何況古人交通不發達,在一個地域裡面的,基本上就一個姓,真正要區分就靠“氏”了。“姓”代表了共同祖先,而“氏”,這是表示一個祖先下不同父系,新的小群族。所以,這個“氏”在早期,其實相對隨意。記得以前網上有個帖子,嘲笑日本人的姓,什麼“山本”、“田邊”、“井下”之類的,其實不過五十步笑百步罷了。命名方式沒有什麼不同,只不過日本人到了報戶口的時期,文化已經發展了很多年,他們已經認識到兩個字、三個字的姓名重複率太高,所以直接創造複姓使用。

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卻不姓孔——其實你也不知道自己姓什麼

要不然中國姓氏裡面那麼多以動物命名、以山川河流命名的姓從哪裡來的?本質是一樣的,只不過因為年代太久遠,自然蒙上了一股神秘、簡潔之美。所以才會覺得日本人的姓隨意、粗鄙。其實是一回事。叔梁紇姓“子”,實際上應該叫“子梁紇”,但是因為當時已經不稱“姓”了,因為大家都一樣,沒有意義。不過在一個家族裡,還是分大小的。即“伯仲叔季”,分別是老大、老二、老三、老小。叔梁紇其實就是老三梁紇的意思,用名字和排序在家族中作出稱呼區別。到了孔子這裡,他爹叔梁紇開枝散葉,忽然覺得該給自己這一脈定一個“氏”了——孔子之前幾代都是姓名,卻沒有“氏”。定什麼為“氏”呢?叔梁紇往祖上查,查到五世祖孔父嘉是個牛人,而且當時的習慣就是五代開宗,所以直接就使用了“孔”作為他們這個家族的“氏”。

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卻不姓孔——其實你也不知道自己姓什麼

實際上孔子是“姓子氏孔名丘”,而“孔子”是人們對他的尊稱,當時的學問家、思想家都被稱為“子”,如“老子”、“莊子”,這個“子”和孔丘的姓沒有關係,不要犯這種低階錯誤。隨著“氏”的區別意義越來越大,同“姓”的人太多,“姓”就失去了區分族類的作用了。後來姓什麼或者氏什麼就越來越混淆,大家乾脆都把“氏”乾脆叫做“姓”了。孔子姓孔,就是這個習慣來的。因為這個“氏”是從孔丘起,所以他的先祖都不姓“孔”。我們今天碰到同姓的,客套起來,就說“五百年前是一家”,其實不同姓的,以前也很大可能是一家。比如唐朝大姓李、玉皇大帝姓張,其實都姓“姬”,只不過一個姬姓李氏、一個姬姓張氏罷了。所以今天人家問你姓什麼?我們張口就來,其實回答的是我們“氏”。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姓什麼——這也沒什麼問題。

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卻不姓孔——其實你也不知道自己姓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