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南宋末年一首古詩戲說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對現實的諷刺不言而喻

少年時代的初中語文課本上我們都曾經學過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當年這篇古文是我們必須背誦的經典古文之一,在我們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對那個充滿希望,充滿驚喜的世外桃源,充滿了無盡的想象。

南宋末年一首古詩戲說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對現實的諷刺不言而喻

等到年歲較大的時候,我們才發現這是詩人所勾勒的一個極富想象力的場景,在現實當中並不存在。不過這樣的一個場景,卻給古代的詩人和為人們留下了深刻的文學典故,使得他們在對於現實極度失望之後,都渴望找到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在那裡收拾、拾掇自己的靈魂,讓他們能夠真正的超然物外,得享生活的安樂。

南宋末年一首古詩戲說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對現實的諷刺不言而喻

尤其在這些詞人或者詩人們面對生活的沒有希望、面對家破人亡之時,更容易激發了這種情感和嚮往。看到桃花想到陶淵明的世外桃源,南宋末年一詩人很有想象力。

南宋末年一首古詩戲說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對現實的諷刺不言而喻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南宋末年一首古詩戲說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對現實的諷刺不言而喻

這就是宋代著名詩人謝枋得的《慶庵寺桃花》,雖然其實就是在一個寺廟當中看到盛開的桃花,所發出的想象。根據詩人當時所經歷的南宋末年的社會背景,他能夠有這樣的想象有完全合乎情理。

南宋末年一首古詩戲說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對現實的諷刺不言而喻

但是他對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一種戲說的態度,其實也表達了對現實的不滿,其中有很深刻的諷刺意味。“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在陶淵明的桃花源當中,說有很多人為了避逃避秦朝時的戰亂,才帶領族人來到了這片土地當中。這麼一個地方,山清水秀,男耕女織,實在是世外桃源之地。但是他們沒有年曆的記載,只能是看到桃花的盛開,才發現這又是新的一年到來了。

南宋末年一首古詩戲說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對現實的諷刺不言而喻

這兩句古詩可以說是詩人的想象,他的切入角度非常的新奇。因為在現實社會當中都是按照年號、年曆來計算日子的。在桃花源當中居住的人們與世隔絕,自然也不能夠採用現實社會當中所用的年號來為自己計算日子,只能用桃花的開放和衰敗來週期的計算日子。

南宋末年一首古詩戲說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對現實的諷刺不言而喻

“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最後的這兩句古詩就是詩人對於世外桃源的調侃了。他在想,如果他自己住在桃花源當中,就一定不讓花瓣墮入到溪水水當中。

南宋末年一首古詩戲說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對現實的諷刺不言而喻

因為在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當中,那個漁夫正是憑藉桃花瓣瓣才找到了那一片土地。所以詩人在這首古詩當中想象,如果他是桃花源中居住的人們,雖然是用桃花的開放和衰敗來計算日子,但是絕對不會讓花瓣隨著流水流入到現實社會當中的。因為那樣肯定會吸引很多人前來尋找。

南宋末年一首古詩戲說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對現實的諷刺不言而喻

一言以蔽之,那片土地是一片極樂土地,絕對不會讓現實社會當中的人來到這裡,打擾了他們美好的生活。

南宋末年一首古詩戲說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對現實的諷刺不言而喻

雖然寫的是桃花源,雖然是詩人合理的想象,雖然是詩人對桃花源加以調侃,但是在我們心中所看到的卻是詩人對於現實生活的諷刺。因為在詩人所生活的時代,生活當中到處充滿了兵荒馬亂,到處是一片動亂,所以才會是的詩人對桃花源有如此的嚮往,有如此的想象。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