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潛意識的吸收功能:教育其實很簡單

家庭教育是一個走心的過程。建議父母在決定生孩子前,先讀懂孩子的“使用說明書”。

潛意識的吸收功能:教育其實很簡單

一、國學專家的講學

我國臺灣著名國學教育專家王財貴教授有一場影響深遠的家庭教育演講——教育其實很簡單,聽到這場演講的家長都非常震驚,靈湧老師當時聽這場演講的時候,發現這個理念和自己的想法及觀念不謀而合!

王教授強調,需要充分運用三歲以前潛意識的“吸收”功能,完成終生教育的根基。在孩子出生後,透過背景音樂的形式,24h小時播放你想要孩子學習的內容。可以讓這些知識以“系統檔案”的形式直接拷入孩子的孩子長期記憶。

二、定向培養“天才”的奧秘

如果想要孩子有國學天分,可以給他播放四書五經和經典國學篇章。如果想要他有音樂天分,可以給他播放世界鋼琴名曲。如果想要他有繪畫的天分,可以在她視覺發育完善後給他觀看2000幅世界名畫。如果想要有神學天分,可以給他播放新舊約全書。想要他情緒不穩定或者瘋狂,可以給他播放重金屬打擊樂……

當然,這個“複製”過程包括但是不限於三歲以前,可以使用到十三歲以前。三歲以前效果是最好的,因為處於無意識狀態,不會受到興趣愛好和主動性的影響。我們知道,必須有興趣才能主動學習,才能得到想要的效果,被動學習是捨本逐末的。但是三歲以前不存在主動或被動的問題,因為知識是直接“拷入”孩子潛意識的!

三、教學中的應用

當年靈湧老師在國學書院對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做過實驗。讀經教學講究的是心靜,避免焦慮和壓力,反覆誦讀國學和文學經典篇章,直到能背能吟。拿《岳陽樓記》和《醉翁亭記》為範文,發現五歲以內的孩子基本上20-25遍可以一字不漏地背誦所有文字。有趣的是他們背完了這些難以理解的文言文,他們沒法認識單個字怎麼讀,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8歲左右的孩子背下來卻需要80-100遍。十二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部分理解背誦篇章的內容,可是他們需要120遍以上才可以全文背誦。

後來我們用最精深難懂的《離騷》做實驗,發現5歲以內的孩子還是可以25變以內輕鬆根據讀音記下來,十二歲以上的孩子背誦下來顯得更加困難而且痛苦。

潛意識的吸收功能:教育其實很簡單

四、“背景知識”寫入決定教育的起點

透過這些實驗,靈湧老師感受到教育的過程確實可以從嬰幼兒抓起,雖然這些孩子所背記的內容他們並不懂,但是有一天他們的神經發育完善的時候,他們幼年所記的素材可以直接由潛意識跳出來成為他們的“背景知識”。因為長期記憶是存入基因和潛意識的!就像我們小時候背誦古詩的時候真的不知所云,可是當我們初中高中以後照樣可以輕鬆引用一樣。

我們想一下,我們小時候在市井長大,聽慣了低俗下流的言語,等我們還沒長大就已經是半個市井了。而書香門第接觸的卻是四書五經、諸子百家、鋼琴名曲、世界名畫……他們到了高中和大學可以輕鬆拾取潛意識裡儲存的的這些精華素材,稍加編織整理就成他們自己的作品。這些的經典而高雅素材不僅成為了他們治學的功底,更成了他們一輩子的修養。而我們潛意識裡面卻只剩下沒用的對罵和沒完沒了東家長西家短,我們怎麼和他們比?

要知道可是這些素材“拷入”就有,如果沒有“拷入”,一輩子都不會有!由此可見,輸在起跑線上的不是孩子,而是我們父母!

父母可以不具備這些知識,但是完全可以給孩子準備這些可以進入潛意識的優質素材,給孩子創造這樣的氛圍!孟子的母親並不具備儒學知識,但是她有讓孟子成為儒家聖賢的智慧。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你和我也可以讓孩子接受最好的知識薰陶和背景知識寫入!

五、心理學家的警告

王財貴教授的方法非常好,但是使用中一定要注意愉悅度。播放的“背景音樂”一定要保持在讓人舒適和愉悅的分貝,不然會損傷孩子的聽力和大腦發育。

國內知名心理專家武志紅老師對這樣的早期教育提出異議,認為給嬰幼兒學習數學和需要思考的知識等於“要了他的命”(出自《巨嬰國》,武志紅著)。武老師的提議非常及時,因為這個過程必須是無意識吸收,不能透過理性思維進入孩子的大腦。如果孩子的大腦沒有發育完善,強行灌輸知識確實會讓孩子崩潰,會讓孩子對學習、甚至對生命失去興趣。所以說,給孩子的教育不能過度,也不能過早。但是在早期教育階段通舒緩的“背景音樂”的形式給孩子寫入文學、音樂、美學、甚至神學“素材”是有益而無害的。

潛意識的吸收功能:教育其實很簡單

六、教育學泰斗的理念

在這裡筆者補充我國認知神經心理學泰斗——臺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教授的教育學理念:教育一定要建立在愉快的基礎上,任何不愉快的學習,都起不到建立強大神經迴路的作用。也就是說,所有的學習,必須以愉快為基礎。所有的不愉快寫入都是破壞孩子的自主學習和創造力,更嚴重的是破壞孩子對生命的熱情!

根據教育學和心理學前輩的知識和經驗總結,愉快才是人生的唯一動力和追求方向!不管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愉快才能開啟主動求知的本能,而且愉快本身比知識重要。愉快的經歷內化會讓人對生活充滿希望和動力。和愉快相反,抑鬱、焦慮和恐懼會把人推向絕望和死亡邊緣!

七、愉快永遠是最好的老師

如果在愉快的基礎上,給孩子寫入知識和德行的素材,這樣的教育可以讓孩子站在歷代大師和成功者的肩膀上向上建造。現在各位家長有沒有想到,為什麼有的孩子那麼優秀博學,而有的孩子知識簡陋而且厭學呢?問題就出在早期的寫入的素材和背景知識!

別人在三歲之前給孩子愉快地寫入了一輩子用不完的背景知識,而你在孩子三歲的時候還把他當成無知、沒有吸收能力的小P孩,甚至把他們看成是麻煩和負擔,他們學習和成長的基礎怎麼可能相同,他們所能達到的高度怎麼可能一致?但是如果掌握方法,每一個正常的孩子都可以比我們優秀許多倍!

聆聽之心的靈湧老師再一次提醒:愉快,愉快,愉快!讓孩子愉快地吸收有營養的背景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