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淺淡用“比較的方法”進行記憶

原創首發,盜文必究

淺淡用“比較的方法”進行記憶

有很多人都說自己的記憶力不好,學過的知識,學得快也忘得快。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一個人的記憶力,除了與生俱來的天賦外,後天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那麼,如何培養我們的記憶力,使學過的知識永久不忘呢!根據我個人的學習體會和教學體驗有以下三個方面。

淺淡用“比較的方法”進行記憶

其一,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學習,是要講究方法的。會學習的人,會不斷地去探尋總結良好的,對自己有幫助的學習方法。

例如:我剛上師範院校的那會兒,對學習《教育學》和《心理學》始終進入不了狀態,感覺枯燥無味。尤其是一些理論性的知識和外國教育家的人名,我總張冠李戴,記不住。

淺淡用“比較的方法”進行記憶

也曾請教過老師和學習成績好的同學。有老師說:“沒辦法,只有多讀多記。”

也有老師說:“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點,喜歡怎樣的方法就用怎樣的方法。”

還有老師說:“方法有。但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因人而異。總之,只要是適合自己的,就是好方法。”

有同學說:“我的學習方法就一個字——抄。”

淺淡用“比較的方法”進行記憶

這是真的。我看這位同學,每天趴在課桌上,不停地抄。她除了吃飯睡覺外,就是“抄抄抄”——抄“理論”、抄“事例”、抄“概念”。

我有時實在也尋求不到好的學習方法,也只有照著書本“抄抄抄”啦!我覺得挺有用的。

如果每一句名人名言連抄3至5遍,或5至7遍至10篇,就基本記住了,甚至是連這一句名人名言抄在筆記本上的某一個位置,都一清二楚。

淺淡用“比較的方法”進行記憶

不過,只知道照書“抄”的方法不是好方法,純屬“笨”方法。這種“笨方法”,叫人學得太累、太辛苦、效率低,不能提倡和推廣。

漸漸地,我發現,用“比較的方法”來概括所要記住的內容的確是簡單又實用的。透過“比較”,我覺得思路很清晰,並且學過的知識記得牢固、難以忘記。

例如:誇美紐斯(1592—1670),捷克民主主義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論的奠基者,被譽為“教育學之父”、“近代教育學之父”

淺淡用“比較的方法”進行記憶

他主要代表作是1632年出版的《大教學論》。這本書是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標誌,同時也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學著作。

除此之外,《普育學校》,是西方教育學史上第一本學前教育學著作;《世界圖解》,被稱為歷史上第一部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的看圖識字課本。這兩部有關教育學著作都出自誇美紐斯之手。

淺淡用“比較的方法”進行記憶

如何進行“比較”來區分呢?要注意兩點:【第一,兩個人物的稱號:“近代教育學之父”是指誇美紐斯;“現代教育學之父”是指赫爾巴特。第二,兩本書的地位:近代第一本教育學著作是《大教學論》;現代第一本教育學著作是《普通教育學》。】

淺淡用“比較的方法”進行記憶

其二,舉一反三,溫故而知新。

學習任何知識,都需要不停地學習,不斷地鞏固。在複習已學知識的同時學習新的知識,在輸入新知識的過程中,已曾學過的知識點也得到了溫習和鞏固。

其三,持之以恆,將學過的知識融會貫通。這一點非常重要,不可忽略。有時,我們還可以採用靈活多變的記憶方式。

淺淡用“比較的方法”進行記憶

例如:創編幾句短詩歌,或寫“順口溜”,或以“圖示”等方法。我認為,只要是自己親眼所見、親手動筆寫寫畫畫,都會促進有助於我們的記憶力。

在“死記硬背”的基礎上,更應該靈活多樣、熟能生巧。

淺淡用“比較的方法”進行記憶

琦琦童話心語:

一個人記憶力的培養,雖然方法有很多。但是,我認為只要是適合自己的,且能夠幫助自己提高學習效率和成績的方法,就是好方法。總之,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多讀多背,下的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針。

歡迎點評+留言。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青年作家網簽約作家,小豬琦琦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