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都說孩子發脾氣時要“共情”,可為什麼越哄越糟?因為99%的家長都用錯了

孩子鬧情緒、發脾氣始終是讓大家頭疼的一個問題。

很多人反應書、文章看過很多,方法也學了不少,但很多時候卻沒有效果,很是困惑,比如我們常說的共情。

今天就跟大家說說關於共情的

兩大誤區和兩個技巧。

兩大誤區

01

不要以共情之名行“控制”之實

前兩天一位朋友找我來“告狀”:

“大家都說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要共情,我也是按著標準句式來說的,可根本就沒用啊。”

我好奇便問,你一般跟孩子都是怎麼說呢?她給我舉了當天孩子非要吃冰淇淋的事。“我就跟她說,我知道你因為沒吃到冰淇淋很難過、很生氣,但是這兩天你拉肚子非常嚴重,確實不能吃,好了別再哭了,如果你難過,媽媽可以抱抱你,陪著你。”

沒想到這一次孩子非但沒有領情,還大吼大叫地頂了回來:“你知道我生氣有什麼用,你還是不讓我吃,我不要你抱,也不用你陪!”說著自己跑到屋裡一個人哭去了。

都說孩子發脾氣時要“共情”,可為什麼越哄越糟?因為99%的家長都用錯了

其實不用往下問,我朋友也一定氣炸了,因為

從一開始她的“共情”中我就聽出了不滿,更何況孩子把她的“好心當成驢肝肺”。

果然,她也承認,其實這麼說不過是想哄著孩子趕緊停下來,不要哭不要鬧了。

這樣的共情,其實是大錯特錯的!

共情能力是指

體驗別人內心世界的能力,這個過程是,設身處地體驗對方的感受,並對對方的感情作出恰當的反應。

許多人使用共情的目的是去“控制”孩子,為的就是不讓他吃冰淇淋、不讓他哭鬧、讓他停下來。一旦孩子沒按預期迴應,很快就露出“並非真的感同身受”的真面目了。

這是非常常見,也非常危險的。

因為這種控制是隱秘的,而且有一件華麗的外衣“共情”,不但不容易讓我們察覺自己的問題,甚至會更加自以為是、變本加厲地去傷害孩子:

“我都這麼說/做了,你還想怎麼樣?!”

02

不要把共情發展成“濫情”

使用共情的過程中,還容易陷入的另一個誤區是

“濫情”

,它跟“控制”的目的是截然相反的,但結果卻有可能一樣,那就是

適!得!其!反!

在共情過程中,很多人都會把“情”用過分了。比如孩子摔倒了,有點不高興,不想玩了。“哎呀,寶貝怎麼摔了一跤?摔疼了吧,快過來媽媽給你揉一揉。

媽媽知道你特別的疼,如果你想哭的就哭一會兒吧,過來媽媽抱抱你……”但實際上,孩子並沒有疼到需要停下來哭的程度,本來打算歇一會兒再去玩的,結果被媽媽這麼一“共情”卻忽然自哀自憐起來,腿也更疼了,也需要抱抱了,而且氣氛都烘托到這兒了,不哭一會兒也不行了!

都說孩子發脾氣時要“共情”,可為什麼越哄越糟?因為99%的家長都用錯了

於是,

一個不疼不癢的摔跤,就被“共情”成了一件無法跨越的大事!

它的問題就在於做對了一半。接納情緒沒問題,趁機發揮就大可不必。而且

除了接納孩子的情緒,更需要做的是引導他正確地看待問題。

還拿摔跤來說,揉一會兒之後,如果看孩子面色緩和,情緒沒有繼續發展,就可以告訴他:

“玩耍跑跳是有摔倒的風險,但多注意腳下,慢點跑,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摔跤。”

我們最終要實現的結果是,讓孩子逐漸平靜下來,而不是越來越崩潰。說到這可能很多家長會感嘆,說的態度不對不行,說多了也不行,這共情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到底該如何用才好呢?C媽不光是帶著問題,還帶著解藥來了哈。

兩個技巧

01

適當示弱,找到與孩子的情緒契合點

共情雖然有一定的句式可參考,但生搬硬套的效果並不好,

當我們無法與孩子共情的時候,不妨適當示弱,停下來去找一找自己與孩子情緒相契合的點,

讓他覺得,“原來不是我一個人這樣”的時候,心情自然就會好起來。

前兩天閨蜜給我分享了她的成功案例。有天著急出門,娃磨蹭不走,考慮到時間已晚,媽媽便“強行”帶娃出門了。雖然沒有大哭大鬧,但兩個人的心裡都憋著氣。

坐電梯時媽媽看孩子把鞋穿反了,便提醒了一句:

“你鞋穿反了,換一下!”

這一說不要緊,孩子突然崩潰大哭起來,一邊跺腳一邊喊:

“我就不換就不換,在幼兒園老師說我穿反了,讓我換過來,我換過來後現在你又說我穿反了,我到底怎麼穿才能對啊!”

媽媽意識到,這場哭是孩子攢了多種委屈、不滿之後才爆發的,於是趕緊消了自己的氣來哄孩子。解釋到:“在老師說和我說之間,你還脫過一次鞋,所以很有可能是兩次都穿反了,沒關係,換過來就行了。”孩子根本不聽,只是一味地哭,說抱他也不讓抱,橫豎都不買賬。

最後媽媽打起了“示弱牌”,她告訴孩子:

“在你這個年齡,把鞋穿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媽媽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也經常穿反鞋,別說一天兩次了,一天四五次的時候都有,有一次姥姥實在生氣,還踢了我一腳呢!”

都說孩子發脾氣時要“共情”,可為什麼越哄越糟?因為99%的家長都用錯了

正在傷心哭著的孩子忽然“噗嗤”笑了:

“原來你比我還笨啊!”

接下來媽媽並沒有說什麼安慰的話,孩子的情緒自己就平復了。

回家路上孩子還自言自語到:

“是呀,我都忘了我中間脫鞋又穿鞋的事了,原來每個人都會把鞋穿反,爸爸媽媽小時候也一樣……”

媽媽正是透過示弱以及自己的“缺點”,找到了和孩子情緒的“共同點”。

雖然父母不是萬能的,但在孩子面前我們就是無所不能的。

如果我們願意放棄“這有什麼好哭的”那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從心理以及能力上“蹲下來”,

去跟孩子對話,會很容易找到與孩子情緒相契合的點

,也就更容易走進孩子的心裡,做到真正的共情。

02

正確幫孩子認識情緒

不過,共情並不意味著孩子說什麼,我們也跟著說什麼,更不等同於附和以及完全認同孩子。

雖然他們需要我們的認同和安慰,但是能夠正確迴應和解釋他們的情緒更重要,尤其是三歲以上的孩子。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的情緒也逐漸完善,比如生氣、憤怒、嫉妒、失落、羞愧等等。他們雖然有這些情緒,但卻常常搞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所以,

如果共情的過程中我們能幫他們梳理清楚,找到答案,情緒自然也就消下去了。

剛有DD的那幾個月,除了對DD的新鮮感,CC也萌生了許多複雜的情緒。我和C爸抱DD的時候,早已不找抱的她,也來要求抱抱;她本來已經自己睡,見DD跟我睡,也偏要擠在一張床上;DD輔食期我喂他飯,CC則“陰陽怪氣”地說,也不說喂喂我!很多時候,一看就是來勢洶洶,非常生氣。

我當時就明白了CC的心,但我沒有像以往一樣去安慰她、講道理,或者摟著讓她哭一會兒。而是真正從她的內心需求出發,去和她一起解決問題。

我把CC攬到身邊,半開玩笑地說:“你是不是擔心爸爸媽媽愛DD不愛你,或者愛DD超過你了呀?”

CC低著頭悶悶的回答:嗯!我接著說:放心吧,不會的!爸爸媽媽愛你和DD一樣多,只是DD現在太小,很多事情不能自己做,所以我們需要幫助他。

都說孩子發脾氣時要“共情”,可為什麼越哄越糟?因為99%的家長都用錯了

說到這CC的表情已經明顯輕鬆了,還時不時點頭回應,因為她也常常照顧DD。我趕緊趁熱打鐵繼續引導:CC這樣想是對的,這種

擔心失去或者不願別人超過我們

的情緒叫做嫉妒,我們每個人都會嫉妒,爸爸媽媽也不例外。

不過,一味地沉浸在嫉妒中,只會讓你看到你所沒有的東西,當我們因嫉妒而憤怒的時候,不妨想想自己擁有的所有好的東西。

CC有哪些是DD沒有的?她於是開始滔滔不絕:我可以吃各種美食、我不用穿尿不溼、我困了餓了不開心了能用各種措辭精準表達…… 嫉妒之情,銳減。

這個過程我同樣運用了共情,但我並沒有同情,也沒有一味地安慰她受傷的心,而是去幫助她解釋、捋順情緒。

首先,我將她“感覺爸爸媽媽不夠愛我,很不開心”的感受說了出來;其次,我幫她明白了“嫉妒”是什麼,又該如何排解。

共情的初階是共鳴,是給情緒找到出口,但不應止步於此,更高階的是真正從孩子的內心需求出發,去和她一起解決問題,最最終極的目的,則是讓孩子認清情緒,自我疏導,學會自己找答案。

都說孩子發脾氣時要“共情”,可為什麼越哄越糟?因為99%的家長都用錯了

C媽說:

共情就像點穴一樣,一旦說中了孩子的感受、原因和願望,他的情緒就會流動起來,孩子就不需要用這部分能量來攻擊自己和別人了。

共情不等於當即就解決問題,但神奇的是,當我們能夠做到真正理解、接納,去進入孩子的世界,和孩子同頻之後,你會發現,之前和孩子一直糾纏的問題往往就迎刃而解了。而且這種“解”是一通百通的,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共情確實很有用,但希望,你真的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