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活塞銷襯套中硫化物腐蝕機理分析

近年來,發動機小型化促使發動機產品向輕量化和緊湊性方向發展。然而,由於增加渦輪增壓器和其他方法以補充發動機功率和扭矩,使發動機功率密度增加,導致熱負荷和機械負荷增大,導致壓裝連桿小頭的銅合金襯套(活塞銷襯套)容易發生腐蝕問題。以活塞銷襯套為典型代表的汽車軸承,可以透過與機油中的極壓新增劑二硫代磷酸鋅(ZnDTP)反應,發生硫化腐蝕,但其反應路徑尚未清晰。本研究旨在發動機實際執行環境下,探討ZnDTP和銅的反應路徑。為了確定溫度、銅含量和機油惡化狀態對腐蝕的影響,進行了部件腐蝕試驗。試驗結果表明,腐蝕機理的主要因素並不是ZnDTP和銅之間直接反應,而是中間產物起到了很大作用。在日本愛知(Aichi)同步輻射中心,透過補充使用X射線衍射(XRD)、X射線近邊吸收結構譜(XANES)和X射線吸收精細結構譜(EXAFS),分析確定了中間產物結構。透過使用這種方法,得到的產物結構符合基本原理。

0 前言

眾所周知,以襯套為典型代表的銅合金汽車軸承,透過與機油反應會產生硫化腐蝕。圖1為已經發生硫化腐蝕的襯套外部檢視和橫截面。發生硫化腐蝕的原因是機油極壓新增劑和抗氧化劑二硫代磷酸鋅(ZnDTP)中含有硫。ZnDTP是在20世紀50年代被引入的,至今仍廣泛應用於當前發動機機油。圖2為ZnDTP的基本化學結構。ZnDTP的基本結構由鋅、硫、磷、氧和烷基組成。發動機機油中大多數硫元素都來自於ZnDTP。ZnDTP在高溫條件下會發生分解,分離的硫與襯套中的銅發生反應,從而出現硫化腐蝕。從以往研究可知,硫化腐蝕的主要因素是溫度、時間、機油流量和壓力。然而,從ZnDTP分離的硫和銅之間腐蝕反應路徑至今尚未明確。

活塞銷襯套中硫化物腐蝕機理分析

活塞銷襯套中硫化物腐蝕機理分析

1 試驗方法

1。1 試驗步驟

為了闡明硫化腐蝕機理,研究人員首先需要進行部件腐蝕試驗和分析,以確定腐蝕產物和中間產物的晶體結構;然後從獲得的結構中,透過基本原理計算確認腐蝕反應路徑的正確性。

(1)部件腐蝕試驗。為了確定ZnDTP分解對銅硫化腐蝕的影響,透過部件腐蝕試驗,研究人員驗證了試驗溫度對ZnDTP分解的影響。然後,研究人員透過掃描電子顯微鏡-電子探針顯微分析儀(SEM-EPMA)對部件表面形成的腐蝕產物和中間產物進行了分析,確定了它們的組成成分,並利用X射線衍射(XRD)、X射線近邊吸收結構譜(XANES)和X射線吸收精細結構譜(EXAFS),確定其化學結構詳細情況。

(2)基本原理計算。研究人員利用部件腐蝕試驗確定的腐蝕產物和中間產物的化學結構,透過基本原理計算驗證反應路徑的正確性。

1。2 腐蝕試驗和分析

為了定量研究ZnDTP結構對銅硫化腐蝕的影響,研究人員採用新機油(含有ZnDTP)和熱劣化機油(含有分解狀態的ZnDTP)進行了部件腐蝕試驗。

1。3 試驗機油的製備

研究人員將GF-5相容發動機機油(0W-20)作為新機油。對於熱劣化機油,研究人員採用符合JISK2514標準的內燃機潤滑油氧化穩定性試驗檯(ISOT,用於印第安納攪拌氧化試驗)對新機油進行熱劣化處理。圖3為ISOT試驗檯的原理示意圖。ISOT裝置有1個裝滿了發動機機油的玻璃燒杯,在油浴中加熱。

活塞銷襯套中硫化物腐蝕機理分析

燒杯內還有1個攪拌器,可以攪動機油。在溫度180 ℃、攪拌時間100 h、抽油量250 mL、轉速1 300 r/min的試驗條件下,研究人員製備了熱劣化機油,並假定ZnDTP的殘存率為零。採用紅外(IR)光譜法比較熱劣化機油與新型機油的ZnDTP光譜強度,確認ZnDTP殘存率。圖4所示為ZnDTP殘存率,透過酸鹼滴定法(JISK2501)計算殘留清潔劑量的基數。圖5所示為試驗油基數比對。從圖5可以看出,隨著ZnDTP的熱分解,殘留的清潔劑量大幅減少。因此可以推斷,由ZnDTP熱分解產生的中間產物與清潔劑會發生反應。

活塞銷襯套中硫化物腐蝕機理分析

活塞銷襯套中硫化物腐蝕機理分析

1。4 試件的製備

為了定性確定ZnDTP結構對銅硫化腐蝕的影響,透過部件腐蝕試驗可以確定熱影響和機油影響。研究人員將壓入襯套之前的厚片作為試件,採用ISOT進行部件腐蝕試驗。表1為試驗條件的比較。試驗溫度設定在150~180 ℃範圍內。該範圍是可預見的實際發動機環境,腐蝕進展隨溫度不同而發生變化。圖6顯示了ZnDTP殘存率與溫度的相關性。在180 ℃加熱24 h後仍殘留少量ZnDTP。採用新機油(包含ZnDTP)和熱劣化機油(含有分解狀態的ZnDTP)確定機油影響。

活塞銷襯套中硫化物腐蝕機理分析

活塞銷襯套中硫化物腐蝕機理分析

1。5 試件分析

對於部件腐蝕試驗中製備的樣品,研究人員採用電子探針顯微分析儀(EPMA)獲得腐蝕層組成元素資訊。在愛知(Aichi)同步輻射中心,研究人員用XRD射線BL5S1和BL5S2(測試編號201701031、201702040、201703040、201703041)獲得腐蝕產物和中間產物結構的詳細資訊,並透過使用熒光法的XANES和EXAFS測定銅和鋅的光譜K層吸收邊界。對於標準樣品,研究人員使用銅、鋅、Cu2O、ZnO、Cu2S和ZnS製成的薄金屬箔,並採用來自軟體Demeter 0。9。24版的Athena用於XANES和EXAFS分析。

1。6 基本原理計算

研究人員採用MedeA-VASP 5。4 PHONON模組對獲得的化合物生成能量進行了評估。Mede APHONON模組是1個計算工具,從適合的模型結構和週期邊界條件中計算晶格動力學和振動特性,同時也提供了與溫度有關的熱力學函式,如內能、熵、自由能和熱容。在本研究中,PHONON模組用於評估由XRD和EXAFS確定的化學成分自由能的溫度依賴性。

2 腐蝕試驗和分析

研究人員在表1條件下進行試驗後,觀察到襯套橫截面結果如圖7所示。樣品a在試驗溫度150 ℃條件下,橫截面沒有肉眼可見的腐蝕跡象;樣品b在試驗溫度165 ℃條件下,發現有微弱的腐蝕層形成跡象;樣品c在試驗溫度180 ℃條件下,能夠看到約10 μm厚的腐蝕層,這表明腐蝕對溫度有敏感性;樣品d的試驗時間比樣品c短,與樣品b一樣,發現有微弱的腐蝕層形成跡象。在此,研究人員將形成微弱腐蝕層的樣品b和樣品d定義為初始腐蝕階段。另一方面,在使用熱劣化機油樣品e的試驗中,橫截面顯示沒有腐蝕跡象。這表明,由於熱劣化,ZnDTP中的硫已經在機油中形成化學性質更穩定的化合物。這是由於發動機機油中新增CaCO3作為清潔劑,從ZnDTP中分離的硫與CaCO3反應形成更加穩定的中性產物(CaSO4)。確定初始腐蝕階段的產物對闡明腐蝕反應路徑很重要。研究人員採用EPMA進行樣品b的橫截面分析(初始腐蝕階段)。圖8為EPMA 顯示結果。經證實,銅襯套表層存在硫,這源於硫化腐蝕層,同時證實了銅襯套表層存在少量的鋅。研究人員推測,鋅是腐蝕反應路徑的中間產物,並採用XRD來探明鋅化合物的晶體結構。圖9顯示了部件在腐蝕試驗(樣品c和樣品d)後,銅襯套表面腐蝕產物與腐蝕時間的XRD相關性結果。在初始腐蝕階段,銅襯套表面出現基於硫化鋅的衍射峰值。在樣品c中,研究人員雖然發現作為硫化腐蝕產物Cu2-xS的衍射峰值,卻沒有發現硫化鋅的衍射峰值。這表明,硫化鋅作為銅襯套硫化腐蝕的中間產物,有助於腐蝕反應的發生。

活塞銷襯套中硫化物腐蝕機理分析

活塞銷襯套中硫化物腐蝕機理分析

活塞銷襯套中硫化物腐蝕機理分析

為了更詳細地檢測鋅對腐蝕路徑的影響,研究人員採用XANES/EXAFS進行了分析。圖10顯示銅的K層吸收光譜邊緣的XANES結果。至於樣品a試件,研究人員發現光譜與銅相同(全新襯套)。這與橫截面的腐蝕檢測結果一致。另一方面,在已確認腐蝕的樣品b和樣品c試件中,隨著硫化腐蝕進行,出現了基於Cu2S的光譜。圖11顯示銅的K層吸收光譜邊緣的EXAFS結果。雖然研究人員在樣品a的試件(全新襯套)中發現光譜與銅的光譜相同,但在樣品b和樣品c的試件中發現了基於Cu2-xS的光譜。

活塞銷襯套中硫化物腐蝕機理分析

活塞銷襯套中硫化物腐蝕機理分析

圖12顯示鋅的K 層吸收光譜邊緣的XANES結果。所有光譜分析表明,試件的主要腐蝕產物為硫化鋅(ZnS)。此外,光譜在9 670 eV處有突起,這表明存在氧化鋅。圖13顯示了鋅的K層吸收光譜邊緣EXAFS結果。在樣品a和樣品b的試件中,研究人員發現硫化鋅的主峰值,雖然透過XANES確認了存在氧化鋅,卻沒有發現氧化鋅的峰值。EXAFS原則上不能檢測物質,除非其元素有周期性排列。這表明氧化鋅以非晶態形式存在。然而,在樣品c的試件中,研究人員發現硫化鋅峰值消失。

活塞銷襯套中硫化物腐蝕機理分析

活塞銷襯套中硫化物腐蝕機理分析

表2顯示樣品中硫化鋅和硫化銅等腐蝕產物的存在情況。在出現腐蝕之前(樣品a),硫化鋅吸附在銅襯套表面,硫化鋅和硫化銅在初始腐蝕階段(樣品b)共存,然後硫從硫化鋅中析出,產生了硫化腐蝕產物Cu2-xS。在樣品c後期的腐蝕階段,硫化鋅消失,僅存在Cu2-xS。這表明存在的硫化鋅作為中間腐蝕產物,硫化鋅中的硫析出供給給銅,產生Cu2-xS。

活塞銷襯套中硫化物腐蝕機理分析

3 結論

本研究表明,ZnDTP分解生成的硫化鋅中的硫析出供給銅,發生銅襯套的硫化腐蝕。此外,XANES/EXAFS分析結果表明,硫化鋅將硫供給銅後變成非晶態氧化鋅。為了提高襯套的抗硫化腐蝕能力,在設計銅襯套的成分時,應避免採用有著複雜分子結構的ZnDTP的反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