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從護耳到助眠,“非典型”耳機選購談

以往為大家分析耳機的選購,大多從Hi-Fi、遊戲等應用型別,或有線、無線等耳機形態著手進行展開。今天我們將另闢蹊徑,不從這些常規的角度來探討耳機應該怎麼選,而是談談一些“非典型”耳機選購的經驗。當然,如果非要說它們的共同點,多多少少都和健康有關。

在剛剛過去的3月裡,我們陸續迎來了“全國愛耳日”和“國際睡眠日”。在學習到不少相關知識的同時,你可曾想過耳機也能和它們搭上關係?今天我們就要跟大家聊的耳機選購和使用心得,就與這兩個紀念日所關注的事不無關係。

耳朵健康值得關注

你每天有多長時間戴著耳機?隨著TWS真無線耳機成為一種流行時尚,擺脫了耳機線束縛的它也讓使用者“解鎖”了更多使用場景,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使用者使用耳機的時間。但長時間使用耳機的危害你知道嗎?世界衛生組織(WHO)曾在2019年釋出報告稱,全球有約11億年輕人(12-35歲之間)正面臨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其中個人音訊裝置音量過大是造成風險的重要原因。而在該組織今年釋出的《世界聽力報告》中顯示,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聽力受損,聽力損失影響全球超過15億人。

此前,中央電視臺《每週質量報告》也曾對某高校3826名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結果發現耳機使用率高達99。8%,已經出現噪聲性聽力損傷的人數超過1000人,佔比接近30%。當然,造成聽力損失的並不一定都是耳機,但它卻是噪聲的潛在來源之一。隨著智慧移動裝置與耳機的普及,大家可以梳理一下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微信聊天、聽音樂、追劇看電影、玩遊戲……伴隨著這些應用場景的是隨時隨地都戴在耳朵上的耳機,長時間使用耳機已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的常態,對於它所帶來的潛在健康風險值得我們重視。

從護耳到助眠,“非典型”耳機選購談

▲在各種場合,長時間佩戴耳機已成為許多人的常態,但這種行為對於耳朵潛在的健康風險你知道嗎?

要想知道噪聲是如何損害聽力的,得從我們是怎麼聽到聲音說起。人耳分為外耳、中耳及內耳。聲波進入外耳穿過耳道後通往鼓膜,鼓膜因聲波而振動,並將振動傳導至中耳聽小骨,隨後傳至內耳耳蝸。而耳蝸上排列著密密麻麻的毛細胞,當鼓膜發生震動時,耳蝸上的毛細胞會隨耳蝸內的液體搖擺,將振動轉換為電訊號隨聽覺傳至大腦。這就是整個“聽到”的過程。此過程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導致聽力損失,而大多數噪聲導致的聽力損失都是因為毛細胞的損傷和死亡導致,而要知道人的毛細胞一旦死亡,便不會再長出,會造成不可逆的聽力損失。

研究結果表明,如果一個人長期受到80分貝以上噪聲的影響,聽力會顯著下降。耳機最大音量的聲音強度可超過110分貝,即2分鐘內就能造成聽力損失。安靜環境中,耳機音量達到60分貝就足夠聽清。但在室外很多人為了聽清音樂,會不自覺加大音量,耳機輸出的音量越大,對聽力的損傷也會變大。

同時,頻繁和持續地使用耳機也會造成耳道的細菌繁殖加快,入耳式耳機在佩戴了一個小時後,耳部細菌數量是佩戴前的5倍左右。來自一個人耳部的細菌也可以透過佩戴同一副耳機傳播到另一個人耳部,嚴重的話還會造成感染。另外,長時間使用耳機也會因壓迫和阻塞外耳道造成耳鳴、耳悶和耳痛等症狀。

從護耳角度選購和使用耳機

既然錯誤的耳機使用方式可能帶來耳朵的健康風險,那麼是不是我們就別用耳機了?當然不是,大家不用因噎廢食,只需要從選購耳機開始,再到日常使用,貫徹正確的理念,並不需要太過擔心耳朵的健康問題。讓我們先從選購談起。耳機對聽力的影響,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為聲音提供了緩衝區域。所以,耳機的佩戴型別對聽力的影響程度也是不一樣。以常見的入耳式耳機、頭戴式耳機來說,前者對聽力影響相對較大。入耳式耳機的導音管深入耳道內,縮短了聲音的傳導距離,相同音量下引起的鼓膜震動更大。頭戴式耳機增加了鼓膜與揚聲器之間的距離,聲波反射空間較大,鼓膜須承受的壓力相對較小,可以降低聽力損傷的機率。同時頭戴式耳機沒有塞入耳道,也減少了感染的風險。另外,還有一類平頭耳機,其佩戴好後耳機位於外耳道外部,聲音的傳播距離較長,封閉性也比較低。不過目前這種型別的耳機目前已逐漸淡出主流市場,可選的不多。

在耳機型別之外,耳機的功能中同樣有可以兼顧護耳屬性的,那就是主動降噪。具備主動降噪功能的耳機,其內部設有麥克風與降噪電路,首先透過麥克風偵測耳朵能聽到的環境中低頻噪聲 ,並將噪聲訊號傳至降噪電路,後者進行實時運算髮出與噪聲相位相反、振幅相同的聲波來抵消噪聲。一般來說,主動降噪耳機可以將環境聲音降低15~20分貝,這樣使用者在聽音樂或看影片時,不需要將音量開太大就能聽清楚,從而避免過大音量對於聽力的損傷。

從護耳到助眠,“非典型”耳機選購談

▲主動降噪技術能降低環境噪聲,使得使用者在佩戴耳機聆聽音樂時不用開大音量也能聽清,從而起到保護耳朵的效果。

綜合以上選購要點,可以看到頭戴式+主動降噪功能的耳機算是從源頭上,有利於護耳的一個選擇。另外除了傳統的“空氣傳導”耳機之外,我們也可以考慮骨傳導耳機。我們平時使用的耳機是透過振膜產生聲波的經典聲音傳導方式,骨傳導則是將聲音轉化為不同頻率的機械振動,透過人的顱骨、骨迷路、內耳淋巴液、螺旋器、聽覺中樞來傳遞聲波。骨傳導技術省去了聲波傳遞的許多步驟,直接透過骨頭將聲波傳至聽神經。因此可以開放雙耳,不傷害鼓膜。

從護耳到助眠,“非典型”耳機選購談

▲骨傳導技術從根本上省去了聲波傳遞的許多步驟,能做到開放雙耳,不傷害鼓膜。

當然我們也應該瞭解到,耳機的主要功能並不是護耳,以此為主要目的選擇耳機的消費者並也不是多數。所以如何正確地使用耳機,才是我們應該重點關注的。簡單來說大家在使用耳機時,大家應該遵循“3個60”原則:每次使用耳機不超過60分鐘;聲音的大小不超過最大音量的60%;當外界環境聲音超過60分貝時,儘量不使用耳機。前兩個“60”好把握,但環境聲音超過60分貝要怎麼判斷呢?一般小區中白天的噪聲就在60分貝左右,人在大聲說話的時候也差不多有60分貝,而熱鬧的街道上噪聲已經在70分貝左右了,公交車和地鐵裡的噪聲則超過80分貝。

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如果要保護耳朵,是不建議在室外,特別是上下班通勤時使用耳機的。如果實在要使用,則建議採用具備主動降噪功能的耳機,這樣能夠降低環境噪聲,從而讓使用者不用將音量開太大就能聽到聲音。總的來說,只有從耳機的使用習慣上做出改變,並搭配更利於護耳的耳機型別,才能讓我們既享受到耳機所帶來的便利,又不會傷害到自己的耳朵。

睡眠不好?耳機來幫忙

現代社會緊張忙碌的生活節奏,讓很多人都面臨著睡眠不好的問題。生活、工作的壓力,身旁家人的鼾聲,室外環境噪聲……給我們帶來睡眠困擾的因素很多,但大多數問題的根源還在於各種噪聲的影響。

一般來說,對於噪聲所帶來的睡眠問題,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隔絕它,常用的方法包括關閉門窗,佩戴記憶海綿的耳塞……但前者犧牲了通風效果,臥室一整晚都關得嚴絲合縫不利於室內空氣流通。後者短時間使用還行,像是在午休時,或是在乘坐飛機、火車時小憩,長時間佩戴的舒適度不佳,反而有可能會影響睡眠質量。

主動降噪耳機也是不少人會在休息時採用的降低噪聲的方式。但它的使用場景限制較多,首先躺著使用舒適度不好,頭戴式產品自然不用多說,即便是真無線耳機,由於耳機還是有部分腔體露出在耳郭外,所以佩戴時側身睡覺並不舒服。其次,主動降噪耳機在不播放音樂,只開啟降噪功能的時候,使用者或多或少都能感覺到一些電路工作的底噪,以及反向聲波所形成的無形壓力,在越安靜的環境下它們會越容易被察覺到。所以它跟記憶海綿耳塞類似,更多適合在一些佩戴時間較短的情景下使用,並不是解決晚上睡覺困擾的理想答案。

近兩年,市面上出現了一些專門針對有睡眠困擾的人的耳機產品,主打助眠效果。也許你會奇怪,耳機本身是發出聲音的裝置,為什麼還能幫助睡眠呢?這就要先引出“白噪聲”這一概念。在我們的概念中,噪聲是使人心煩失眠的源頭,但有一種噪聲能起到完全相反的效果:讓人睡得更好,這就是白噪聲。白噪聲指一段聲音中頻率分量的功率在整個可聽範圍內都是均勻的。由於白光是由各種頻率(顏色)的單色光混合而成,因此這種具有平坦功率譜的性質被稱作是“白色”。絕對理想的白噪聲是不存在的,但雨聲、流水聲、鳥鳴聲等來自大自然的聲音是現實世界中最接近白噪聲的聲音。

從護耳到助眠,“非典型”耳機選購談

▲擁有“黑科技”的耳機已經能幫助解決睡眠困擾

白噪聲之所以能產生神奇的效果主要歸功聲音的相對均勻。人的聽覺系統類似警報系統,處於隨時待機的狀態,突然或持續出現噪聲會引人煩躁,睡覺時容易被驚醒導致失眠,而白噪聲是相對均勻且音量在人體適應範圍內的聲音,可以起到安撫的作用。試想一下,當我們在海邊聽到海浪拍打礁石所發出的“嘩嘩”聲,或是在下雨天聽到雨滴落在地上的“滴答”聲,是不是會讓人心生平靜?而這些聲音正是處於一個相對均勻的頻率中。同時,白噪聲有一種“遮蔽其他聲音”的能力,這個能力能使它將一些噪聲弱化。

目前市面上的睡眠耳機正是藉助了白噪聲的這一特質,透過播放此類聲音,幫助使用者解決睡眠困擾。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它所起到的作用,在夜晚當人處在一個較為嘈雜的環境中,外部噪聲使我們無法入眠。這個時候從睡眠耳機中播放的白噪聲,雖然不能將這些嘈雜的噪聲完全隔絕,但是可以起到一定的中和作用,使我們的大腦不去注意那些噪聲。我們可以把白噪聲看成一種背景音樂,其他噪聲被混合到了這個背景音樂中,從而變得模糊。就好比夜晚中的單束燈光十分刺眼,但是到了白天,和日光混合到一起,我們就不容易注意到它了。

在選購此類耳機時,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到以下幾個地方。首先是佩戴舒適性,此類耳機主要是夜晚使用,所以佩戴舒適性一定要好,特別是在使用者側睡時不壓耳,儘可能無感最好。這需要消費者到線下去體驗一下,這樣才能選擇到適合自己佩戴的產品。另外由於夜晚長時間入耳佩戴,封閉環境下內耳溼度增大,使用者應該關注耳機所使用耳套抗菌性是否良好,最好是通過了國標以及美國、日本、歐盟等相關標準。最後,這類耳機都需要配合手機等移動裝置上的App來播放相關的音樂或音效,其配套App內建的白噪聲數量、未來的擴充套件性同樣值得大家關注。

產品推薦

索尼WH-1000XM4

價格:2399元

從護耳到助眠,“非典型”耳機選購談

藍芽標準:藍芽5。0 藍芽編碼格式:SBC、AAC、LDAC 單元:40mm鍍膜液晶高分子振膜 降噪處理器:HD降噪處理器QN1 續航時間:約30小時(藍芽降噪開)/約38小時(藍芽降噪關) 重量:約254g

綜合前文提到的要點,對耳朵有較好保護的耳機,從型別上看頭戴式耳機是首選,在功能上看應具備主動降噪功能,所以對於這方面看重的使用者可以選擇頭戴式主動降噪耳機。索尼WH-1000XM4是其經典產品索尼WH-1000XM3的升級款,它在外形上與前作變化不大,藍芽版本升級到5。0。雖然依舊採用的QN1降噪處理器,但其處理演算法經過最佳化,實現了更好的降噪效果。同時,WH-1000XM4升級了DSEE的演算法,進階到了“DSEE EXTREME”,在音質方面有所提升。

另外,WH-1000XM4新增紅外感測器、加速度感測器,實現了智慧免摘對話功能和佩戴感應,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體驗。不論是開啟降噪與否,WH-1000XM4的續航時間都超過了30小時,一般使用強度的話一週都不用充電。索尼作為主動降噪耳機市場中數一數二的品牌,WH-1000XM4這款新作值得推薦給大家。

AfterShokz韶音OpenMove骨傳導運動耳機

價格:598元

從護耳到助眠,“非典型”耳機選購談

藍芽晶片:高通QCC3024晶片 藍芽標準:藍芽5。0 防護等級:IP55 續航時間:6小時

充電:USB Type-C 重量:29g

選擇不入耳就能聽到聲音的骨傳導耳機也是保護耳朵的一種選擇。OpenMove是骨傳導耳機領導品牌AfterShokz韶音的“出圈”之作。它擁有全新的設計元素,配合多種色彩版本,充滿時尚個性,很符合年輕人的喜好。OpenMove的後掛採用的是原本應用於專業場景的高強度鈦絲材質,有著很好的柔韌性,通過了超過10000次的彎折實驗,使用者日常使用大可放心。

作為一款運動耳機,OpenMove的防護等級是IP55,日常鍛鍊時的汗水是小意思,在雨天使用或水潑濺在耳機上的情況下也完全可以應付。考慮到使用者不光只在運動時使用OpenMove,所以韶音為OpenMove設計了雙麥克風,同時搭載CVC降噪演算法,擁有對標AirPods的通話效果。OpenMove的價格不貴,顏值線上,是一款不光侷限在運動時使用,而是可以在日常上下班通勤、晚上在家休息、週末出遊……全場景都陪伴著使用者的骨傳導耳機。

Bose遮噪睡眠耳塞Ⅱ

價格:1499元

從護耳到助眠,“非典型”耳機選購談

電池型別:鎳金屬氫化物 續航時間:10小時,充電盒提供額外30小時續航時間 耳塞充電時間:6 小時 充電盒充電時間:3小時 其他附件:3對耳套(小/中/大)、USB連線線、充電/收納盒 尺寸:2。49cm×2。79cm×1。27cm(睡眠耳塞)、2。74cm×7。69cm×7。69cm(充電盒) 重量:2。3g/個(睡眠耳塞)111。41g(便攜盒)

Bose總能在耳機產品上帶給我們一些“黑科技”,已經進化到第二代的遮噪睡眠耳塞Ⅱ就是其中之一。遮噪睡眠耳塞Ⅱ體積比傳統無線耳機小一號,提供3種尺寸柔軟的耳塞。使用者佩戴它時不會突出於耳郭,側躺壓在枕頭上,也不會有壓迫感。“白噪聲”是遮噪睡眠耳塞Ⅱ的特色,除了耳塞本身與耳朵緊密結合帶來的被動消噪效果,Bose還針對噪聲或鼾聲設計了遮噪白噪聲,以掩蓋周圍環境可能有的聲音。

被動消噪+持續遮噪,Bose遮噪睡眠耳塞Ⅱ能為使用者創造一個穩定的睡眠空間。在配套的App中提供了幾十種音樂,此外使用者還可以透過它設定鬧鐘。雖然超過千元的價格不便宜,但對於睡眠不好的人來說,Bose遮噪睡眠耳塞Ⅱ提供了一種解決睡眠問題的辦法,這點無疑是更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