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深耕自己,勝過取悅他人

想必你一定聽過這個笑話:

有兩個人即將面臨獵豹的追趕,一個人趕緊繫緊了鞋帶,打算努力奔跑。

另一人嘲笑他:“早晚要被吃掉,鞋帶系再緊又有何用?”

第一個人卻笑著說:“我只要跑得你比快就夠了。”

笑話看似離譜,道理卻很實在。

“物競天擇”是大自然進化的必然規律,“擇優入取”是市場篩選人才的最快途徑。

就像有句話講的:

這個競爭激烈的年代,選擇深耕,不過是讓自己被淘汰得慢一點。

不走捷徑,專注深耕,人生下半場,才能活成“盈利模式”。

深耕自己,勝過取悅他人

在亞馬孫流域,有一種叫做森蚺的巨蟒。

它在捕食時,通常會選擇有水源的樹蔭下潛伏10天以上。

耐心等待樹葉在自己身上落上好幾層,甚至長出苔蘚,以掩蓋住自己的味道。

這樣才能讓水鳥放鬆警惕,自然地在自己身上嬉戲。

而一旦吸引鱷魚出現,森蚺就會突然襲擊,一下來頓飽餐。

其實在這之前,吃掉附近跳來跳去的小動物,對森蚺來說易如反掌。

但這樣做只能解饞,根本談不上飽食,還要花更多體力進行下一次潛伏。

捕食前的潛伏等待,是一個需要高度專注的蓄能階段。

量變之所以能產生質變,離不開專注在一個點的不斷蓄力。

動物尚此,人也亦然。

當代社會,遍地是機會,

很多人會為了快速成功,選擇看似高效的賺錢“捷徑”。

殊不知,人這一輩子能成的事情,少之又少。

真正能得到世界豐厚饋贈的,始終還是那些肯在某個領域持續深耕的人。

《我是演說家》裡,有個叫遊斯彬的選手,

很喜歡數學。

在2011年就考入了英國華威大學,攻讀數學專業。

但畢業時,看到金融行業風生水起,於是他放棄了在數學專業的積累,從零開始學做金融。

可好景不長,僅僅一年,突如其來的股災讓無數人賠得血本無歸。

而此時大資料、雲計算卻悄然興起,成為最熱門的行業。

而這些行業,恰恰是以他原本最擅長的數學領域為基礎的。

遊斯彬這才追悔莫及,原以為自己走了捷徑,抓住了風口,結果反而錯失良機。

深耕自己,勝過取悅他人

學生考試帶小抄,商家賣酒摻水,明星偷稅漏稅……

看似逞了一時之快,卻不知搬起的石頭最終會拖自己墜入深淵。

錯誤的捷徑,往往才是最繞遠的路。

真正拖垮一個人的,不是機遇遲遲不來,而是過速成功下的失控。

磅礴的大海,靠得是細水長流。

一步一個腳印,才是走向成功的最優選擇。

深耕自己,勝過取悅他人

你知道一棵大樹的根,最深可以深入地下多少米嗎?

南非回聲洞有株無花果樹,根長達120米,足足有40層樓那麼高。

這種植物的根深程度,已經不再需要擔心水源問題。

即使風雨來襲,樹枝折損,來年依然可以發出新芽。

有句話說得特別好:

風可以輕易把蒲公英吹得四處飛散,卻不能將紮了根的小草拔起。

深耕看似費時費力,實則為一件回報率超高的投資。

眾所周知,德國在工業領域已經深耕百年,“德國製造”儼然成了國際一流產品的標籤。

《隱形冠軍》一書中曾提到,德國擁有大量被稱為“隱形冠軍”的企業。

他們雖然年營業額低於50億歐元,卻在對應領域佔有極高的市場份額。

這些企業的影響力之大,大到一旦其中一家消失,就會直接導致整個行業停擺。

他們常年深耕於一個垂直領域,近半數已經有超百年的歷史。

他們每年都會最佳化生產流程,強大企業文化,在自己的領域深耕精進,不斷研發出新的專利產品。

他們無需在紅海市場廝殺,靠價格戰搶奪一席之地。

因為深耕帶來的卓越技術和質量保障,早讓他們擁有了極難逾越的市場競爭力。

一棵大樹,若想有“向上遮天”的實力,就要先懂得“向下深耕”,夯實地基。

一個企業,若想在行業內立於不敗之地,就要先學會在一個領域做到無可替代。

同樣的,一個人只有不斷深耕,增加自己的分量,

才不會被時代的洪流衝擊。

深耕自己,勝過取悅他人

職場小白,不斷磨礪自己的技能,才能最終在職場選擇上佔據主動。

公司老闆,不斷精進公司的部署,才能最終在行業危機時屹立不倒。

人生,本就是一場先抑後揚的賽場。

老天最終犒勞的,還是那些願意為自己費時深耕的“笨人”。

深耕自己,勝過取悅他人

美國哈佛的著名校訓曾精闢地詮釋了“勤奮、機遇和成功”三者之間的關係:

時刻準備著,當機會來臨時你就成功了。

真正的高手,懂得為自己提前做好準備。

因為他們早已頓悟:

偶然的機會,只對那些懂得蓄力的人才有意義。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讓我受益至今。

兩個生活在貧苦山村的年輕人,

一個

整天夢想著發大財。

想著把山貨賣成黃金價,奢望一舉翻盤,卻從不付出行動,每天遊手好閒。

另一個是個木匠,他每天早出晚歸,腳踏實地的做著木工活,每天琢磨怎麼把木材做得更加精緻耐用。

一晃十多年過去了,

木匠的

木工活已經爐火純青。

一天,他的才藝被一個路過的城裡人看重,他們合夥開店,做的傢俱在城裡大賣。

沒過幾年,木匠就在城裡買了房,過上了舒適而幸福的生活。

而夢想發大財的年輕人,卻還在那個貧困的小山村裡做著美夢,生活沒有絲毫改變。

深耕自己,勝過取悅他人

正如《精進》一書中說的:

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資訊是爆炸的,知識是過載的,觀點是鼓譟的,熱點是速朽的。

而反過來,專注在一件事上,精益求精、持之以恆的態度和行動,則是最稀少和最珍貴的。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越快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生都適合加速飛躍。

越是急切想要得到的東西,越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努力。

所有的成功背後,都需要靠一段苦熬的日子預熱。

所有的高薪背後,都是日復一日的深耕與拼命。

深耕自己,勝過取悅他人

有人詢問過一位著名的產品經理人:“你經營過最有成就感的產品是什麼?”

那位經理人笑了笑,指了指自己:“我最好的產品,就是自己的能力。”

的確,真正的安全感,永遠來源於自己不可替代的能力。

社交圈子裡流行一個“可交換系數”的說法。

也就是說:你的可交換系數越大,找你社交的人越多。

當我們面對困難,再想抱怨現實對我們多麼不公時,不妨先捫心自問下,自己到底是珍珠還是沙子。

如果暫時還不是珍珠,那就努力先讓自己成為珍珠。

因為這個世界上,真正“必有迴響”的,從來不是念念不忘,而是經年累月的深耕與造勢。

希望我們都能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找準自己的熱愛,腳踏實地深耕,與自己的高配人生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