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春秋戰國時期,堪比白起,對陣李牧的秦國將領

當時整個華夏的政治形勢是:名義上雖是七雄爭霸,但真正有力量的只有兩個國家,即秦與楚,其他國家名為一國,有的實則只有一個郡縣那麼大,比如韓國。而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國勢益強。到了秦昭王時,中原六國被秦將白起打的只有招架之功而沒有還手之力。到了秦昭王晚年,中原六國已經被秦國攻得支離破碎。因此,秦國華夏一統已是大勢所趨了。

春秋戰國時期,堪比白起,對陣李牧的秦國將領

秦王政即位後,加快了大一統的速度。平叛、親政大典一結束,就開始了大一統的戰略決策:在政治和外交上,採納李斯和尉繚的建議,繼續遠交近攻,分化瓦解六國聯盟,同時,又不惜重金收買六國內部的大臣以為間諜,削弱其力量在軍事上,秦王政以王翦為柱石,帶兵對中原諸國全線掃蕩。王翦也不負君望,打得十分出色。他採取先北後南,先弱後強,先中原後楚國的方略,結果只有幾年的時間,秦國就佔領了黃河以北的廣大地區。

春秋戰國時期,堪比白起,對陣李牧的秦國將領

公元前230年,王翦率十萬軍隊攻韓。韓是小國,又經過幾十年的秦軍攻擊已經脆弱不堪,所以,王翦很快就將韓都陽翟(河南新鄭)包圍起來。但陽翟城牆堅固,王翦久攻不下。最後,王翦採納將軍蒙鶩的建議:以河水灌城,韓王安抵擋不住,只得投降。

春秋戰國時期,堪比白起,對陣李牧的秦國將領

秦上政十八年(前229年),前率二萬大軍政趙部隊出發前,秦下政就對王說:“寡人受苦於齊國,好幾次差點死了。秦、趙不併立,望將軍為寡人雪恥,”但是,王翦在攻趙時,碰到了強硬的對手,那就是趙國名將李牧。兩人可謂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李牧的縱深防禦使王翦幾次進攻均未奏效。幾十方大軍暴露於荒野之上,如不能儘快突破對方防線,時間一長,就會師老秦軍,後果是很嚴重的。

春秋戰國時期,堪比白起,對陣李牧的秦國將領

正當王翦無計可施之時,他的副將李信給他出了主意:“現趙國寵臣郭開此人貪財無比,將軍何不效武安君戰長平之法?”王剪一聽,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在徵得秦王政的同意下,決計用反間計來除掉李牧,為秦軍攻打趙國掃清障礙。一方面,他派人前往趙營提出體戰議和,李牧不知是計,見王要和,求之不得。彼此休戰,並與王翦書信往來。另一方面,王翦派人到趙國,出黃金一萬斤收買趙王寵臣郭開,讓其暗中散佈流言謠言,離間趙王與李牧的關係,還把李牧與王翦的書信往來作為證據,說李牧與秦軍議和是為投降作準備。

春秋戰國時期,堪比白起,對陣李牧的秦國將領

趙王是個毫無頭腦的庸人,聽到流言和寵臣的挑撥,便懷疑李牧有通敵之嫌,就解除了李牧的兵權,起用毫無指揮才能的趙蔥為將。李牧不服,趙王就授意趙蔥把李牧殺了,趙蔥一到位,就改變李牧的防禦作戰態勢,主動向秦軍進攻,結果被王翦打得大敗,趙蔥被殺,趙軍潰敗,死傷八萬。王翦乘勢把趙都邯鄲包圍起來攻打。一個月後,邯鄲破,趙王被俘,趙亡。

春秋戰國時期,堪比白起,對陣李牧的秦國將領

秦王政上九年(前228年),遠在北方的燕王喜見秦軍破韓,滅趙,大軍到了燕國的家門口,大恐,就命太子丹想辦法阻住秦軍的攻勢。此時的太子丹也無回天之力,只好命壯士荊軻攜著燕國地圖和匕首去秦國假投降,想在趁秦王接見自己時,把秦王刺死。這就是歷史悲劇:荊軻刺秦王。結果行刺失敗,期軻被殺。秦政大怒,就命王翦率軍北上攻燕。王翦在易水河畔大破燕國十萬之眾,燕舉國大恐,要求割地求和。秦王道:“必殺太子丹才和。”結果燕王喜只好把太子丹殺了,但秦軍並未停止進攻,一直追擊燕軍於薊北(今北京),燕軍損失慘重,幾乎全軍覆滅,燕王喜只好逃往遼東。至此,秦軍已全部佔領了燕薊之地。

春秋戰國時期,堪比白起,對陣李牧的秦國將領

此時,整個華夏除了東邊的齊、南方的楚外,基本上為秦國所有,而作為秦國統帥的王翦與秦王政的關係也開始變得上分微妙起來。王翦率二十萬大軍向北進發,一路上,斬將奪隘,所向無敵。他獲韓王假於陽翟,亡趙遷於邯鄲,殺燕太子丹於易水,逐燕王喜於關外。訊息傳到秦都成陽秦王政的慰問使者絡繹於道,各種獎勵、賞賜源源不斷,又是加官晉爵,又是奉詔持節慰問,別人皆以為喜,而王翦獨憂。

春秋戰國時期,堪比白起,對陣李牧的秦國將領

他兒子王責不解,問:“父親有大功於國,國王甚是信任,別人皆以為喜,為何你卻患憂。”而王翦道:“犬子何知?秦王其人,胸隼、蜂頭、豺聲、長日,這種人寡恩,只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囚母、殺弟,車裂假父,鴆殺宰相,令人寒心。我現在率几上萬精兵強將,他能放心嗎?明是慰問,實是對我不放心。”說完,長嘆一聲“但願我不要步白起的後塵。”所以,攻燕一結束,王翦就主動交出兵權隱居,以消國王猜嫌。

這就是王翦,戰國時期著名的大將,這等智慧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