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甘建民|匆匆那些年

甘建民|匆匆那些年

匆匆那些年

甘建民|匆匆那些年

甘建民

百年老校黃陂三中坐落在灄水河畔,那是一個人傑地靈風景優美的地方。灄水清流,自北向南靜靜流淌,河面不寬,水流不急。

黃陂三中的歷史可追溯到清朝末年洋務運動,

1892

年道明老先生開創黃陂三中,至今有

100

多年的歷史。清朝末年那些優秀的知識分子救亡圖存,想透過教育來拯救危難中的國家,百年老校黃陂三中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一百年來,學校歷經滄桑,滿負歲月的傷痕,風雨過後依然堅強地生存了下來,新時代更是迸發出勃勃生機。從這裡走出了很多優秀的學子,為社會培育了大量人才。毫不誇張的說,它是黃陂北鄉人才的搖籃。

三中所在的鎮子叫長嶺鎮,是黃陂北鄉的樞紐,河口、姚集、蔡店、木蘭湖幾個重要鄉鎮都在這裡交匯。這裡環境幽美,文化底蘊深厚。木蘭山聳立一旁,灄水河宛延而過,木蘭山講述著神奇美妙的木蘭傳說,灄水河蘊育一代又一代黃陂人民,百年老校可謂得天獨厚,風景這邊獨好。

1998

年,也就是百年不遇大洪水的那一年,我大學畢業,來到了這所鄉村老校教書,開始了我的從教生涯。那個時候年輕的我,站在人生的新起點上,意氣風發,雄心勃勃地想幹一番事業。

時間的車輪滾滾向前,簡單而充實的生活不斷延續,歲月不居,光陰如梭,彈指一揮間,我在這所學校工作了七八年,那是我人生當中最美好的年華。

我在辦公室認真備課批改作業,在三尺講臺揮灑青春汗水,在教室內外諄諄教誨學子,在運動場上奔跑歡笑……時光飛逝。

有一些人和事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已經退休的餘老師,德高望重的王老師,多才多藝的高老師……餘老師的記憶離不開他那兩丈見方的花園,精心侍弄,馨香滿園,就像耕耘在三尺講臺。王老師是忠厚的長者,待人和氣,年歲高而和藹大氣,遇事沉著有擔當。高老師寫得一手漂亮的楷書,毛筆鋼筆粉筆都寫得極好,而且喜歡詩文。……

西北角、兩層樓是最活躍的地方,那裡住著一群單身的老師,我沒結婚之前先後住在這裡。一群年輕人在一起,洋溢著青春的活力,這裡有秘密,似乎又藏不住什麼秘密。總之,這裡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所有的這些都給我留下深深的烙印。

初為人師,戀愛,結婚,生子,我的人生在這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歲月從我身邊一步步走過,留下了深深的印痕,這是一塊永遠也不會被我遺忘的土地。

甘建民|匆匆那些年

高老師經常出現在西北角,他待人很和藹,臉上常掛著明朗的笑。那個時候他還很年輕很帥氣,初見他的時候,我還懷疑過他是否已結婚,其實那個時候他已經

35

歲了,有兩個孩子。

他喜歡氣功,喜歡養生,平時很注意保養。性格很溫和,無論和什麼年齡段的人相處,都談得來,人緣很好。

高老師起初在教務處工作,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書法。他喜歡書法,寫得一手好字。我疑心是因他的書法好,才被安排在教務處工作。因為學校的告示牌、歡迎辭之類文告都是出自他的手筆。

後來,他對教務處的工作有些厭倦了,就想教書,他其實很希望能夠上課。還在教務處的時候,他就曾到陳老師班上偷偷的上過兩次語文課。後來跟領導多次申請教書。有些同事還不太理解,說你在教務處比較輕鬆,何必去拿粉筆呢?……實際上,他早已厭倦教務處機械的工作,喜歡上課。那次上完課後,他很興奮,和學生們在一起,他樂意。

我們經常在一起散步,談天說地,扯東拉西,晚飯後經常出校園北門,經過長嶺大橋,走木蘭古道,然後爬木蘭山,那段時間的生活真的很讓人留戀。

高老師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他的夫人吳老師也是我的同事,彼此都熟。一個姑娘一個兒子,都很優秀。高老師後來從教務處出來教書,寫過不少詩文,發了不少,還在《人民文學》上發過詩歌。

跟高老師交往多年,與他關係很好,彼此很瞭解。他寫過很多文字,開始的時候並不覺得怎麼好,後來慢慢越寫越好,他是一個很執著的人。

2005

年我就離開了三中,默默地一個人離開了。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那個時候我特理解徐志摩的悲傷。後來我老婆也調離這個地方,三中漸漸遠離了我的生活,高老師和我也沒怎麼聯絡了,我們就像傳說中的君子之交。

後來聽說高老師生了重病,頭部長了胞,是惡性腫瘤,當時很想去關心一下,卻一直沒有去。為此我心中十分愧疚,覺得自己在經營情感方面真的很欠缺,很失敗,覺得我就不配擁有一個知心的朋友。

甘建民|匆匆那些年

昨天參加監考,外校一位老師告知,就在前天晚上,高老師永遠地走了,享年

54

歲。得知這個訊息,我沉默許久,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人到中年,就怕熟人離開。

我跟高老師,不只是熟,而是很熟。應該是那種可以交心的朋友。多年前我的一個同學在他

35

歲的時候,因為肝癌去世。我聽到這個訊息,心裡就堵得慌,想發火,想罵人,想哭……這一次也一樣。晚上,我輾轉反側,思前想後,難以入眠。

高老師喜歡文學,想寫一篇文章來紀念他。這麼多年,我們都有共同的愛好,實際上都在默默地關注著對方。我有時點開他的微博,他在裡面寫了好多詩歌散文小說,那些年我們都過得很拼,都在不停地奔跑。沒有刻意經營周邊的情感,也不是很重視自已的身體。

不久前,我們倆都很熟的一個同事一一李老師,也是人到中年,走了。李老師本來是老公生病住院,自己在那裡照顧,焦急忙碌加熬夜,忽然就中風了,搶救不及時,人走了。也是

50

歲多一點,留下了深深的嘆息和無盡的傷感。

匆匆那些年,如流水逝去。人到中年,人生已然進入下半場,老擔心會出什麼狀況。上有老下有小,日子實在不容易。時光飛逝,歲月匆匆,白髮悄悄爬上額頭。

其實我對生命有自己的看法,人的生命其實不在乎長短,每個人其實最終都會離開,等他過完了屬於自己的時間,就會離開。不要因為某個人生命比較短,就感到很遺憾。

應該說高老師,各方面都還比較滿意,自己教書育人,不算不得志。兒女們過得還不錯,成家立業,比較順意。吳老師對他很好,他本人也比較樂觀,生活很幸福。他走後,很多人懷念他,他的親人,他的學生,他的朋友,他的同事,人們對他的評價很高。

匆匆那些年,記憶歷久彌新。我想,其實每個人都不容易,高老師、我,還有我周圍的那些人,我們都在追夢,都在奔跑。我們要做的就是珍惜自己,把握當下。但以此文紀念高老師,也祭奠我匆匆逝去的青春年華!

甘建民|匆匆那些年

作者簡介:

甘建民,黃陂一中教師。